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秘玺 / 第五十四章 将台点兵

第五十四章 将台点兵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次日清晨,李清风感觉有些头重脚轻,便揉了揉有些晕乎乎的脑袋。昨晚他实在记不清与耿纯喝到多晚,只是依稀记得月挂中天、万籁俱静。
  昨夜回到房间,就连外衣都没有褪去,就躺在床上和衣而睡了。因为今日将台点兵,所以李清风顶着头昏脑胀喊醒耿纯,骑马赶到校场。
  校场位于长安城北军大营。李清风到达北军大营的营帐穿甲带胄,亮银色的铁甲,威武的虎头盔。一身威武霸气的甲胄使李清风这个略显单薄的文弱青年陡增气场。
  人靠衣衫马靠鞍!
  李清风与耿纯披好甲胄,走出中军大营。来到校场上的将台,居高临上。
  李清风手执虎符,点兵一万。骑兵两千,步卒八千。
  角声连连,校场上各营以集结完毕,整齐划一。这校场之上就有著名的细柳营,为汉孝武皇帝时名将周亚夫所创立。当年金戈铁马,北上大漠,痛歼匈奴,立下赫赫战功。王莽篡汉自立以后,继承前朝汉所有军队,其中就包括这著名的细柳营。
  此时,大司马安新公王舜、副将军梁芳已经站于将台之上。安新公王舜身为大司马掌军事,监管行兵作战之责。今日前来代替天子授李清风虎符、斧钺。
  鼓声阵阵,角声连连。将台下军士甲胄鲜亮,军旗猎猎。
  李清风端起卫兵送来的酒碗,对着台下众将士高声喊出祭天誓词。
  吾谨以至诚昭告天地山川神灵:今我王师,集结校场,将举兵东进,平叛山东。吕母匪众,犯上作乱,乱我家国之心昭然若揭。今我王师奉天伐逆,师出有名。三军将士当不畏生死,不惧强敌。生为军人,死亦为军魂。前赴后继,定当凯旋。
  “众兄弟与我共饮此酒”台下军将饮完酒后纷纷讲酒碗摔在地上。
  “生为军人,死为军魂。”
  校场众军士喊声震天,威风不减前朝。
  “出发”李清风手中铁剑一挥,伴着阵阵鼔响,平叛大军正是开拔。
  ······
  残阳如血,晚霞似火。黄昏中的骄阳似乎卯足了劲儿撞向西边天际的雾隐山,溅起一片片红霞。淡淡的霞光通过斑驳的树丛洒落在大地上,仿佛在炫耀着它的勇气。
  李清风率领一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走在官道上,沿着蜿蜒曲折的官道一万人的队伍好像一条巨龙。第一次率军出征的李清风内心中跌宕起伏,他想象着白骨成堆,马革裹尸的画面后一阵不寒而栗。
  正在这时,耿纯拍马来到李清风身边。
  “李将军,这支队伍好像不大对劲?”耿纯示意李清风向后面看去。
  李清风回头看去,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妥“怎么回事?”
  见李清风问自己,耿纯回答说:“我发现队伍之中有很多老弱残兵。”
  李清风眉头一皱,让传令兵传令就地休整。然后与耿纯骑马向队伍中心走去,越走越是心惊,放眼望去队伍中的老弱残兵十之五六。两千人的骑兵队伍,竟然有很多跛马。
  “这一定是王舜那个老匹夫搞得鬼,跟小爷我玩起了‘狸猫换太子’。”李清风脸色阴沉“去把梁芳给我叫过来”。
  传令兵应声而去,不多时压阵的梁芳赶到了李清风的身边。
  这个号称无敌将的梁芳身披甲鋭,更显魁梧。黝黑的面孔,一条长长的伤疤从由眼角划到左嘴角,甚是可怖,长脸无须。说话声音铿锵有力。
  “末将梁芳参见征东将军。”梁芳下马跪拜。
  李清风并没有让梁芳起身,而是说:“梁副将军,为何军中这么多老弱残兵。今日军队开拔之时可是由你带兵出城,我随后赶到就出现了这样的事儿。”
  梁芳拱手道:“末将不知”。
  梁芳的这句不知说的好像理所当然,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这下可气坏了李清风,如果不是耿纯拦住向李清风说到尚未征战便惩处部将恐怕会动摇军心,李清风就将军法处置梁芳。
  原来昨日夜里,王舜密召梁芳。让他于明日军队出城之时,王舜拖住李清风,让梁芳把早就集结在暗处等候的另一支满是老弱残兵的队伍带出城外,而将台下的那些兵马完整无缺的留在长安。然而被带出去的这支队伍除了老弱病残之外的大多数兵马都是一些穷凶极恶之徒,例如招安的土匪恶霸、为害乡里的不法之徒、劫掠而来的奴隶等。新莽继承大汉的招兵制度,一等的士兵均是出自权贵,二等的士兵出自‘良家子’,最下等的士兵则是流寇、被招安的土匪、被劫掠的奴隶所组成的乌合之众。这个梁芳虽然有些能力,可惜也是个投机取巧的小人,一向为安新公王舜马首是瞻,这才有了李清后知后觉发现老弱残兵的事情。
  本来李清风就对自己的首次出征忐忑不安,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个完全不懂军事的书呆子。如今领着一些老弱病残去冲锋陷阵,不等于自杀吗?就算那些被招安的土匪、奴隶或许拥有部分战斗力,但是他们会不会临阵倒戈也犹未可知。这王舜老贼也忒狠毒了,杀人于无形。
  如今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骑虎难下的李清风不可能临阵退缩行军至半路在返回长安。这样势必会为那些示自己为眼中钉的人捉住把柄,狠狠地参上一本,说我李清风临阵退缩,不战而逃。
  就这样五味杂陈的李清风带着一万人的乌合之众来到了离长安最近的一处驿站,李清风吩咐就地扎营。李清风、耿纯等人进驿站官舍休息。入夜后李清风与耿纯用过晚膳,于灯下相谈。
  “耿兄,当下该如何是好啊?”
