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六百九十章轮回 二

第六百九十章轮回 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http://..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的丧事到底是办了。
  
  办的和张嫣,周玉凤等人一样的风光。
  
  墓地的埋葬处,就是之前空出来的那一块空地。
  
  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整个大顺乃至于周围的其他国家,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上了崇祯辉煌的一生。
  
  和当年张嫣,高桂英她们去世的时候一样。
  
  只是相对而言,崇祯的去世,更加轰动的一点。
  
  而这一年则是崇祯六十一年(1689年)。
  
  一度压过了英国国会废除詹姆斯二世,第二沙皇彼得一世举行的大婚。
  
  当然,也就是在这一年,荷兰执政威廉与妻子玛丽成为英国的国王和女王,为了防止新国王复辟专-制制度和重奉天主-教为国教,更为了确立君主立宪,英国国会同时呈送了一部「限制王权和保障民权」的宪法。
  
  高岩在先下来之后,就想起了崇祯的住处。
  
  在住处中找到了崇祯留下来的东西。
  
  --《权利法案》。
  
  看上面的自己,已经是很多年前的字迹了,不过其中的内容几乎和大洋的另一边英国传来的,同样饿的名字的法案内容都差不多。
  
  同时,还发现了崇祯留给大明皇帝朱慈烺的一封信。
  
  信上只有一句话:这盛世如你所愿?
  
  只是一个疑问。
  
  却让高岩看得心头剧烈震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皇帝对权利的看中,总是会刻在骨子里。
  
  他也未曾能够避免的了,还打算是不是也废除以前的那种制度和律法,重新恢复到很早之前的制度。
  
  就像是现在大明正在运用的那一套: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
  
  虽然听起来还不错,可据大明传来的一些消息,可以看出现在的皇帝权利是很大,可整个大明的底子,已经没有几年前丰厚了。
  
  就是一些别的地方的封地,也有了渐渐脱离大明掌控的架势。
  
  是什么愿意导致的?
  
  一眼就能够看穿。
  
  大明朝廷总想着要好处,却又不想要付出,最后还堂而皇之的重新收起了农税。
  
  不知道引起了多大的风波。
  
  就是道院,现在也不过是一群外行在指导内行。
  
  儒生们懂什么?
  
  可人家却是道院的掌院。
  
  这就很是胡扯了。
  
  「父皇啊,你都已经死了,为何还要给我留下这样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高岩有点放不下手中的权利。
  
  可却又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顺,成了第二个大明。
  
  「算了,与其我一个人头痛,还不如让杨阔海也跟着头痛。」
  
  于是两封信,一封去了杨国。
  
  另一封就去了大明。
  
  杨国很近。
  
  所以杨阔海接到的信件时间也就很快。
  
  少了柳如是的存在,已经很成熟英武的杨阔海就更加的英武了。
  
  他已经很少接到大顺送来的信件了。
  
  往常都是每隔十天半个月,都会有一封电报发过来,给他嘘寒问暖。
  
  而他也渐渐的熟悉了那种关怀。
  
  可现在不同了。
  
  再也求不来那种关怀了,或许梦中可以。
  
  于是在接到高岩的书信,杨阔海还以为是他母亲给他送来的信件。
  
  可在看过之后。
  
  就忽然觉得很是无趣。
  
  「做皇帝很累的,要是能够用这种办法,让皇帝不用每天晚上担
  
  惊受怕的担心,有人夺了自己的皇位,我个人觉得,这种《权利法案》很是不错。
  
  余生我只想要过好每一天,尽量不留下遗憾······」
  
  杨阔海很快就回了一封信件。
  
  同时又开始召集了自己的臣子们,商量着怎么去完善《权利法案》。
  
  至于别人怎么想,杨阔海不想去深究,他自己只想要平稳,仅此而已。
  
  一直等着杨阔海消息的高岩,很快就拿到了杨阔海的回信。
  
  只是看了两眼,就喃喃自语道;「当真是有气魄,我不如也。」
  
  随后也开始了完善大顺的政体和律法,渐渐的向着《权利法案》靠近,一个能够让王朝千秋万代的办法。
  
  他没理由去拒绝。
  
  而就在这种时刻。
  
  他送给大明皇帝朱慈烺的信件,也跨越了千山万水,被送到了已经定都洛阳的皇宫之中。
  
  朱慈烺已经老了。
  
  身边的刘子宽,也因为贪赃枉法,死的不能再死。
  
  死刑这种刑罚,重新回到了大明,正是朱慈烺开的口子。
  
  一开始的朝堂上,还只是为数不多的儒生们,可现在放眼望去都是儒生。
  
  没有了其他学派的压制。
  
  朱慈烺渐渐的也感受到,他说的话不是很好使了。
  
  这些臣子们,动不动就是拉着他的衣袖,不让他做这个,不让他做那个,完全没有了曾经的百依百顺。
  
  而且很神奇的则是,这些人居然不怕死了。
  
  「皇上,有大顺皇帝的书信传来。」
  
  一名年轻的太监,扯着尖锐的嗓音,隔着御书房的们说道。
  
  太监现在也成了大明的另外一种特色。
  
  本来已经被废除了的刑罚,现在又拿了出来。
  
  不得不说,这样的一个轮回,来的很是莫名其妙。
  
  「哦,大顺的?是想要继续回到大明的怀抱,俯首称臣,作为一个诸侯王吗?」
  
  朱慈烺对这个很有兴趣。
  
  万国来朝啊。
  
  那是怎样的一种壮观,只要看看洛阳城矗立着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心中的一种自豪就悠然而生。
  
