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我被蔡文姬救回家开始 / 第七十七章:下乡粪便和曲辕犁启发

第七十七章:下乡粪便和曲辕犁启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行人出了蔡府。
  府前,蔡谷雇了两辆带车厢的马车。
  韩茂跟大牛小六一辆,蔡琰则跟小舞小禾一辆。
  在前往大牛家颠簸路上,韩茂经过交流,他得知大牛原名叫郭牛,在家排行老大,人称:大牛。
  大牛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和三个弟弟,里里外外都需要钱。
  他弟弟们给雒阳城内一些大户放牛,放羊,割草,捡柴。
  而他呢?
  因为年岁长,找个门房的活计。
  家里需要农忙的时候,在跟雇主东家商议,回家帮衬几天。
  只要不是赶巧雇主家特别忙,大部分雇主都会同意。
  就这样,他们出来赚一些钱,贴补家用,小日子还能勉强过得去。
  他们家唯一的指望,就是这个妹妹,过半年,就成年及笄了。
  待其及笄后,按照他父母的意思,能不能送到皇宫中当宫女。
  本来家里是两个指望。
  还有一个比较难以启齿的指望,那就是一家子,实在过不下去了,父母亲就挑个长得好看的儿子,他的弟弟入宫为寺人,服侍皇帝。
  这不是,前不久宫变,所有宦官被清洗一空,朝廷也不要寺人了,父母才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
  不光是大牛家,有这样想法,小六也提到,他伯父家有个堂姐,长得端的好看,前些年成年就送到宫里当宫女。
  那些年,家里越来越发达了,可惜他们家跟伯父家关系不好,他要是有漂亮的妹妹,也想办法送宫里当宫女。
  万一被皇帝看上了,那可不要太舒服!
  小六提到,他有一个小伙伴,前些年,家里条件太难了,因为小伙伴长得好看,就被他父母送皇宫当寺人,家里得到极大改善。
  可惜,前不久宫变,被杀了,父母哭着喊着,领回尸体,他见到时,吓傻了,他很庆幸自己长得普通。
  这一刻,韩茂第一次了解到,雒阳周围的百姓们的想法,为了生活,是多么的朴素,淳朴。
  在这个时代,只要是良家子,年满13-20岁的条件,姿色过人,就能选入宫中当宫女。
  但是一般家庭轻易不会将女儿十三岁送宫里,因为年纪太小,怕女儿到宫里容易受欺负。
  毕竟,都是心头肉,他们往往都是在女儿大点成年及笄,或者迫不得已,才送宫里。
  当然,也很多家庭,女儿十三岁,就立马送宫里的,他们就靠女儿入宫来赚一笔钱。
  而提到寺人,令人韩茂不得不唏嘘,这是大汉穷苦百姓。
  在没有女儿,家庭负担重时,他们能想到的为数不多的活路。
  不是进宫当宫女,当寺人,那就只能是做佣工,做小厮,做女工,但这些也都是无奈之举。
  像大牛遇不到好的东家,想尽办法剥削,他们告官往往告不赢,也不敢告,只能自认倒霉。
  听了二人讲述,韩茂无奈叹息,像这种现象,多不胜数。
  自古如此,若非百姓迫不得已,往往是民不告,官不究,不了了之。
  他就是想帮,也无从帮起。
  就算他帮了大牛,人家碍于他父亲的面子,补了钱,后续一旦报复。
  他不在雒阳,就管不了,长鞭莫及,反而因为多管闲事,害了大牛一家。
  毕竟,他父亲现在也只是个秩千石的御史中丞,在这雒阳城中,两千石以上大员多如牛毛。
  念及于此,韩茂一阵痛心,他这一刻也更坚定了,破而后立的决心!
  整个大汉。
  世家、门阀、豪族等等,占据资源过度。
  各个阶层、阶级固化等等问题极其严重,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病入膏肓,不破不立的局面!
  就在这时,大牛一阵惊喜,打断了韩茂的思绪,就听一声:“大郎,俺们马上到了!”
  “好!”
  闻言,韩茂点了点头,他放眼看向车厢外,入目的农田,有些农夫,在地里赶牛架着直辕犁,耕田种植,有一些荒着,只是翻了翻地,而没种植的。
  经大牛介绍韩茂才知道,这个时代,没有化肥,他们家也不会利用粪便,一块地种植两三年,就会消耗地力。
  若硬在种植,不让土地缓缓,让地力恢复过来,很大可能就会将良田变成贫田。
  也因此,大多数农作物,虽然一年能收两季,但也只能一年种一季,来维持地力。
  当然,也有会用粪便的,但人家不会告诉他们使用方法,都是自家的独门诀窍。
  而他们也使用过粪便的,可不懂的方法,使用后,没有想象那么好。
  所以,导致粪便作为肥料,有在用,却不普遍。
  不像韩茂知道的后世在没有化肥前,农村家家户户用粪便作为肥料,增加地力。
  大牛他们这个乡,都因为没有良好的关于粪便的使用方式诀窍。
  只能用传统的方式,种一季歇一季,来保持地力。
  闻言,韩茂一怔,他默默的将这事记在心里。
  也许,这粪便做肥料,是他和父亲到了冀州,民生治理的,提高生产力关键物件。
  他看着耕田农夫们,使用的直辕犁,转头不便,他又想到一件种地神器——曲辕犁。
  韩茂忽然发现,他这番被蔡琰提醒好心救人,真有好报!
  这一趟来大牛家,完全不虚此行,虽然,没有如愿去北邙山登高祈福,但他收获了两大神奇!
  只要利用好了粪便和曲辕犁,这两件神器,未来冀州粮草,绝对会大丰收!
  当然,他也明白,待他到了冀州看到农夫们种地的情景。
  肯定,也还是能想到这些,但那就会晚上一季乃至两季。
  他现在就着手准备,到了冀州后,很有可能赶上一季种植!
  而一季、两季的体现,在粮仓深度方面,就会截然不同了!
  且在隐形的收获,如当地人心方面,众口相传的名声方面,都能造成不同的影响。
  小六和大牛不知道韩茂所想,见他若有所思不说话,也不敢打扰。
  一行人,坐在马车上,一路颠簸,在大牛指引下,很快来到了大牛家所在的乡里。
  大牛家,在城北郊外城郭,离北邙山不远处,这处名为泰安乡、北邙亭、大郭里,这个大郭里,皆以郭为姓最多。
  百户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随着目的地越来越近,陆续有一些大郭里的,闲来无事五六岁孩童们,嬉笑着,追逐在马车后面,有的认出了车上的大牛,热情的打着招呼。
  韩茂看着这些孩童天真无邪,他笑了笑。
  不多会,就来到大牛家。
  这是普通一户农家小院子,院子围满了一排排篱笆。
  篱笆里,开垦了一些地,种着一些菘菜(白菜)、芦菔(萝卜)等常见菜。
  大牛父母亲,是地道的老农。
  看样子他们应该是被一些孩童们,从地里呼唤回来的,见到韩茂等人到来,都不知道把手放在哪。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