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美洲1866 / 第154章 什么样的人

第154章 什么样的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坏消息就是雪下得越来越大。
  
          现在华人能够战斗的也就只有那么几十人,要是再有强敌来犯,估计都要全体歇菜。
  
          现在苏羽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寒冷的天气上,希望如此寒冷的天气,不会有强敌进攻。
  
          眼看着大雪即将封山,娜塔莎又安排了好几次车队,送了很多的物资来此,不但有吃的喝的,还有一大笔军火和医药品。
  
          要不然这些华工光是靠当前的物资,估计过冬都是问题。
  
          娜塔莎还派人给苏羽送来一封信。
  
          “达令,听说你安然无恙,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几天我一直担心得睡不着觉,希望你能够平安归来,现在家里少了你,一点家的样子都没有。
  
          我已经把卡特带回来的消息告诉索菲亚和张家姐妹,她们应该不会再那么担心,希望你能尽快回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苏羽发现娜塔莎越来越黏人。
  
          但这也是好事,说明他已经成功入住卡内基家族。
  
          要是一直受排挤的话,那可就大大的不妙。
  
          将信收好,他将李明诚和丁伦叫来。
  
          “两位兄弟,现在莫家成还没回来,我们眼下能够战斗的也就只有这些人。”
  
          苏羽将情况告诉他们,“虽然我们消灭了这么多人,但我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强敌来犯,虽然现在大雪封山,但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
  
          李明诚点头:“是的,虽然我们暂时不知道有没有强敌来犯,但也不能因此放松警惕,对了子翎兄,你之前说的那种无线通讯的设备,咱们能够将其缩小吗?
  
          要是能够缩小到几个人就能抬得动的,咱们安排一些人潜伏起来,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给咱们发一封电报,咱们就能及时知道了。”
  
          苏辰之前就想着要改进一下自己的无线发报机,让其能够想二战时机那样,能够随身背着走,但因为时间的关系,他一直没时间改进。
  
          再说,他那个实验室,现在满打满算就只有三个人。
  
          虽然停止了对一些设备的研发,但光是去华盛顿一趟,就耗费无数的时间,再加上新研发的武器也要时间,就没能腾出手来。
  
          苏羽道:“能够改进,但我还需要时间,希望这个冬天,这些该死的美国佬能够给我们一点时间,只要改进成功,到时候或许会实现背着走就能发报的程度。”
  
          “虽然还没改进,但我希望金矿也能够装一部,要是再有强敌来犯,我们也能及时通知孤松镇。”丁伦在一旁说道,“要不然派人去的话,路上又要耽误不少时间。”
  
          “这个也在我的计划之中,但现在只能等到雪化了再来安装,要不然光是运送那些东西,都无比的艰辛。”
  
          苏羽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冬天大家伙可以暂时不用开工,等到来春,天气变暖了,咱们再接着开工,你不但要负责看好金矿,也要照顾好兄弟们。”
  
          又拍了拍李明诚的肩膀,道:“关于兄弟们的思想教育我已经写了一本册子,你针对性对他们讲就行。”
  
          然后又抱拳,“两位兄弟,这里是我们的根据地,虽然条件艰苦,缺乏人手,但我希望我们能够守护好这个地方,让那些死去的兄弟不枉死。”
  
          “定不负苏兄所托。”李明诚道,“正好这个冬天,我们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教育,相信经过这场战斗后,兄弟们更容易接受我们的理念,成为最先进的分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苏羽觉得李明诚对给人洗脑似乎很有兴趣。
  
          而且他比自己更合适这份工作,因为在朝廷的干预下,现在大多数的国人观念都是一样。
  
          毕竟朝廷处心积虑针对科举考试做出种种安排与规定,其居心相当歹毒:让汉人为了争夺圣宠而不断相互竞争。
  
          更重要的是,即便到了现在,这种考试制度都能够压制百姓的反叛之心。
  
          因为只要背诵精通经书就能找到出路,这让举国上下最有志气与天赋的年轻人都把精力投注在读书应试上,而不会公开质疑挑战体制。
  
          其力量很快就胜过千军万马,因为汉人纷纷心甘情愿地屈服于这种制度。
  
          设计出这种官制的目的就是要把老百姓中最有才华的人拣选出来,让他们脱离其他人,成为另外一种阶层。
  
          只要当上官员,就没有人会想要离开官场。
  
          因为他们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交给手下的小吏去办,不会直接接触受苦受难的百姓。
  
