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驱虏记 / 第三十八章 杨文真

第三十八章 杨文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三十八章杨文真
  “大人,前方先头部队遇挫,未能靠近播州城”探马来报。
  骑在马上的杨文贵一言不发,手中马鞭一挥,在空中甩了个响鞭,面罩寒霜。探马不敢久留,策马跑了。
  “大人不必忧心,此番大人亲自出马,且有播州军精英,必然会拿下播州城。”杨德宽慰道。
  “这个李仪之不简单呐,去把刘云赞找来,我想知道前面的详细情况,另外今天我们暂时不攻城,就在这里下营吧”杨文贵下令,杨德自去办事。
  少时,刘云赞到,入帐见了杨文贵。
  “我听说你带着三千精兵,连城下都不曾到,是何道理?”杨文贵冷眼发问。
  刘云赞知道,若是不给个满意的交代,恐怕这项上人头恐怕是难保,“大人,属下本来靠近播州城,也不知道李仪之又弄了什么幺蛾子,军士每前进几步,就会有天雷降下,被击中者粉身碎骨,死无全尸,臣部损失惨重,实在是不敢冒进”。
  啪,杨文贵暴起,一个耳光甩在刘云赞脸上,几颗牙齿飞起。“你当我是傻子吗?还天雷,那李仪之是神仙吗?我自执掌杨家,以武力纵横播州,从不信牛鬼蛇神,你竟然乱我军心!来人,给我拉下去,斩!”杨文贵一顿咆哮,气喘如牛。
  刘云赞顾不得腮帮子上的剧痛跪哭道:“大人,属下不敢谎报,我已经令人收集了现场的一些惊雷过后遗留的东西,大人可查看。”一旁杨德劝杨文贵息怒,一边命刘云赞去拿东西来。
  等到爆炸遗留物取来,杨德拿着铁珠看了看,闻了闻破碎的铁片,转身报杨文贵,“大人,属下判断,这时一种火药武器,从之前的消息,这个李仪之十分善于使用火药,这估计又是一种我们不曾见过的武器,刘云赞,你细细说说”。
  “是是是,经杨总领一分析,我想起来,在惊雷过后,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只是……只是完全看不见,令人防不胜防”。
  杨德仍然在端详一片铁片,“这些铁片上沾有泥土,我想他们应该是埋在土里的”。
  “哦,大人一说,小的茅塞顿开,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啊”。
  杨德对杨文贵道:“大人,若是这样,恐怕我军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步。”
  杨文贵闻言,陷入沉思。良久,他突然发声,“刘云赞,你现在立刻去给我将城外的百姓都给我抓过来,明天,让百姓挡在大军阵前,我看李仪之能把我怎么样”。
  等到刘云赞去了,一旁杨德才开腔:“大人,这虽然是条妙计,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如此,百姓伤亡甚大,恐怕会失了民心,不利于我杨家在播州的统治”。
  “哈哈哈哈,杨德啊杨德,此乃小儿之见,我杨家握有兵甲数万,区区百姓能奈我何?大不了打一棍子再给一根胡萝卜,贱民最无底线和勇气,无需担忧”。杨文贵对于自己方才的妙计十分的满意。
  “胡说”帐外传来一声愤怒而熟悉的声音,杨文贵一惊,杨文真应声入帐。
  “二哥,你……你不是被李仪之抓了,如何到这里来了”杨文贵慌忙起身,将杨文真请到帐中主位坐下。
  对于这个二哥,杨文贵是又怕又恨,怕是杨文真手握杨文贵的命脉,这个家主的位置,是杨文真让的,并不让人信服。恨杨文真才智高出自己太多,心怀仁慈,在民间颇有人望。
  自己一面自叹不如,一面却发誓要超越杨文真,真正握有杨家,于是每每行事多事急功近利,暴躁凶虐,使得杨家声名与日俱降,如今说是怨声载道也不过分。
  听说杨家家眷被抓,杨文贵内心里是窃喜的,自己一定要做的过分一点,让李仪之发狂,把杨家那些老不死的,还有可怕可恨的二哥都给宰了,想用他们来要挟自己,不可能的。
  不过眼下是什么情况,杨文真竟然完整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杨德,你去追回刘云赞,不得惊扰百姓”杨文真发话,杨德竟然毫不犹豫就去了。
  “都进来吧!”杨文真淡淡说道,于是帐外陆陆续续进来几个老者。
  “你们……”杨文贵一时不知如何说了,“你们是如何从播州城里逃走了,难道李仪之他们都瞎了吗?几个老弱书生都看不住”。杨文贵有些发狂和失态,开始口不择言了。
