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神话:回到两千年前 / 49:途经泗水

49:途经泗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当马车临近城门时,秦悠远远的看到前方城门处站着几人。
  几人一身黑服打扮,看模样是县衙方面的人。
  县衙的人,是来送自己的吗……
  秦悠若有所思。
  车队不急不缓的行驶着,随着距离拉近,几人的样貌也慢慢的在众人眼中清晰。
  秦悠认出。
  其中一个,是萧何。
  对于萧何会来送自己,秦悠丝毫不感到意外。
  毕竟他与萧何虽说不上是至交,但关系也匪浅。
  不过让秦悠感到有些意外的是。
  萧何身侧站着的那名面貌威严的强壮男子。
  这人正是许久未见的沛县县令徐卫。
  没想到他也来了。
  心里虽有惊讶,有不解,不过当车队行到两人身前,秦悠却是赶忙下马,迎了上去,口中打起招呼,礼数也没落下。
  “徐大人,萧大人您们怎么来了。”
  “昨晚得知咸阳传来陛下旨意,今日先生要远行,本想送送先生,没想到路上碰上了萧主吏,徐某便一道过来了。”徐卫笑道。
  “秦某一人之事,让大家如此兴师动众,这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秦悠一脸惭愧。
  萧何淡淡的笑了:“如今先生是我沛县出了名的英才俊杰,先生之事亦是我沛县之事,先生要去咸阳了我等怎能不来相送。”
  秦悠面露苦笑。
  回首过往,原来自己已经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人物。
  出次远门连沛县的县令与主吏掾都会前来相送,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心中不禁有些感概。
  几人谈了几句,便在那宦官的一声催促声中停了下来,秦悠转头看了眼,知道该出发了,时候也不早了。
  “两位大人,此去长则半年,短则两三个月,待秦某回来再与你们一述。”
  “好。”徐卫与萧何几乎是同时作揖:“保重。”
  “保重。”秦悠回了一句,准备上马,忽然想起了史记上记载的沛县县令遭遇,也联想起了史记中记载的沛县后续大事记。
  据记载,公元前209年,也就几年后。
  受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沛县县令也欲造反。
  问谋于左右,也就是县里当差的萧何、曹参,二人建议召回逃亡在外的人,以便成事。
  而刘邦那时因放跑徭役之事,已落草为寇,听到沛县县令欲要起事,便带人下山。
  却在入城之时,沛县县令忽反悔,欲要杀萧何二人,最后萧何、曹参恐惧,出城投奔刘邦。
  刘邦以帛书射城上,一句天下苦秦久矣,号召百姓共杀县令,县令亡,众人推举刘邦为沛公。
  这便是史书上的记载,只有只言片语,并不多,甚至连沛县县令徐卫的名字都没记载进去。
  不过还是透露出了很多东西。
  可以说是沛县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都写在里面
  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果是之前,秦悠是不会关心这些的。
  更不会关心刘邦能不能起义成功。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几乎所有的基业都立足于沛县,显然是不愿意也不想看到沛县发生变乱的。
  秦悠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应该未雨绸缪在沛县早做谋划。
  不过认真的思索一番,暂时将此事抛到脑后。
  如今想这些,为时尚早,刘邦起义那是六年后的事情了。
  如今,秦朝依旧还算强盛,赢政的身体虽然步入了晚年,但还没到岌岌可危的地步。
  就在秦悠思考的这段时间,胯下的棕色骏马却没停下马蹄,整支车队不知不觉出了城。
  来到郊外,秦悠远眺,青山绿水尽在眼中,心里默念道:
  “六年,秦朝还能再支撑六年吗。”
  ……
  沛县距咸阳直线距离超过了九百公里,哪怕是现代的汽车想要跨越这段距离,也要行驶一天的时间,而且累得够呛。
  更何况还是骑马,
  只是不停跋涉了一日,秦悠就觉得胯下被马鞍磨得有些生疼。
  这天晚上,在一个规模不如沛县的小县城,一行人选了个客栈,住了下来。
  由于入城太晚,只剩下客栈了,而且供选择的客栈还不多。不然以几人的身份,此县的县令得知消息也会亲自迎接,备好住所。
  秦悠让客栈掌柜为自己等人准备好饭菜热水,便回房了。
  客栈的掌柜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早些年走南闯北,见识颇多,但饶是如此,也没见过这种阵仗。
  直到秦悠背影消失,他才咽了咽口水:“天啊,这些都是什么人?”
  伙计也是懵:“好多秦兵,还有……两位姑娘好生漂亮。”
  掌柜拍了下他:“别傻站着了,快去按贵客的要求准备东西。”
  ……
  在客栈住宿一晚,第二天清早,恢复精神众人再次启程。
  又是一天的奔波,不过相比前一天的住宿客栈,这天晚上却是天壤之别。
  因为他们来到了泗水郡的郡城,而且迎接他们的是泗水郡的郡守。
  对于这位一郡郡守,李斯的门生,砀郡郡守的好友,秦悠不免多看了几眼。
  这是一位穿着常服的,五官端正,鬓角微白的中年男人,眼似鹰隼,气态凌人。
  “久闻秦大夫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与众不同。”
  他虽说着热络的话语,但语气却是很平淡。
  淡得就像是身后的空气。
  秦悠不慌不忙的作揖道:“林大人。”
  方才,从那名宦官和统领与郡守的交谈中,秦悠知道了泗水郡郡守的名讳——姓林,名平。
  同时秦悠也知道了原来那名一路护送的秦军统领并不是从咸阳来的,而是林平所派。
  “据说,秦大夫很擅长制作各种奇门物件?”林平问。
  秦悠谦虚的笑道:“只是一门为了糊口的手艺,让大人见笑了。”
  郡守平静道:“有何可笑,天下行当万千,更有百家学识,你能脱颖而出,亦是你的真本事,尔等今日就在我的府上住下吧,明日再走也不迟。”
  秦悠听罢,内心微微松了口气。
  他本以为以对方与砀郡郡守的私交关系,会刁难自己,或者会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但现在看来,却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能成为一郡郡守的,气度怎能差得了。
  或许,他压根就没把陈家与自己的事放在眼里。
  也对,对于身处高位的人来说,自己这点动作只能算小打小闹罢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