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华雄是属于艺高人胆大,谁让他是天生异体呢。李鸣心知双拳难敌四手,董重在他们回宫的路上埋伏刀手,又在亲自带兵在深巷伏击,自然是有备而来,岂会轻易让他们离去。
在董重心中,李鸣几人如同笼中鸟,故而愿意多花些工夫和他闲谈片刻,大将军何进已死,何氏眼见着将会一蹶不振,未央宫和朝廷都会是董家的,董重拂拭刀身,道:“李鸣,你知道吗,其实本侯并不想杀你,你是有才之人,这我看得出来,只有何进那个傻子舍得杀你,本侯可舍不得。”
“你已杀了大将军。”李鸣道:“洛阳之事已成定局,我等都是小人物,左右不了朝局,将军你为何又要为难呢。”
董重道:“你们怎能是小人物呢,华佗神医这一刀下去,万一真的能把皇上救活,到时候,又怎么能说尔等左右不了朝局呢。”
华雄手持断蒙刀,早已饥渴难耐,他是一个不喜欢废话和听废话的人,在他心里,要说服一个人其实很简单,就是出手将其打趴下。
既然动手,就要趁早,趁早才能占先机。这是一个打了十多年的人的经验。
董重方才见识过华雄的天生神力,却毫不畏惧,冲在禁军的前面举刀迎上。董重的这把刀比起华雄手中的断蒙竟毫不逊色,两把刀相击,发出刺耳之声。
“你的刀也不错。”华雄后退两步。
董重将手中的刀展开,变成三把刀,道:“本侯这把刀,名为龙牙、虎翼、犬神,可不是你这把陨铁所能比的。”
华雄不懂武功,也不懂刀,只是觉得董重手中的刀不错,并不觉得自己手中的刀差到哪里去,要打人,何必动刀?
紧接着,一拳击中董重的脸颊。
董重疼的倒吸凉气,他是禁军之首,和何进是屠夫出身可不一样,他虽是董太后的兄长,确实自小习武之人,不说高强,却也不弱,以大汉武境来说,可到二品三境鼎道。
中平二年,恒帝为了改变汉朝一直以来的强文弱武,专门为武林立下三品九境的官方划分。
一品:如来、金刚、仙登。
二品:玄冥、法海、鼎道。
三品:九天、三门、轻羽。
董重这身已经数十年的锤炼,早已达到二品鼎道境。只是近些年来,蛰伏朝野,以致境界一直停滞不前。
半年前,楚地献上这龙牙、虎翼、犬神三把刀,本是献于皇室,却最终辗转至侯爷董重手中,碰到刀身的刹那,如同在董重日渐笨重的身体中植入一颗种子,沉坠的武艺突然又焕发生机。
就在那一刻,董重登顶法海境。
而华雄,不懂一招一式,甚至他不知道所谓大汉品境,正因如此,在董重严重,华雄不过一莽夫耳。
“你居然有二品三境的实力?”华雄道:“看我今天不把你打到无品无境!”
“好大的口气!”
两人又是一通胜负难分的近身搏斗。这下董重脸上也渐渐露出凝重。其余四五十名禁军将李鸣和华佗、青儿团团包围,没有董重的示意,他们不敢参与长官和华雄的对战。
董重的手微微发麻,他悄无声息地将握刀的手藏在身后,道:“不愧是五步杀一人的华雄,以你的实力,已入二品境了。”
华雄显得毫不在意,对他而言,这一轮没有打到董重,只不过是下一轮继续而已,道:“你也不赖嘛,你是少数能从我手下走过数十回合的人。”
另一边,李鸣已放倒四五名禁军,董重看在眼里,倒地的这些人虽不是致命伤,却也疼的龇牙咧嘴,心想:这个李鸣,本以为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医者,想不到身手也竟然如此不俗,他挑选的这些禁军虽不是江湖中人,却也都是在刀尖上舔血惯了的,而且为了一击功成,挑选的都是营中的好把式,和三品境打个不分胜负也不是不可能。
趁着董重出神之际,华雄的断蒙刀飞速劈来,发出“叮”地一声锐响,华雄大喝一声:“留下一把刀来!”