  有老者指其鼻骂道:“你这个孽障,已经到了目无尊长的地步了,当初若不是文真不愿上位,不然哪里有你做家主的机会,哎,如今杨家已经落到如此田地,是先祖立足于播州之后不曾有之事,你真是杨家之罪人”。
  一阵痛骂,其他几个老头儿也是纷纷口诛笔伐,杨文贵暴怒,大吼一声,“你们这些老不死的,我早知道你们对我不满,处处指手画脚,我这个家主犹如傀儡一般,我不甘心,我要真正执掌杨家,这些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杨家,只是时运不济,天不佑我杨家,我不过是替罪之人罢了,哈哈哈哈哈哈”。杨文贵状若疯狂。
  “孽障,还要狡辩,这些年来,你无端屠戮百姓,灭了多少村院,行事严酷排除异己,逼走了多少杨家精英,苛捐重税,民不聊生,我杨家名望都被你给败光了,这就是你说的为了杨家?”一直无声的杨文真一通怒斥。
  “是啊是啊,真的是坏事做尽,毁我杨家”老者们附和。
  “自今日起,你已经不是杨家家主,我杨文真接手了,来人,将杨文贵暂行关押,等候发落”中军侍卫一拥而入,扑向杨文贵。
  “慢着”杨文贵惊醒,跪地大哭,爬上前去,保住杨文真的腿乞求道:“二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们能赢,你看我们有这么多军士,只等天亮我们就能拿下播州城,我们杨家还是杨家”。
  “哎”杨文真叹息摇头,“我的傻弟弟啊,你可知道,是你亲自毁了我们杨家的后路啊”。
  杨文贵一脸懵逼,等着下文,“你派杨旭前去南平问罪,用人不当,逼反了徐云长,此其一。你起倾巢之兵来打播州,空其穴,徐云长必然袭之,巢穴恐怕已经失守了,此其二。你失了南平粮库,却还想掩盖,不是把李仪之等人都当傻子了?倘若如实告知军士,做最后背水一战,或可有机会,如今军粮已失的传闻全军皆知,士气全无,人心惶恐,你还想战?此其三。最后你竟然想用百姓为前驱,就算是嗜血恶魔也不过如此,若是用了此法得胜,我杨家也不会是播州之主了”。
  杨文贵颓然瘫倒在地,“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你如此凶残的对待百姓,我实在是不能忍受,这是我的底线,民若水,君若舟的道理乃自古不变的真理”。杨文真一甩手,侍卫上前,架起瘫软若烂泥的杨文贵除了大帐。
  杨文真召集将领安排安抚军心事宜之后,只留了杨家几位长者在帐中。
  “文真,虽然我们支持你上位做了家主,却不知你想如何带着杨家走出目前的窘境”为首老者发问。
  沉吟良久,杨文真才道“各位长辈,实不相瞒,以目下的情况,我已经无计可施,唯有一途了,想问问各位长辈的想法。”
  “文真但讲,若是能发扬我杨家,自然无有不允”。
  “再过十几日便是勤王护驾的最后限期,而我军却还在播州,此时军粮全无,恐怕也挨不到汴梁,既然误了召期,天子怒而杨家必然被群起而伐之,实在难以存系。”杨文真分析,老者们点头。
  “而眼前,我们虽然人数占优势,不过军心不可用,李仪之的虎啸营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虽然人数不多,虎尊炮之威,火枪之利,还有手雷等火器,以我度之,实难取胜,还不止这些,南平徐云长已经归入李仪之麾下,用为外援,我军有首尾难顾之危”。
  杨文真看看众老者最后决定摊牌,“以我之意,不若依附李仪之,保存杨家,再图发展”。
  “这……这恐怕……”杨文真的提议犹如石入小潭,把杨家老者们也是惊的一阵乱,纷纷交头接耳议论。杨文真并不开口,等待他们发声。
  少时,为首老者道:“文真,此路未必不可行,只是……”。
  “三叔勿忧,既然李仪之敢放我们出来,必然是愿意接纳我等,不瞒各位长辈,此次我与李仪之见面,所谈甚多,李仪之志不在播州,他比我们所有人更有抱负,而且他敢去做我只敢想想的事情,虽然他年纪比我小很多,我却颇为敬佩他这等人”。
  “我觉得我和他也算是志同道合,于是答应助他,当然,我相信以他的睿智,必然可以实现,此于我杨家何尝不是一次机会呢?”杨文真知道,其实李仪之的路就是他的路,渴望将百姓从桎梏中解脱出来,渴望以华夏人的傲气,驱逐胡虏,饮马阴山重振汉家威名,奈何北宋积弱,自己没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而现在他找到了一个伴。
  杨文真以一种相见恨晚的喜悦,下定决心,抛去以往的闲散,山河虽然隐隐在破碎边缘,英雄却尚未迟暮,时不我待,投身李仪之描绘的画卷中去吧!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