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却说南羽目送二人走后,连忙回到营帐。
“拿笔墨来,我说,你们写。”南羽对营帐里的侍卫说道。
“将军,发生何事了。”身边一个副将看到南羽慌慌张张的样子,连忙问道。
“御亲王返京了,唉,京城里边乱得很呐,我怕他们出事呀,给以前同在皇上潜邸里当差的奴才写封信,如今这奴才们都当上主子了。”南羽不禁哑然失笑。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原先跟着皇帝的那些奴才们都当了官,南羽就是例子,如今都调动起来,就是隐藏的一股巨大的力量。
却说辰枫一走,有人倒不安分起来了。夜深,朱梓轩再次来到南昊的营帐。
“辰枫走了,咱们该如何下手?”南昊看着朱梓轩问道。
“他这是去京城,哼,我家主子必定布下天罗地网,只待辰枫入毂,定叫他死无葬身之地!”朱梓轩阴着脸说道。
南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咱们该怎么办?”
“不急,日后必有用处。”朱梓轩看着南昊,缓缓说道。
却说辰枫快马加鞭,一刻都不敢怠慢,连着五天五夜往京城赶,路上累死了三匹马。
终于,第六天上午到了京郊。
“王爷,你看!”一个侍卫指着前方说道。
辰枫远远看去,原来是京郊有一队人马,似乎在等待自己。
辰枫和众侍卫赶到那边一看,竟然是辰寅他们。
“二哥,十三弟在此恭候多时!”看到辰枫,辰寅下马抱拳。
“恭迎御亲王。”
辰枫一看,上书房的大臣竟然也来了,暗叹这个老十三也渐渐有自己的党羽。
“十三弟,诸位大臣在此恭候,本王感激不尽,日后必谢,只是救唐家事急,辰枫不敢怠慢。”辰枫一心想着唐家,也不愿意耽搁时间。
“二哥,我等前来,就是不让你入城的。”辰寅说道。
“哦?十三弟这是什么意思。”辰枫心生疑惑。
“二哥有所不知,大哥和七哥他们已在京城里设下埋伏,就等着您自投罗网。”辰寅一脸焦急的劝说道。
“啊?”辰枫心里一阵后怕,“我从云南赶来,就落得个这么个地步?”
“不,父皇已经下旨,派您到山东做巡抚,二哥您放心,唐将军那边有我照看。”辰寅说道。
辰枫点点头,目前看来似乎只有这样。
其实辰寅保护唐青云也算是变相的保护他自己,因为唐青云倒台,辰成和辰炳没有了劲敌,就会不遗余力的全力对付自己。
这时从后面又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回头看去,辰枫脸上终于露出半个月来的第一次笑容。
“辰枫!我跟你一起去!”李林朝这边骑来。
辰寅看看李林,又看看辰枫说道:“如此也好。”
辰枫点点头,“那就有劳十三弟了。”
辰寅抱了抱拳:“这是我这个做弟弟的应该的,二哥何必呀。”
辰枫也不再推辞,李林骑到这边,看到辰枫几乎要哭了出来,憋了一肚子话。
辰寅干咳两声,一挥手,身后的侍卫便端上来一个锦盒。
“这是巡抚玉印,还有父皇的圣旨,请二哥带好,我已为二哥备好新的马匹,还望二哥速速前去,京城已经是是非之地了。”辰寅说道。
辰枫点点头,接过锦盒。然后下马,对着京郊大门抱拳道:“五弟,你出殡二哥没在,待到三四个月之后,二哥再到你陵上看你。”
说罢,骑上马和李林往回走去,他得先和南玉竹汇合,不然他也不放心。
看着辰枫和李林远去的背影,辰寅叹了口气,也领着众人往回去了。
却说撤马沿着官道往回赶,一天之后,便和南玉竹在河北南部汇合。
至此,辰枫的云南之行告一段落,三人在城里住了几日便星夜赶往山东。
