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关于曲辕犁的“搬运”,是李恪想要切实解决百姓的“衣、食、住、行”四要诀中的“食”之要诀的根本,在没有获取到新物种之前,想要得到农民的认可,将曲辕犁这样轻便地耕地工具发明、创造出来,是让他获取气运的有效途径。
第二日一早,李恪就准备安排陈然前去将作监询问曲辕犁的制作成果。
现今人们用的犁还是直辕的,费时费力不说,还比较笨重难操作,极大的限制了生产力的提升。
李恪将曲辕犁拆分开来绘制到纸上形成图纸,等将作监的匠人分别做好之后再进行组装。
饶是如此,那些将作监的匠人们在制作时,还是很费解蜀王殿下这么奇怪的要求,直辕偏偏造成弯曲的,而且长辕也改成了短辕,这分明就是根本不懂耕犁啊。
直到下午,李恪在自己所有的农庄里和王德辛苦的等待之中,陈然带着曲辕犁才姗姗来迟,在见到曲辕犁之时,李恪认真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之后,立即着手安排今日的试用活动。
“陈叔,让他们把庄子里牵来的耕牛拉过来,为耕牛架上曲辕犁试试。”
当陈然照着李恪的吩咐将耕牛和曲辕犁都架设完后之后,王德以及归于李恪所有的这个庄子里的下人们,都在怀疑李恪弄出这个什么劳什子的曲辕犁作用,它既比以往的耕犁小很多,样子也有不少差异,这样制作的犁真有那么神奇,值得李恪将之作为礼物送与陛下?
可当李恪让人把曲辕犁放到田里耕地时,不说直接上手耕地的下人,就连站在一旁观看的下人们都能察觉出曲辕犁于寻常的直辕犁的不同之处。就如耕地的下人所感受的,在自己以往耕种起来,掉头和转向等操作都极为不方便,而曲辕犁的这一次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曾经需要多人协助才能用使用的耕犁,如今只需要一个就能轻松操作。
“天佑大唐,老奴替天下万民谢过殿下,曲辕犁竟然这么省力,简直超出了老奴的想象。”王德兴奋地说道。
“是啊,天佑大唐,殿下所制作的这个曲辕犁的速度至少是以前耕犁的数倍之上……”耕地的下人激动地说道,才看看半个时辰不到,他们就耕地一亩地还多了,主要还是因为不太熟练的缘故。
“看着这老牛如此轻松,我甚至都想亲自试一试自己的力度,一人耕一亩地了。”一时之间,所有亲自观礼的人都在夸赞着这曲辕犁的神奇。
而初唐时期,经过多年的战乱,让大唐耕牛早就成了稀缺资源,而且牛的生长周期格外长,所以《唐律》里可是明令禁止杀牛的,就算亲王也不能随意宰杀,主要原因就是青壮和耕牛稀缺,导致税收疲软国库空虚。而现今如果使用了这个新式耕犁,那么按照这个耕地的速度,将大大节约了许多耕牛,让更多的百姓能及时种上庄稼。
贞观三年末,离贞观四年月余不到,在灯火辉煌的大唐行政中心长安城的太极宫之内,李世民正盯着眼前位于大殿中的曲辕犁,听着王德的汇报。
“陛下,老奴所言句句属实。”
看李世民仍旧不信,王德又继续续上补充的话语道:“前些时日蜀王殿下对大唐现有的直辕犁进行改造,并安排将作监按照殿下所绘制的图纸弄出了曲辕犁,其效率是原来五六倍,按照今日的试用来看,大唐根本不急需那么多的耕牛了。”
作为农业大国的华夏,自古以来都是只要农业发展起来了,就能扩大人口以享受人口红利,没有源源不断的人口补充,大唐如何能长治久安地延续下去?
李二身为允文允武的马上帝王,自然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才颁布律法,禁止宰杀耕牛。可即便如此,对天下百姓所起到的作用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现在听王德说李恪弄出了个什么曲辕犁,能提高五六倍效率,怎能不令李世民激动,能提高五六倍效率,对于李二这个以身躬行亲且自下过农田的皇帝来说,还是挺挺振奋人心的。
想到自己在城外就有几处皇庄就是一片良田,李二陛下就马不停蹄地命令内侍将曲辕犁拿送了过去,且等明日下朝带领文武百官前往演示一番。
第二日午后,李二陛下带领文武大臣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城外的皇庄进行曲辕犁的演示,而为了对比一下,还特地要求李恪带着普通犁前来同时进行,刚开始不久耕地速度就显现出了差距。不仅如此,曲辕犁这边就是一个人一头牛便能轻松的耕着地。
而反观普通犁这边,用一个人根本驾驭不了直辕犁,两三个人一起上手还显得有些吃力,尤其是遇到转弯的时候,至少三四个成人同时操控直辕犁才能转向过去,对比极其的鲜明。
“哈哈哈、辅机、玄龄你们且看恪儿新制的这耕犁可还入眼?”见到曲辕犁的新式效果之后,李二陛下大笑着问着自己身边的这几个亲近大臣道。
“恭喜陛下得此良具,臣等为大唐贺,为陛下贺!”而被李世民所问道的几个大臣,则将各种不要脸的马匹狂拍而上。
“朕得谢谢朕的好麟儿,恪儿,上为父身前叙话。”已经兴奋得常笑连连的李二已经顾忌不了朝臣的存在,直接当着大伙的面自称为父对李恪叫道。
而听到李世民所言之后,各大臣在李世民转面时都相互递交了一个眼神后,又各自站直身形。
“儿臣见过父皇,小侄见过各位叔父。”听到李世民叫直接,李恪赶忙上前回话,并对在李世民身边的众位大臣行礼道。
“恪儿免礼,今日朕太过高兴,俗礼暂且免了,给为父说说,你想要什么回礼?”
“父皇,这是儿臣应有的责任,父皇要赏赐的话,就及时将农具生产发放于大唐百姓,来年刚好及时播种。”
“朕说了,恪儿要什么回礼!”听到李恪拒绝自身的回礼,把回礼赠送于天下百姓,李世民拉着脸再次问道。
毕竟百姓的事将由他们这些朝中大臣前去处置,白白浪费了一次可以狮子大开口的时机对李恪来说太过可惜。
“这、那儿臣的要求就是,请父皇尽快把儿臣上次的要求做了!”见推脱不了的李恪,就再次提到了上回请求赐婚的要求。
“!!!”这下,就轮到李二陛下尴尬了,毕竟答应为李恪说媒的事,到现在都还没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