          科举制度让考生只想着通过下一阶段的考试,而官僚体制也是如此,让官吏们只会梦想着加官进爵。
  
          还有,这些官吏在自己的辖区里作威作福,仿佛土皇帝。
  
          官员如果违法,几乎不会受罚,因为他们等于是法律。
  
          那些人随便就把盗匪的罪名强加在任何农民身上,把他们打入监牢,没收其财产,甚至以他们在牢里惹事生非为借口加以处决,完全不用担心会遭到报复。
  
          如果有人垂涎村里某个小姑娘,就会逼迫她父亲就范,把女儿送给他当小妾。
  
          要是山高皇帝远,那些人的权力将大到无以复加,所以有个人曾经对西方旅人说:“宁为知县,不当总统。”
  
          而李明诚这种脑后有反骨的人,自然是喜欢和这种制度对着干。
  
          但要让他去给那些官员做思想工作还不行。
  
          因此,他就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这些漂泊异乡的人的身上,要不然也就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把在铁路上工作的人全部都吸纳到组织里。
  
          他创造性想出了评选优秀分子的理念,甚至还打算将那些优秀的分子都派出去,去给华工、黑人、甚至是印第安人做思想工作。
  
          同时还分析印第安人之所以战败的原因,以及要如何团结他们的做法。
  
          把思想工作的事情交给李明诚,苏羽自然是放心得很。
  
          丁伦跟着道:“这段时间,我们一定会保护好金矿,苏兄请放心。”
  
          其实如果是大军来犯,苏羽在于不在,并不是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
  
          要是对方来超过五百人,就算他在这里,也无济于事。
  
          “好,如果有什么情况,不管大雪如何,也要想办法将消息传送出去。”苏羽道,“希望这个寒冷的冬天能够护得我们一时的平安。”
  
          叮嘱完他们二人,又去叮嘱卡特一声,再去看望受伤的华工,确认都无大碍后,苏羽就与医生一起返回孤松镇。
  
          由于大雪的原因,仅仅只是不到上百公里,就花了足足两天才返回孤松镇。
  
          回到孤松镇,正好赶上圣诞节。
  
          这也就意味着进入到1868年。
  
          满打满算的话,苏羽来到美国也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这一年,小日子进入明治维新,而美洲在原本的历史大事上,或许也会因为苏羽的到来发生改变。
  
          因为今年要签订《蒲安臣条约》,苏羽可以利用这个条约搞些事情。
  
          不过他最想的还是插手南美洲的事情,奈何鞭长莫及。
  
          ……
  
          这会儿的圣诞节远不如再过百来年的丰富,也就是弄颗圣诞节,然后挂上苹果,对于西方人来说,这就意味着过年。
  
          但苏羽不是地道的美国人,他更看重的是中国春节。
  
          毕竟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习俗。
  
          而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风俗。
  
          除了这个,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思想性与艺术性都有很大提高。
  
          虽然今晚还是圣诞,但他已经在琢磨春节要怎么过。
  
          不过今晚的晚宴很丰盛,有两盘娜塔莎姐妹准备的西式餐,也有张家姐妹准备的中餐,另外还有下人准备的一些菜。
  
          也不知道娜塔莎姐妹怎么会想到自己下厨,难道是因为张家姐妹要下厨给苏羽做中餐的原因?
  
          见此,苏羽也心血来潮,准备下厨炒两个菜。
  
          眼看着他挂上自己设计由张明珠缝制的围裙准备下厨时,张琇莹便拦住他:“少爷,这种事情我们来做就行了……”
  
          “无妨,我就好这口,你们谁都别劝我,我今儿必须要弄两个菜给你们尝尝。”苏羽一边说着,一边硬把张琇莹的身子转个圈,将她从厨房里赶出来。
  
          见苏羽在厨房里忙活,张明珠小声道:“姐,你说,少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