  耿纯想了想说道:“眼前是既不能退,又不能打。我想应该先到山东琅琊郡,整合琅琊郡官兵共同出击为上策。”
  李清风点了点头,但是他认为琅琊郡太守麾下的兵将新败,肯定让吕母的起义军吓破了胆,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我的父亲为济南太守,如果实在没办法,我就去济南向父亲借兵”耿纯望着李清风。
  然而李清风并不是一个喜欢求人的主,但是既然耿纯这样说了,李清风只好表示谢意。
  “耿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麻烦你的父亲。天色已经不早了,明天还要继续行军,你赶紧去休息吧。”
  耿纯见李清风下了逐客令,知道李清风心中必有自己的想法。耿纯张了张口,最后也没问。因为他知道李清风的为人处事的习惯,这个事情可以说,他就一定不会瞒你。如果这个事情不能说,问也是白问,他也不会告诉你。
  李清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成眠。最后李清风索性坐了起来,对着桌旁如黄豆般大小的烛光陷入了深思。直到后半夜,他的脑海里终于闪过一丝火花,一个计划在脑海里迅速成型。
  第二日清晨,李清风下令部队全部集结于驿站外,列好队形,等他下达将令。
  “梁芳听令”
  “末将梁芳在”
  “令汝速速将军列中的老弱残兵、瘦马跛马重新列为一队,不得有误。如有违令者必斩。”
  “诺”梁芳虽然接令,但是不知李清风此举何意。
  “耿纯何在?”
  “末将在,本将军令你陪同梁副将军共操此事。”
  “诺”
  耿纯接令后,虽然也不知道李清风的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但是他知道李清风既然如此行事,必是经过深思熟路。如今让我与梁芳共同筛选老弱残兵,一定是怕梁芳在搞什么鬼把戏。
  梁芳、耿纯二人按李清风要求,把老弱病残的士卒和瘦弱的病马、跛马全部挑选出来列成一队。然而剩下的士卒就是一些被招安的土匪与奴隶,都是一些被权贵所不齿的下贱之人。
  剔除出这些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兵马后,一万人的军队还剩下不到一半。李清风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他看见这么多的老弱残兵后还是不由得大吃一惊。随后李清风命一名偏将这些没有战斗力的士兵、马匹全部带回长安,并将昨夜写好的书信上奏天子。留下的这群乌合之众就是李清风将要率领前往山东琅琊海曲镇压起义的主力。李清风认为乌合之众要看带兵之将,也许在别人眼里这群由土匪、奴隶所组成的士兵为乌合之众,但是李清风相信在自己的手里一定会让这群乌合之众变成一职虎狼之师。
  因为李清风相信人终归是人,是人就有所求,既然有所求那么就给他们一个希望。人一旦有了希望,那么也就有了勇气。
  “诸位将士,我李清风虽然年纪尚小,不足以服众。但是军令如山,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最起码的规矩。现在我便在这驿站设擂,有能打赢本将军者,受封偏将军。”
  李清风刚说完,人群就一片哗然。耿纯万万没想到李清风竟然有这样的骚操作,就连梁芳也是一愣。
  军列里叽叽喳喳的议论个不停,但是谁也不敢上台与这个年轻的领兵之将交手过招,虽然心底都曾轻视过这个毛都还没长全的年轻人。
  “怎么怕了吗?”李清风扯着嗓子对着乱哄哄的军列大吼。
  “我来”一个粗犷的声音出现在队伍之中,随后整个军列便安静的能闻落针之声。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