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两人的讨论声渐小,可他们不知自己二人的对话于江云来说是相当的震撼。
‘李莫愁?那不是小说……’
忽然他反应过来,金庸写小说的时候是近代,而现在的时间明显不可能是近代以后啊!
‘难道这个世界真是神雕的世界?’
想起昨晚刘五“打死不说”的场景,再有周围路人的佐证江云现在已经相信。
对于刘五的死江云并没有感到多少愧疚,他不是个豁达的人,之前刘五对他的欺凌任被记在心头。
可以这么说即便昨晚江云最后相信了刘五所说的,刘五最后也不会好过。
“是他?”
“跟他挺像的应该就是”
“你在这盯着我去帮里找兄弟了”
……
江云在襄阳城里逛了一大圈最后还是不出意料的被发现了,这些的乞丐明显是襄阳本地的,但他们却在帮助扬州丐帮找他。
从中证明了刘五所说的全天下的丐帮是一家的说法,同时江云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毕竟他要怎么找到一个没有乞丐的地方躲起来呢?
要知道一些官府士兵都没有的地界却有乞丐分布,昨天刘五的死确确实实跟江云有直接关系梁子算是结下了。
最后在襄阳城逛了一圈,江云在被几波人发现后面已经跟着无数尾巴之后终于决定放弃在这里扎根的想法。
钱庄门外……
扬州丐帮长老:“人呢?”
小乞丐:“我看他进去了”
襄阳丐帮长老:“柳长老那小子从画像上来看不过是孩童模样咱们动用这么大的阵仗会会…”
他其实想说这么多人抓个孩子有些多余,但毕竟人也是扬州丐帮的六袋长老与他平级,总得照顾些对方的面子。
柳长老:“武兄切莫轻敌啊,我带来的一个手下就是昨日在搜捕这人的过程中消失的,至今未归,或许这小子是个练家子。”
武长老:“嗯,说的是。”
即便柳长老这么说他武昆也没过多放在心上,因为从始至终他都被江云的外表年龄迷惑。
丐帮二十几个人守在“福来钱庄”的门口,其中有两名三流长老坐镇,而钱庄的后门也有乞丐围堵但实力并不强只有十人。
江云:“伙计方便能走下后门出去?”
有“影”给他带来的情报江云当机立断直接走后门,丐帮如此顾前不顾后的架势明显是没把他放在眼里,也就让人有空子可钻。
伙计:“行啊”他并没有多想,江云刚才在他们钱庄兑换了不少银子,他也没有拒绝人这么一个小条件的理由。
带着江云来到后门的地方,开门的时候伙计有些楞,但很快恢复如常的将江云送走。
待看不见江云背影的时候他的脸色瞬间变了,对着后门门口靠着“睡觉”的乞丐脸上就是一口唾沫,并暗道“晦气”。
后面的一切江云并不知道,他现在正在两个“影”的护送下前往一个地方,其余的“影”则被他要求继续留下来,毕竟要变强钱这东西是万万少不得的。
被两个三流武者实力的“影”带着离开襄阳城,除非是丐帮在此的二流高手亲自出手不然根本不可能发现得了他们,更别说阻拦了。
一路轻松的出了襄阳城,江云根据之前跟人打探过的方向走,他这次是有明确目标的,不再如之前一样可以误打误撞。
襄阳城,等丐帮发现不对去寻江云的时候人早就已经从后门走了,枉他们还傻乎乎的在前门等了半个时辰。
柳长老:“大意了!他或许已经出城了,武兄咱们追吧!”
襄阳武长老:“好!”
武昆在看到后门的十名丐帮子弟被打晕以后就知道是轻敌了,试想一下能以一己之力打昏十个成人的人会是一个普通小孩?
‘甚至可能不是小孩,而是个出山的老东西。’
武昆:“你们带人在城里找,切忌不要轻敌,我与柳长老出城看看。”
武昆还想亡羊补牢殊不知江云根本不给他机会,这次的江云全程让“影”带着他跑,胳膊被抓累了就干脆让一个“影”背着跑。
同属三流境界的“影”跟丐帮长老实力差距其实不大,但有无限体力加持的他们明显更有优势,况且这还是在先跑半个多时辰的情况下。
丐帮的柳、武两位长老出城以后根本就看不到江云的人影,即便他们分头去找也无济于事。
大道上一个“影”在前面探路,背着江云的则跟在后面,前面只要有行人“影”就会躲开避免招摇。
在躲过路人以后他们又会全速前进,被背在背上的江云觉得自己像是回到了前世坐摩托时的体验,虽然不至于是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但也绝对慢不了多少。
终南山脚下……
五天的时间江云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就是在被背着赶路,终于是在第五天的傍晚到达终南山。
路途上其实耽误了不少的时间是用来躲避官兵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度过黄河到陕西地界时江云就不时的可以遇上兵卒。
这些兵卒不是汉人,而是蒙古士兵,他们的警戒性比在中原士兵要高许多,一般遇上江云都是绕着走免得生事。
一路上倒还算得上是有惊无险,比较顺利的到了终南山。
在山下休息了一夜,第二日的清早他才出发上山,终南山其实还是很大的足足找了一个多时辰江云才找到全真教的山门。
远远的见到门面以后江云就让跟着他的“影”先回去待命,而他自己则想当然的跑过去想拜师。
全真山门前有两名把手山门的弟子,他们见江云一个小孩直愣愣的过来当即问道:“小孩你有什么事?”
