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405章 马邑城下

第0405章 马邑城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go-->    云中城破的消息,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便传遍长安。
  
      对于那样一座雄伟坚城的失陷,长安百姓的第一反应是惊诧;
  
      ——怎么会?!
  
      ——怎么会这么突然?!
  
      最近两个月,也没听说云中城被匈奴人攻打,或是被匈奴人包围了啊?
  
      这怎么,‘云中受敌’的消息,还是和‘云中城破’的消息一起送来的?
  
      短暂的错愕之后,长安城周遭百里的范围,便尽为一股滔天怒火所占据。
  
      尤其是在‘云中都邮蔡延年临战而逃’的消息传出之后,舆论更是彻底被点爆!
  
      冷静一些的,或许会说蔡延年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汤;
  
      情绪激动一点的,更是根本不考虑现实情况,直接将整个云中城,都纳入了‘胆怯如鼠之辈’的范畴。
  
      不几日的功夫,类似‘奸诈胡商一人,诈开云中城门;不遇死战之卒,只见妇孺尸横’之类的童谣,便开始在街头巷尾传扬开来。
  
      最夸张的时候,连那些明明和云中城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人,都因为云中都邮蔡延年,而遭到了无情谩骂;
  
      至于原因,则仅仅只是因为这些人,和那都邮蔡延年是‘本家’,虽没有丝毫亲缘关系,但也氏‘蔡’······
  
      除了逐渐失控的舆论,朝野内外,也掀起了一场关于‘移民实边’的讨论;
  
      但针对边关城池可能存在的问题,却根本没有人能拿出太好的解决方法。
  
      也正是在‘云中城破’的消息传入长安之后的第四天,受到朝堂八百里加急诏书的太尉靳歙,也终于抵达了位于代北赵长城以外的军事重镇:马邑······
  
      ·
  
      “陛下诏谕:云中都邮蔡延年,临战怯逃,坐失云中,更失云中军、民四万余;”
  
      “特令太尉信武侯靳歙,携诏以至马邑,云中都邮蔡延年,就地正法!”
  
      云中城北城门外,随着靳歙低沉厚重的诏书宣读声,‘坐失云中’的罪魁祸首蔡延年,被两名军卒押上前来。
  
      几乎是在蔡延年被摁趴在地同时,靳歙所在的点将台侧,也走出一名手持长柄铡刀的军卒;
  
      带那军卒来到蔡延年身边,就见靳歙缓缓抬起手,那军卒也几乎是以同样的节奏,将手中铡刀高高举起。
  
      而后,便是靳歙抬起手的勐然落下,军卒手中的铡刀,也不偏不倚的披在了蔡延年的后腰处。
  
      ——一刀两段!
  
      看着眼前的血腥一幕,被聚拢在点将台,或者说‘刑场’周围的云中军、民,面上无不大惊失色;
  
      尤其是在蔡延年被砍成两段之后,仍用手向前爬动,却发不出丝毫声响的骇然神容,更是让围观众人惊恐的低下头。
  
      而在将台之上,靳歙却是漠然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就连军卒挥动铡刀的那一瞬间,都没能让靳歙哪怕眨一下眼。
  
      目光直勾勾看着在将天下挣扎、蠕动的‘半个’蔡延年,靳歙面上只一片说不清的冷酷!
  
      过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蔡延年才算是咽了气;
  
      而靳歙那双不带丝毫温度的冰冷目光,也随着靳歙缓缓抬起头,而从点将台前的两段蔡延年,缓缓移到了那上万云中军、民身上。
  
      准确的说,是‘故云中军、民’。
  
      目光阴冷的环顾一周,又深深凝望许久,靳歙才将手中的诏书再次摊开。
  
      “蔡延年所携而逃之云中军、民,背信忘义,不顾边关戍卒、军户之责,不战而逃;”
  
      “论制,治云中戍卒:坐失地、坐失城、坐失口,逢敌不战、卫城不戍!”
  
      “着云中边关戍卒,尽去甲胃、兵刃,褐衣髡(kūn)钳,黥发长安!”
  
      “待战罢,斩弃长安市!”
  
      又一声低沉,却又极具穿透力的粗吼,人群之间,历史便有数百道身影瘫软在地;
  
      不片刻的功夫,人群中穿着军袍的戍卒,便被靳歙带来的关中兵马拎了出来。
  
      等待他们的,是一件褐色粗麻单衣、用来发配犯人的脚镣,被剃的七零八落的秃头,以及,用墨水刺在脸上的‘囚’字。
  
      至于靳歙按照‘穿军装的就是戍卒’为参照,直接从人群中甄别,看上去似乎有些漏洞。
  
      万一这些人当中,有军卒穿了百姓的衣服呢?
  