路上李林把自辰枫走后京城里发生的事统统说了一遍,渐渐辰枫也明白了为什么辰寅要让自己离开京城了。
辰成和辰炳大力发展自己的党羽,杀手眼线安排的到处都是,当真是哪条街上有条耗子他俩都能知道。
却说山东都统这边早早的就接到朝廷来的旨意,说太子辰枫不日就要以巡抚之名,前来山东,整治旱情。
夜里,副都统府里,一个披着黑衣的人神神秘秘的深夜拜访。
“咚咚咚”
“来了,谁呀?”门内传来了家奴的声音。
那家奴打开门一看,是老熟人了。连忙把人迎进来,然后看了看四周无人之后,再轻轻的把门关上。
“啊?是您。”那黑衣人摘下面罩,副都统王自贞一看,惊道。
那人点点头:“王都统,您应该知道朝廷新派来的巡抚吧。”
王自贞给那黑衣人看了茶,然后点头道:“当然,当今太子爷,皇上还亲自加封的御亲王呀,只怕这次又是雷声大雨点小呀,就像上次那位一样,不仅帮不了咱们忙,还让咱们好吃好喝的伺候,唉。”
那黑衣人抿了口茶水:“这位可不一样,刚刚在云南打了胜仗,是朝廷功臣,皇上最器重的皇子呀。”
王自贞捋了捋胡子,苦笑着摇了摇头:“皇子?怕是个年少轻狂的,一股脑儿扎进来,想出都出不去呀。”
黑衣人点头称是:“对了,不仅如此,这个御亲王还有一层身份。”
王自贞看着黑衣人一脸神秘的样子有些好奇。
黑衣人也不再买关子,附在王自贞耳边一阵耳语。
“啊?”王自贞听罢,有些惊讶。
黑衣人面露苦色:“所以呀,这才是最难办的地方呀。”
一夜无话,翌日,辰枫和众人着便服来到济南府郊。
行在郊外,辰枫和众人骑马走在官道上,路两旁都是庄稼地。
放眼望去,整片庄稼地荒芜一片,被大块大块的黄笼罩着。
别说地里不长庄稼,大路两旁连草都不长一根。
辰枫看着在烈日的炙烤下的大地,心里面无限感慨。
一是天下之大,一个南方一个北方,天差地别,云南树林茂密,三天恨不得两天半都在下雨,而这边呢,一片荒凉,简直就像是不毛之地。
二是下面百姓生活之艰苦,自己这些皇族贵胄,每天都锦衣玉食,山珍海味的伺候着,其实,不管怎么样,受苦的终归是百姓呀!
这时辰枫倒想起唐朝大诗人张养浩的名句《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南玉竹走到辰枫身边看着一望无际的荒地说道:“真是不敢想象,果真是颗粒无收呀。”
这时李林在一旁说道:“唉,老百姓苦呀,南方稻米粮食买五钱一斗,你们知道这里买多少吗?”
辰枫和南玉竹对视一眼,二人皆是有些好奇:“这里虽说得了朝廷的救济粮,但价钱也应该在五十钱左右吧。”辰枫思量片刻,给了自己的答案。
李林却摆手笑了笑,手上伸了个“二”:“五十?实话给你们说了吧,足足他娘的二百钱一斗!”
“什么?”辰枫惊叹道,:“我如果记得不错,父皇早已下令,严禁官府提价,难道是地方官府抗旨行事?”
李林摇摇头:“非也非也!朝廷的救济粮一下来,就被疯抢一空,大部分都被商贩买走,囤积起来,官府卖三十钱一斗,他们就出八十钱买,然后囤积起来,二百钱一斗卖。”
辰枫和南玉竹简直就像在听天方夜谭。看着二人不解的样子,李林呈起能来,清了清嗓子说道:“按理来说官府也知道他们囤积粮食,可为什么又不管呢?嘿嘿,这就叫他娘的官商勾结!”
辰枫看着李林得意的样子,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招呼大家继续往前走,虽然没说什么话,但心里却暗下决心,要好好的收拾一番这些贪官!
欲知这位初来乍到的巡抚如何整治这庞大的腐败体系,且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