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唐信一愣,说道:“我爹?”
没想到这个便宜老爹,虽然没见过,居然给他准备了一本册子。
叶石从怀里掏出一本发黄的书本,道:“是的。在你爹给我写信的时候,一起送过来的。他说,如果你没有练武的想法就不要给你,如果你想练武,就把这本内功心法教给你。这本内功心法是你们唐家的独门绝技,我没看过,练不练的成得看你造化了。”
“内功?”
唐信惊喜道。
老爹给他准备的居然是内功心法。
后世很多电影电视都看过厉害内功。
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他从来没见过。
就算很多大师有表演,那都是招摇撞骗,假的。
现在穿越后,终于见识到传说中的内功心法。
有些激动。
练出来是什么效果呢?
他很期待。
唐信接过册子细看,封面上写作“唐家内功心法”旁边写有一行小字“唐氏洪成集先辈口述撰”。
唐信暗道:“看样子,是叫唐洪成的祖先,按照先辈口述传下来的内功心法整理而成的。不知道唐洪成是我的什么人?”
舒九和唐信一直作为外室存在,还没踏进唐家的大门,也没得到唐氏家族的认可,当然不知道唐洪成是什么人。
叶石除了唐一峰外,跟其他人唐家人也没有交集,看样子他也不知道。
叶石道:“回去慢慢看,内功心法必须循环渐进,不要强行突破,那样适得其反,容易走火入魔。练习内功,靠的冥想,最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练习,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把脑子清空,这个你一定要注意。最终是否练成,看你的缘分了。”
唐信点头。
“今天先就这样。不要忘记每天清晨练习吐纳。明天开始我给你讲讲武功的基础知识和江湖一些门派。”
“石头叔,江湖上是不是有个四川唐门的门派?”
唐信想起曾经问过舒九这个问题,舒九不知道,说去问叶石。
“四川唐门?”
“是的,四川唐门。擅长暗器的。”
叶石想了想道:“没听说过擅长暗器的唐门。如果说四川有出名的唐门,那就是你们家。”
唐信有些遗憾,但是既然叶石不知道,那就可能真没有擅长暗器的唐门。
……
唐信上了山,牛还是继续得放。
他坐在一块巨石上,怀着激动的心情翻开“唐氏内功心法”。
扉页上写着:
保家族平安,永世长存
为国除奸佞,万世不灭
唐信喃喃道:“别人武功秘籍都是对武功的总述。比如:欲练神功,挥刀自宫……我们唐家的居然写的是家训,难道家传武功都写的是家训,可惜没机会见识别人的家传武功。”
还好没跟某宝典一样,写挥刀自宫话语。
那当然也不可能,这祖传秘籍,要传宗接代的,自宫了怎么永世长存呢?
唐信慢慢的浏览了一遍,大体上了解了。
心法共分十层,一张图一层,图画是一个全裸的男子正面图,身体上标注了穴位,再用带线的箭头连接,由丹田出发,经过上身、分叉双手、再汇集到头,从头顶直线而下分叉到双腿,最后最终汇集到丹田。
每张图形都一样,每一层都加了不少的新穴位,越到后面线条越复杂。
总体来说,就是聚气、运行、汇集、扩散。
如此重复。
唐信记好第一层的运行走势,等晚上回家再练。
下午继续回家习字。习字的时候玲儿在旁边看着,眼中露出佩服的神色。
有个女孩子在旁边,唐信觉得练字不那么枯燥了,比平时进度快了很多。
心里道有点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少爷喜欢带个书童。
舒九瞧在眼里,忍不住微笑。
“小玲,你想学字?”
舒九看着玲儿道。
小玲呐呐不语。
她知道,读书学字,不是她这样的人该学的。
她看到过她那样家庭的女孩子,到了十四岁就早早嫁为人气,勤俭持家,传宗接代。
这是这个社会的常态。
李信觉得很悲哀。
但是,她并不觉得意外。
见舒九问她,她内心是很想学的。
但是,对她来说这是奢望。
“如果你喜欢,你可以跟信儿一起学习。”
舒九继续道。
看到玲儿,仿佛看到多年前的自己。
“真的吗?”
玲儿涨红了脸颊,有点不可思议。
她不敢确定。
“呵呵,真的。只要你喜欢。”舒九肯定道。
在练字的唐信也笑了。
在前世读书学文,不管男女,在二十一世纪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没想到在这个时代,读书成了奢望。
“以后跟我一起学习。”
唐信对着玲儿笑道。
“谢谢娘,谢谢信哥。”玲儿有些激动。
真是一个单纯的孩子。
唐信与舒九对视一眼,心中均这么想。
晚上,唐信吃完早早的上了床。
盘膝而坐,按照“唐氏内功心法”上记载的方法进行修炼。
舒九与玲儿知道唐信要练功,也尽量不发出声响,免得影响唐信的修炼。
冥想。
脑子需呀一片空白,所有的意志都聚集在丹田。
但是,唐信的大脑总是无法聚焦,脑中不停的闪过无数的画面,让他摒除不了杂念。
按照册子上说的,无杂念,在丹田中聚集一团气。
现在唐信非但聚集不了气,杂念都无法抛出。
经过了三个时辰,唐信还是无法聚焦,最后沉沉睡去。
失败。
太失败了。
第二天,唐信吐纳完,找到了叶石,说出了疑惑。
“不要急,练内功千万别急。越急越无法成功。”叶石淡淡的道。
“那怎么办?”
唐信很焦急。
怎么能不急呢?
内功的重要性,唐信很懂。
练武不练功,一切皆成空。
这个功,当然指的是内功。
正因为懂,所以急。
“没有办法。练内功,必须靠自己。抛开杂念。”
唐信想想也是,内在的东西,必须靠自己解决。
其实,不管任何事情,想要成功,必须都靠自己。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成功的道理没有捷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走下来。
就算有些聪明人依靠捷径走向成功。
但是,那样的成功犹如空中楼阁,不会长久。
就像修造一栋楼一样,地基不打牢固,总有一天会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