      靳歙很确定:不可能!
  
      因为根据靳歙目前的了解,那日的战况,大抵是这样的进程:
  
      ——秋八月二十七,一个名叫‘阿克图’的胡商,按往常的惯例,在离开云中四个月之后,再次出现在了云中北城门外;
  
      但在城头军卒放下竹篮,想要如往常那般,将胡商阿克图拉上城头,再将其他的人和钱、货次序拉上来时,却遭到了阿克图的反对。
  
      阿克图说:我带了很多香料,如果放在竹篮里,可能会洒出来,而且我还带了七头牛,根本没办法用竹篮拉上城头。
  
      闻言,城头守军虽有些顾虑,但碍于香料的诱惑实在太大,再加上那七头牛,确实没办法用人力拉上城头,便只能将云中城的北城门,小心打开了一个缝。
  
      《重生之金融巨头》
  
      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
  
      阿克图进来了,还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样,甚至还拿出了一小包香料,作为城门卒的酬劳!
  
      那几头牛也进来了,并没有什么异常。
  
      可就在阿克图那几名仆人,从门缝中进入城内的一瞬间,城头负责戒严的守卒,便被弓箭射中!
  
      几乎同一时间,那几名仆人便暴起,挥舞着手中砍刀,将城门内杀了个血流成河!
  
      等城内守卒发现异常时,那几个胡人已经从马车中,推下了两根被削成三角柱的巨木,抵在了城门下;
  
      短短半柱香的功夫,城外便‘天降’成千上万的匈奴人,策马疾驰,嗷嗷叫喊着,从北城门涌入了云中城······
  
      对于这部分,靳歙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
  
      ——偷城门;
  
      很标准,近乎教科书级的偷城门实际战例。
  
      但之后发生的事,却让靳歙这么一个饱经岁月所托,历经沙场征战的老将,都不由有些气息粗重起来。
  
      ——收到城破的消息后,云中都邮蔡延年的第一反应,不是组织反击、不是和匈奴人巷战!
  
      几乎是在短短三十息之内,蔡延年便一边穿戴好了衣服,一边下达了以下几项军令;
  
      第一:战事突起,城内军户老弱妇孺,务必要紧闭家门,绝不可外出!
  
      第二:若有匈奴人破军户家门而入,老弱妇孺也一定要死战待援!
  
      !
  
      第二:凡云中戍卒,及年十五以上青壮,即刻到南城门外集合!
  
      第三:速备快马三匹······
  
      就这样,在云中北城门破短短一炷香之后,作为云中城,或者说‘云中郡’的最高级别主事官员,蔡延年便踏上了逃亡之路;
  
      根据随蔡延年掏出云中的军士回忆:等匈奴人从南城门追出来的时候,队伍都已经跑出去十好几里地了······
  
      许是匈奴人忙着搜刮云中城内的武卒,又或者是云中城内,那些被蔡延年抛弃的老弱妇孺,对匈奴人实在是造成了太大的阻碍,匈奴人的追击,并没有太发力;
  
      千把游骑零散撒出去,就算追到了蔡延年一行,也没怎么拼命,只远远射两支箭,再吼喝两声,便尽数退去。
  
      云中城,是在清晨,天还没亮的寅时左右破的;
  
      蔡延年本人,是在两个半时辰后的己时二刻到达的马邑;
  
      到午时三刻,临近未时的时候,蔡延年从云中城带出来的兵马、青壮,也基本到达了马邑。
  
      见如此状况,马邑令只得赶忙派人接应,并将蔡延年一行安置在了马邑城北。
  
      在蔡延年一行扎下营盘,吃下一顿饱饭之后,马邑令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云中天不亮就城破,可直到黄昏时分,蔡延年都没想起来点燃烽火······
  
      “云中军户民!”
  
      越想,靳歙就越觉得胸口一阵憋闷,便也只能强迫自己从思绪中缓过神,满带着戾气,望向将台前方数十步外,那不过三千人的‘青壮’。
  
      对于后世人而言,这些年纪在十五到二十之间的青年,都还处于读书的年纪;
  
      但在如今的汉室,这些接受过军事训练的青年,却无一例外,都是预备役!
  
      尤其这些预备役生员,还是奉命卫戍云中城的军户子弟······
  
      “陛下口谕:怯敌之卒,于国无用!”
  