  他在许多时候,都在鄙视李隆基,居然把好好的武周,给玩的瞬间崩溃。
  
  只能说是会玩。
  
  却没有想过,他自己也一手把崇祯留下来的大明,玩的也是差不多快要烂掉了。
  
  人从来都是只看到别人的错误,去也看不到自己的错误。
  
  朱慈烺在打开盒子,看到里面的东西时。
  
  年老的身体,居然多了一点振奋。
  
  心中还想着,只要只要大顺真的归顺了大明的话,那么就可以借着这个时机,好好的威风一把,让周围的四海诸侯王,看看他大明依旧强大。
  
  更能够震慑北边的沙俄。
  
  现在建州的兵力是少了一点,每一次战斗都是捉襟见肘。
  
  就连募兵,都已经很困难了,实在难以想象,在很多年前,踊跃报名的场景。
  
  毕竟,文人一旦掌握了兵权。
  
  就没有他这个皇帝多大的事情了。
  
  有本事的武将们,只要不甘心,那就只能出走大明,毕竟外面的天地很广阔,大明不稀罕他们了。
  
  自然有别的诸侯王稀罕他们。
  
  就是现在的道院,也是如此。
  
  说真的,大明如今的道院,研究情况,还不如其他诸侯王封地上的道院研究进展。
  
  打开了盒子之后。
  
  看到的就是一连窜的消息。
  
  「张嫣张皇后去了,我的母后也去了,就连其她的妃子们,也都去了。「
  
  朱慈烺看得出神。
  
  眼泪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年纪越大,就越是喜欢回忆,现在连一个回忆的人,都快要找不到了。
  
  翻到了最后,他就看到了崇祯去世的消息。
  
  瞬间,整个人就愣住了。
  
  他没有想过自己的父皇会死,因为一个人能够永远年轻,那么就可以永远的活下去。
  
  现在有人告诉崇祯死了,在死去的刹那间,人就有青年,到了老年。
  
  没有嚎啕大哭,只有不可置信。
  
  那个在他心目中,神一样的男人,居然也会死。
  
  「你宁愿死在外面,也不愿意对我治理大明,有任何的一点打扰,只可惜,我已经中毒太深,已经离不开权利了。」
  
  朱慈烺怔怔不语,心中默默的说道。
  
  大明在他的治理下,已经超出了他父皇在的时候。
  
  这一点,都是朝中的大臣们,经过统计,整理出来的数据。
  
  他是相信的。
  
  因为满朝文武都相信。
  
  而不相信的,现在也已经走了,离开了朝堂,离开了大明。
  
  不知道过了多久,御书房的电灯,忽然闪烁了几下,熄灭了下来,接着很快就再次亮起。
  
  这是电池没电了,正在更换电池。
  
  在电灯再次亮如白昼之后,朱慈烺在借着灯光,打开了最后一本书。
  
  「《权利法案》?***?」
  
  朱慈烺很快就看了起来,许多东西,可崇祯曾经交给他的,也都差不多,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看了两眼过后。
  
  就被他面色难堪的丢弃到了一边。
  
  「死都死了,还想要来一个死后诸葛亮?简直是岂有此理。」
  
  或许是离开张嫣,周玉凤,乃至于崇祯的时间太久了。
  
  朱慈烺的脸上似乎看不出多么的悲伤。
  
  他只对自己的权利有兴趣。
  
  「来人,上一盆火。」
  
  朱慈烺高声叫了一声。
  
  随即就拿起了最后一张压在最底层的纸张,摊开来看,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这盛世如你所愿?
  
  这是一个问句。
  
  却是仿佛是一把尖刀插在了他的胸口上。
  
  目前的盛世,不过是他自己在欺骗自己而已。
  
  报纸上说的好了,朝堂上喊得漂亮了。
  
  就是他出门踏青,周围的人,也都是远远的高谈论阔,说着大明现在的各种好处。
  
  可他自己的心里明白。
  
  盛世?
  
  哪还有什么盛世。
  
  不过是一直都在吃老本罢了。
  
  前面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撕开他的伪装,可最后崇祯的这一个疑问,却是让他当场口吐鲜血。
  
  很快就有太监,把朱慈烺需要的火盆端了进来。
  
  只是在看到朱慈烺嘴角挂着的鲜血时,却是吓得差一点就跪倒在地,请求饶命。
  
  朱慈烺没有理会,颤颤巍巍的起身,把一本书和一张沾上了他鲜血的纸,送进了火盆。
  
  然后挥手,让太监退下。
  
  可就在朱慈烺脸上阴晴不定的时候,一个消息就从宫里传了出去。
  
  --皇上龙体欠安。
  
  于是一场,酝酿已久的皇子争夺帝位的暗流,再次湍流了起来。
  
  而这一次,不知道为何,整个朝中的大臣们,突然抛弃了朱慈烺,选择了一位名不经传的皇子。
  
  其他的皇子,和他这个皇帝,都被软禁在了洛阳的皇宫之中。
  
  因为,大明又要迁都了。
  
  这一次去的就是南京--金陵。
  
  为了权利的人,已经被权利所抛弃,干脆利落的就仿佛是打了一个喷嚏。
  
  于此同时。
  
  大明的水军,也因为这件事四分五裂,成为了各个诸侯王所拉拢的对象。
  
  大明再次回到了,崇祯登基前的最初。
  
  仿若轮回。
  
  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走出去。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