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清风的话让刘秀大惊,这种只有族谱才会记载的事情,李清风张嘴就来,居然分毫不差。
“你先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你就回答是也不是?”李清风当然不会再把自己离奇的身世告诉刘秀与邓晨。
“是”
“那就对了,所以说你和面前的这个姑娘是一家人。”
刘秀听完李清风的话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刚刚的举动有些不合乎礼数。
李清风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个事儿昨天他对苏七朵讲过,是关于刘秀名字的问题。
“秀儿,你为什么叫刘秀啊?”
大家听完李清风问的这个问题,都有些忍俊不禁。名字是父母给的,都有什么可问的呢?但是刘秀却一本正经的回答道:“因为我的父亲在自家的小花园里发现几株每个茎上长有九个穗的小米,我的父亲认为这是一个吉兆,所以就为我取名为‘秀’。”
当刘秀说完后,邓晨与苏七朵恍然大悟,原来这里面居然还有个故事。
李清风则得意的向苏七朵挤弄着双眼,“怎么样?和我昨天所说没有丝毫出入吧?”
苏七朵并不理会李清风,她心里暗自想“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刘秀真的像李清风所说是未来大汉的光复之君嘛?但是看他的样子呆头呆脑、见到美丽女人就一脸痴像,这样的人如何能够成就大事呢?”
李清风似乎看透了苏七朵的想法,于是走到她身旁,附耳道:“大智若愚。”
李清风与苏七朵两个人躲在一旁叽叽喳喳说了好久,似乎忘记了刘秀与邓晨的存在,过了好一会儿李清风才走了过来,让刘邓二人上马车,回长安。
苏七朵则一人飞身上马朝着东边的官道而去。
李清风跟苏七朵说,让她带领此番前来的众楼卫先回烟雨飘渺楼并继续关切天下形式。他既然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并且担任了新莽的大司马司允一职,他就不允许有人伤害自己的老师,但是也不会背叛烟雨飘渺楼。李清风希望在两者之间胡璇,让烟雨飘渺楼得到朝廷的第一手情报。而且李清风对苏七朵承诺,他会极尽全力的对自己的老师王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老师与自己离开这个不属于他们的时代。苏七朵则喜忧参半,喜得是见到了李清风口中可以光复汉室的天选之子。忧的是如果李清风真的劝回王莽回到他们的那个时代,那么李清风也走了,那么就表示这个自己深爱的男子就会永远的消失于这个世界上了。
……
车内的刘秀好一阵嘟囔“说好的游览长安城的美景,结果莫名其妙的见了自己同为刘氏宗亲的女子后,便急匆匆回来了。”
邓晨也是很不理解李清风的做法,但是对于苏七朵这个大汉舞阳长公主的身份倒是颇感兴趣。
把刘秀邓晨二人送回太学堂后,李清风便骑马赶到了御林军的驻地。耿纯在营帐内闭目养神,听见了有人走动的声音后,坐了起来发现是李清风。
李清风示意他继续睡。
“哪里还睡得着,吵都被你吵醒了。”耿纯玩笑道。
李清风歉意的笑了笑“从今晚以后就能安心入眠了,那群来历不明的黑衣蒙面人将会彻彻底底的消失于未央宫外,甚至是整个长安城。”
“你将他们都一网打尽了?”耿纯吃惊的问道。
“没有,相信我,他们不会再来了”李清风感觉自己的身份很尴尬,有些事儿不知道怎么跟耿纯解释,也暂时不能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耿纯点了点头“好”,之后并没有追问李清风是如何做到的,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李清风的身上有着无数的秘密,只要李清风不说,那么耿纯就不会问。
现在的李清风别提有多舒服了,真可谓无事一身轻。没了那些黑衣蒙面人的影响,向苏七朵解释清楚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还知道甄邯的侄子甄洛真的被苏七朵他们绑架了,更可笑的是甄洛竟然是甄邯的亲生儿子。
随着蒙面黑衣人人的消失,朝堂上对李清风的诋毁与弹劾才归于平静。这日,朝堂之上,安新公王舜有事上奏:称近来有山东琅琊海曲吕母聚众造反,攻破县城,杀死海曲县宰,前期派往剿匪的五千兵马全军覆灭。此吕母号称为子复仇,聚众万人。对周边郡县影响极为恶掠,四方暴徒蜂蛹相迎。
王莽闻后大怒,把朝堂之上的群臣骂了一个便,甚至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他们是食君俸禄的酒囊饭袋。众臣纷纷龟缩,大殿之上只有王莽的破口大骂之声。
这时甄邯站了出来“启禀陛下,微臣愿带一万兵马前往琅琊海曲进行剿匪。”
“陛下,臣附议。微臣认为甄大统领掌管奋武卫,天下各地的情报必为奋武先知,而奋武就相当于陛下的耳朵与眼睛,紧紧的盯着那些心怀不轨的各地乱民。所以微臣认为甄大统领万万不可放下奋武卫而前往琅琊海曲剿匪。”说话的这个人正是王莽的堂弟安新公王舜。
王舜的想法是想让李清风前往琅琊海曲镇压叛乱。李清风在他的眼里就像是一粒磨眼的沙子,他不知自己的堂兄王莽为什么会让一个毛头小子担任大司马司允一职,掌管护卫京都的御林军。而自己身为大司马,李清风正是在自己的手下当差,平日里这个小子并不将他这个安新公放在眼里,甚至有一次还顶撞了他,这叫他颜面扫地,而李清风自然称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ou,安新公那你认为谁可以担任剿匪重任?”王莽感觉自己这个实际上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堂弟这番话很有道理,自己位于高高的庙堂之上,不可能看到天下众事,必须得借助甄邯奋武卫这双眼睛。
其实甄邯此次主动请缨,一则暗查甄洛的消息,二则是为了建立功勋,因为他感受到了李清风在仕途上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与压力。
安新公王舜故意扫视了一眼朝堂之上的众臣,又装出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当他看到李清风时眼光一亮“陛下,微臣有合适人选了。”
“此人是谁?”