      “云中军户民,敌未至而胆丧,即黥发长安,与修安陵事!”
  
      满带着愤怒,和恨不能写在脸上的恨其不争,吼出这句‘黥发长安,与修安陵’,靳歙便烦躁的将诏书收回怀中。
  
      随着靳歙一声令下,这最后的几千人,也都被也送着带走;
  
      等待他们的,是无休止的繁重劳作,以及在生命的尽头,在某一处陡峭的山壁,或深不见底的沟壑长眠······
  
      将云中发生的事处理完毕,靳歙也终是觉得胸中烦闷稍缓解了些;
  
      而后,靳歙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接下里的事。
  
      云中,已经丢了。
  
      但作为汉室插入草原腹地的前哨站,云中城虽然‘全军覆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却也并没有完全辜负的‘预警’职责。
  
      诚然,云中城破,城中军户近乎团灭,青壮、戍卒全部逃走,确实是一件有伤汉家军心士气的事;
  
      但从现实角度来看,云中城丢或不丢,对于靳歙接下来的战略布局而言,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和影响。
  
      ——云中要是没破,那也必然会点燃烽火,靳歙会收到预警,并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应战;
  
      眼下,云中已经丢了,虽然蔡延年连烽火都没来得及点燃就跑路,但‘匈奴人来袭’的预警,也还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送到了此战的主帅:靳歙手中。
  
      靳歙接下来要做的一切,也和云中城没有丢的情况一模一样:确定匈奴人来的方向、兵力,并做出响应的军事调动。
  
      非要说有哪里不一样,那也就是云中不丢的话,靳歙或许还能多一个驰援云中,顺便将匈奴人夹在云中城外的方案;
  
      而眼下,靳歙却只能驻守马邑,原地等候匈奴人的到来。
  
      至于云中城,以及那近万兵马、数万人口的损失,却不再靳歙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反正就算云中没破,也必然会被匈奴人里外包围三五圈;这一场仗,靳歙也根本指望不上云中。
  
      在云中没被攻破的情况下,云中城只要保证不被攻破,甚至只是保证不要被匈奴人太快、太轻易攻破,就可以了。
  
      至于云中城的破坏,以及云中人口的损失,则是战后重建的问题了,不属于靳歙需要考虑的范畴之内。
  
      “棘蒲侯可有书信传回?”
  
      思虑间,冷不丁开口一问,便见一旁的卫尉丽寄上前一般。
  
      “昨日晚间,棘蒲侯回报:飞狐都尉部七校,凡卒一万四千余,皆已自飞狐迳出;”
  
      “至迟不过七日,便可抵马邑。”
  
      听闻丽寄此言,靳歙只沉沉一点头,旋即下意识将左手抬起了些;
  
      “还请卫尉,待某修书一封,发与棘蒲侯:飞狐都尉部,不必急于驰援马邑;”
  
      “今胡虽自云中来,然其可有其他偏路,亦或分兵,欲攻边墙其余各处,尚未可知。”
  
      “棘蒲侯率部出飞狐迳,西行至燕-代之交,燕北长城一线暗伏即刻。”
  
      “若有敌攻燕北,则飞狐军可先出应敌,而后奏报于某!”
  
      闻言,丽寄自是赶忙一点头,而后便回过身,朝着马邑城内走去。
  
      ——飞狐都尉,是汉家北墙唯一一支‘机动力量’,常年驻扎在飞狐迳内的深山老林之间,一年到头啥也不干,就是日夜不休的操练;
  
      到战时,北方哪一个地方遭受匈奴人等攻击时,飞狐都尉便会酌情派出兵马,作为救火队员。
  
      而此战,是自飞狐都尉部,即飞狐军设立以来,第一次全建制出动!
  
      如果此战无法取得靳歙想要的结果,那对于汉室整条北方防线而言,都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重大灾难·······
  
      “首级割下,悬于马邑墙头!”
  
      “尸与犬食之!”
  
      面色阴沉的低下头,看见早已凉透的两段蔡延年,靳歙只烦躁的发出一声沉呵!
  
      待身旁的军卒上前,割下蔡延年的首级,靳歙才带着重重思绪,朝着不远处的城门走去。
  
      ——这一场仗,会是怎样的结果,靳歙不得而知;
  
      但那杆刚被送来不到一天,此刻正存放于马邑县衙的几杖,却无时不刻的提醒着靳歙:这一战,靳歙输不起········
  
      非但靳歙输不起、刘盈输不起,整个汉家,也同样输不起··········
  
      <!--over-->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