江云先是给人家做了揖,虽然不是很标准但也算那么回事,毕竟是来拜师的态度得拿出来“道长我是来拜师的!”
把守山门的道士见他如此恭敬,也没有第一时间把他当作玩闹的孩童一样驱赶,而是当先问清楚缘由。
全真道士:“你怎么一个人来,你们家大人呢?”
对于这些问题江云早有准备,于是把早准备好的话说出“死了……他们都在兵祸中…”说着还适时的流出几滴眼泪。
当先说话的那个全真道士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扭头看向旁边的同门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定夺。
两个全真道士都不知该怎么办,江云见他们二人犹豫,当下便直接一个大招甩出去。
“弟子诚心拜入全真教,弟子学武不为报仇只想学得一身武艺后下山护卫我汉人山河,让发生在弟子身上的事不再他人身上发生……”
一通冠冕堂皇的话被江云说出来,倒是把全真教的两个看山门的道士说得有些懵,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江云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凌云之志”。
他们二人也是汉人,但眼下自己脚下原本属于汉人的土地却被外族占领,曾几何时他们也有过出山收复河山匡扶汉室的想法。
“你在此等候,我去向师父禀告!”
两道士也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他们被江云的话所打动当即便有人说要山上禀告,并言说要为江云说几句好话,让他的壮志成真。
一刻钟后山门口来了个孩子来拜师的事便传进了全真教第三代大弟子“尹志平”的耳朵里,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觉得此时荒唐,那山门的弟子居然把小孩的戏言当真居然还拿来禀报。
不过当尹志平通过山门道士的口中了解到江云的身世以后也不由得沉默了,全家死于兵祸只要他一个人活下来,但江云一个孩童当先想的居然不是报仇,而是学一身本领出去平定乱世让更多的人不至于再遇上同他一样的苦难。
这是一份怎样的精神?
不管他以后能否真的做到,尹志平觉得这个孩子都因该收,这符合他的脾性,正人君子一直也是他的准则眼下的江云实在是符合他的胃口。
正当尹志平心中欢喜,要去禀报掌教和师傅把江云收为弟子的时候,一道不怎么和谐的声音响起。
“尹师弟,这是要去哪啊?”
“哦…赵师兄来了啊,是这样山门发生了一些事我正要去找掌教师伯禀报。”
来人正是赵志敬,尹志平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喜欢他,但两人间毕竟没有撕破脸皮,虽是面和心不和,但该有的客套还是有的。
赵志敬:“山门什么事啊,不就是一个孩童来拜师吗?”
“怎么师弟你还遮遮掩掩的,莫不是想亲自收他为徒?”
赵志敬作为全真教第三代弟子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人,其实对于尹志平能够坐上首座大弟子的位置颇为不满于是处处都想找他的不痛快。
这次也不例外,尹志平见事情赵志敬已经知道了当下也没有在瞒他,反倒是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是有把江云收为弟子的想法。
赵志敬一听果然如自己所料,找尹志平不痛快的机会他怎么能放过,当下也表示想收江云为弟子。
尹志平眉头一皱,他颇有一种被针对的感觉,却又拿对方没有办法,因为自从他成了首座大弟子以后赵志敬就有什么事找他的麻烦,两人也有过几次交锋,但尹志平一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最多也是战平的程度。
江云,尹志平虽然没见过,但凭借他说的两句话就能让尹志平喜欢了,对这个弟子他可谓是志在必得当下也不示弱。
尹志平:“赵师兄山门外的孩子我实在喜欢,若不然你忍痛割爱成全师弟?”
赵志敬见他对江云居然已有几分在意,当下也不退让,反倒给出一个提议“师弟不如这样,让这孩子自行在全教三代弟子中选一人为师如何?”
他这番提议很是公平,让尹志平没有反驳的理由,只得同意。
赵志敬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试想一下若是尹志平想收的弟子却选了他赵志敬当师傅别人会怎么想?
这几乎是踩了尹志平这个首座大弟子一脚,是能够让他赵志敬在全真威信进一步加深的好机会。
对于此,尹志平不是没有想到,只是他并不觉得自己会输,这是他身为首座弟子的骄傲与自信。
于是接下来师兄、弟两人结伴一起去跟马钰禀报,在听到弟子原原本本的把江云的话带到以后马钰当即拍板
“此子当还良善,可入我教!”这是他的原话,随后在得知尹志平,和全真第三代弟子武功第一人的赵志敬,都有意收江云为弟子之后马钰也来了兴致。
马钰也要在一旁观看,这场收徒之争注定更加的不一般,赵志敬为了保证自己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防止跑去丢人他几乎是下意识的开始动起了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