“正是大司马司允,统领御林军的李司允。”
待王舜说完,李清风心中一惊“这个老头子坏的很啊,肯定是因为我有一日顶撞了这厮,才招致报复,好一招借刀杀人。”
正所谓世上有两样东西难以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李清风认为自己的老师王莽定不会将他派往琅琊海曲剿匪,因为李清风认为王莽足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跟他一样满腹考古学识的书呆子,对于带兵打仗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所以李清风先是心惊,随后便放下心来。
李清风这一次彻底失算,打错了如意算盘。
王莽听见王舜向自己推荐了李清风,知道是王舜想要借刀杀人。但是王莽对李清风有着很深的期待,他虽然知道这是王舜的诡计,但是王莽在内心里也想让自己这个同一个时代的得意弟子前往历练一番,不然以后如何能够担得重任。他衷心的希望自己这个学生日后能够成为自己征服世界的左膀右臂,能够成为一个武能上马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的举世之才。
“安新公好眼光,朕也认为李司允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众爱卿以为如何?”
殿中之臣无不出声复喝,一个是想取悦王舜,一个是不敢违背圣心。李清风却大跌眼镜,他怎么也想不到王莽会亲自将他推入真实的战场。
“陛下,微臣自知能力有限,不足以胜任剿匪重任,还望陛下三思。”李清风只好硬着头皮出来推辞,他可不想自己年纪轻轻的就死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他真的怕有一天自己跟着老师在考古发掘现场发现一枚白骨就是自己。
“李清风你想违抗圣意嘛?你可知这是什么罪?”
有人跳了出来指责李清风,不用想就知道是王舜那一派的大臣想取悦安新公罢了。
“李清风你不必多言,朕心已定,由你前往剿杀叛匪。”王莽阴起了面孔,盯着李清风。
李清风本来还想争辩,但是看见王莽的样子后又把话咽到了肚中。他太熟悉王莽这个表情了,以前自己在考古现场做错事情,老师都是这副样子他自己狠狠的批评一番。
王舜看见木已成舟,心中暗自欢喜,认为终于可以除掉李清风这个眼中钉了。
而李清风却是一肚子苦水无处倾诉,自己确实是一个只会考古的书呆子啊。
下了朝,李清风闷闷不乐的回到自己的府中。好不容易挨到中午耿纯回来,现在自己的苦水只能倒给耿纯了,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接着。
“怎么了,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是谁惹到你了?耿兄我给你出气。”耿纯看到李清风的苦恼都写在了脸上,无精打采。
“皇帝”李清风心不在焉的说道。
耿纯张大了嘴,一脸的惊恐“这个……这个为兄好像帮不上什么忙。不过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跟我说一下皇帝怎么着你了?”
“皇帝让我派兵前往山东琅琊海曲镇压叛乱。可是我一点军事常识都不知道,怎么能够带兵打仗呢?”李清风痛声抱怨道。
耿纯听完后,安慰李清风说道:“虽然我也不懂兵法,但是我愿意随你一同前往,无论生死,我都陪着你。”
耿纯的一席话,让李清风感动的差点掉下眼泪,红着眼圈拍了拍耿纯的肩膀,心中的苦闷自是减去了三分。
“哎呀,看你这个样,还男子汉大丈夫呢,动不动就哭天抹泪的,哈哈哈……”耿纯打趣李清风道。
李清风被耿纯的一通浑话逗笑了,一肚子的苦闷也就不知不觉的消失了。
李清风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