断蒙刀卡住董重手上的一把刀,用力一别,真的将一把刀挑飞,华雄见状“呵呵”笑了两声,董重如受奇耻大辱,双刀突进,上锁华雄喉头,下封他的膝盖关节。
“吃我一刀!”董重如是喊。
“嘿嘿,你砍不着!”华雄身形魁梧,却灵活的很,本是硬碰硬的招式,华雄却向后倒飞出去,避过董重的重击。
“爹!”躲在爷爷华佗怀里的青儿以为他父亲受了伤,不然怎会向后倒去,心中焦急万分。
华雄从地上爬起来,掸了掸身上沾染的灰尘,宽慰青儿道:“爹没事,青儿放心。”
这边的李鸣不由得苦笑,你这个天生异体倒是没事,而且好像玩的还挺开心,可苦了我。数十名禁军又将李鸣包围了起来,清一色的长刀,在晨光之中隐隐散发出寒气。
李鸣身中三刀,好在都不是致命伤,董重示意禁军余众去抓捕华佗,正在打斗之间,街道上又冲出一列人马,将禁军抵挡住。
董重执掌京都禁军,这洛阳城中除了西园军,只有他有调兵的权力,叱问道:“来者何人?敢在京城兴兵动武?”
一位中年老者从站了出来。
“史渺?”董重不禁诧异道,果然他身后站的都是东宫的卫士:“史大人带兵至此,是奉了何人的指使?难道是太子吗?”
史渺的品阶不过是东宫太子伴读,和封侯的董重相距甚远,面对董重的责问,史渺毫不畏惧:“董大人又是奉了何人的旨意在此拦阻神医?”
董重沉声道:“放肆,本侯的职责是守备京都,方才探明李鸣乃黄巾军余孽,在京城恐有图谋。”
史渺尚不知李鸣底细,只得道:“抓捕李鸣何必兴师动众,那也应该放神医离去,救治陛下。”
董重沉默不语,只是往前走了几步,低声道:“史大人,太子呢?还请大人传话,本侯要见太子一面。”
“不必了,本宫就在这里。”太子刘辨手执长剑,身着金丝软甲,从东宫卫士中走了出来,他本不想露面,只待史渺带兵救下华佗,他便可入宫弹劾董重,这样一来,对董氏也是敲打。
没想到董重此刻竟然要求见自己,太子刘辨不知董重是何打算,思量之下,这才露面。
“臣拜见太子殿下!”董重拱手道。
太子冷哼一声,道:“董将军如此兴师动众,这是捉拿贼寇?”
董重道:“请太子移步说话。”
“殿下!”史渺放心不下,何氏与董氏一向势如水火,恐董重对太子不利。
太子示意史渺退下,即使董重再希望自己死,他料定董重在众人面前不敢对自己下手,道:“无妨。”跟随董重来至一旁。
董重指着不远处的一具无头尸首给太子看:“大将军,已死了。”
“什么?”太子殿下大吃一惊,何进是他的舅舅,大将军也是东宫太子在朝中的倚靠:“这……这……”
董重道:“一伙蒙面人夜袭马车,臣听到打斗声,特前来查看。”
太子刘辨尚还在惊惧之中:“还请董将军速速回宫禀报。”
“回殿下,李鸣也是黄巾余孽。”董重冷声道,没有大将军支持的东宫太子,就是断了翅膀的飞鸟:“臣请太子殿下命卫士退下。”
太子道:“可李鸣和华神医还要一同给父皇诊治,这是太后懿旨。”
董重沉思须臾,道:“臣跟太子明说了吧,陛下不能苏醒,对太子有百利而无一害。”
“何意?”
董重道:“陛下若醒过来,自然是重掌朝政,以陛下虎威,再活个二三十载,东宫太子之位真的没有变化吗?”
“放肆,董重!”太子听闻变色:“你一个外戚,竟敢干预天子皇嗣之事,是不怕死吗?”
“殿下息怒。”董重道:“殿下早已不是稚童,陛下如若醒来,大将军已死,何氏更应考虑何去何从啊。”
“本宫乃是父皇长子,皇家血脉,继承帝位乃是众望所归,岂需何氏推波助澜?”太子厉声喝道:“董将军是在这洛阳城中呆久了,真把这里当成是你自己的家了吧。”
“你……”面对太子诘责,董重强忍着心中怒火,此时对抗太子尚不是时候,有些事情可以从长计议,董氏蛰伏数十年,没有比董氏更懂得忍耐的了,董重深吸了口气,道:“太子殿下既然看不清局势,那就请日后珍重吧。不过这个李鸣,臣今日一定得捉拿归案。”
太子冷冷道:“如果本宫说,今日你谁也带不走呢?”
董重盯着太子的眼睛,朗声道:“禁军查明李鸣为黄巾余孽,殊死抵抗拒捕,死于乱刀之下。”众人听得清清楚楚,当然包括李鸣,李鸣听到董重喊自己的名字,怎么就“死于乱刀之下”了,真是躺着也中刀啊。
“父皇尚在昏迷之中,本宫有监国之权,本宫现在就下旨,李鸣需回椒房殿,违令者斩!”太子不甘示弱。
“殿下!”
“董将军是年纪大了,没有听清本宫的旨意吗?”太子怒斥道。
董重冷笑一声:“甚好,甚好。太子殿下你还年轻,未来的路会很长,本侯可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