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东汉末年的北宋皇帝 / 第2章 孤根自有擎天势

第2章 孤根自有擎天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不过,想法虽然已经萌生,但具体的策略还只有个大概的雏形。所以他现在能做的,仍然只有时时刻刻以赵祯本真自居,彻底忘掉之前的身份与生活,以免身份暴露惹来杀身之祸。
  然而有些时候,倘若上天想要故意降下灾祸,却是不会考虑你有什么失误和纰漏的。
  原本,台上那位说书先生,正把刮骨疗毒的事情讲得起劲儿,奈何下面却突然有人聒噪起来,惹得周围看客都纷纷侧目。
  那位舒枢先生也不得不停了下来,过去查看究竟是什么事情闹出这么大动静。
  而坐在远处的赵祯,原本和这件事情是没有关系的,但既然已经没书可听了,那他的注意力自然也就分散开去,再加上本着中国百姓的优良传统,他也往热闹发生的地方瞥了一眼。
  结果他迅速的注意到了一件怪事。
  一群家丁奴仆般打扮的人物,此时正簇拥着几个穿着华丽的人物,与那几个码头上扛活的苦力争吵厮打在一起。
  或许是刚才听书听的太过认真了,赵祯根本就没听到他们是因何而打起来的。因此他有些疑惑地挠了挠头,而这一幕在落到那十几个劲装汉子眼里之后,迅速就有人游离而出,悄悄的凑过去,打听了些情况回来。
  “小主人。”领头的汉子在听了手下的汇报之后,立刻低下头去向赵祯禀报起来。
  至于小主人这个称呼,则是他们出门在外时采用的统一口径,为的也是避免暴露身份,避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赵祯是国之储君,某些觊觎大统的人,还是很有可能会选择在宫外进行暗杀的。
  这些赵祯当然都知道。
  甚至他还能够清楚的明确分析,这是他那套保密工作之外的保密措施。
  有了这层伪装之外的违章,他的身份也从穿越者和太子爷,变成了普通百姓家的一个富贵子弟。
  然而他终究是没有见识过真正的富贵子弟和豪门巨户的。
  而刚才那群闹出动静的人,根据手下人打听来的最新消息,好像就是一群来自于嘉州的当地豪强。
  嘉州这个地方,说实在的,赵祯还真就没有听说过。重新问了一遍手下他才知道,原来这是蜀中的一座军州。
  军州是五代及之前时期盛行的一种通用称呼,那个时候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时局混乱,诸侯之间动辄武力相向。因此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就被进一步的强调出了军事特色,所以称之为军州。
  宋朝的君臣百姓,动不动就会彪炳自家太祖赵匡胤,是如何凭借一条盘龙棍和太祖长拳,打下这两宋江山四百座军州的。
  那气势,那场面,仿佛直追秦皇汉武一般,但其实,就算赵祯也很清楚,中国所有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当中,赵匡胤的功绩,尤其所辖版图之大小,应该是最拿不出手的。
  须知,嘉州南边几百里开外的地方,就已经是大理国境内了。
  而在盛唐之时,当时的南诏一度也是被纳入版图之中的。
  而现在可好,连蜀中这样本该繁华附暑的天府之国,都已经是类似于边境的存在了。
  而且蜀中地区前些年还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虽然李顺、王小波最终没能形成什么气候,但却毫不意外的加剧了大宋朝廷对于蜀中地区的猜疑。
  为了提防当地再次出现什么幺蛾子,宋朝廷甚至已经被动的养成了某些习惯,那就是制定某些政策的时候,不得不充分考虑蜀中的情况,由此甚至间接造成了许多能够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变化。
  比如面前的这个富贵之家的男主人,就勉强算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
  这家伙叫王蒙正②,嘉州的著名土豪劣绅,他祖上几代人都颇有才名,因此数十年前在当地就很有影响。其父亲更是个颇具人生智慧的人物。
  但他却似乎是从别人家抱养来的一样,并没有在这方面继承太多,反而在经商和拓展权力这方面颇有心机和野望。
  权力,在古代这种制度残缺的封建时代里,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利益。
  王蒙正似乎非常清楚,像他这样的豪族,哪怕是贩卖茶盐铁器这等暴利商品,哪怕是把买卖做到辽国契丹,也抵不过汴京城里的权贵们一句抄家灭族的话语。
  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这帮人冲着的就是他们这群富贵之家。
  所以这家伙采取的策略和大部分穿越者们是一样的,那就是必须有个官职傍身,才能够让家里继续安心发展。
  所以近些年来他一直都在汴京城里活动。甚至连带他的子女也都是如此。
  几个儿子当中,出挑的其实也没几个,反而惹事的倒是不少。但他有几个女儿,长得却是倾国倾城。
  其中有一个,更是借助同为蜀中人士的刘皇后,成功的和当朝的太子爷,即将登基的新皇帝赵祯搭上了关系。
  听说两个人在皇宫里玩的很不错,说不定以后一个皇后的位置就少不了了,想来刘皇后也应该颇为希望蜀中美女能够蝉联皇后之位。
  你也正是有着这样的想法,王蒙正最近在汴京城里更加飞扬跋扈。适才,他这个晚到的客人竟然想让那几个码头苦力让出座位来,此事自然遭到了对方的断然拒绝,毕竟他们这群苦哈哈,可不认识未来的国丈爷!
  结果王蒙正就勃然大怒了。
  于是双方就激烈的争吵起来,随后还动了手。
  王蒙正这边人多势众,除了家仆奴役之外,几个儿子也都参与了推搡和斗殴。
  倒是剩下的女眷,反而有些提心吊胆起来。
  其中,就有王蒙正最近的信心来源,据说在皇宫里和太子玩的很好的,他的女儿王蔓藤③。
  王蔓藤生的腰细腿长,肤白胸大,五官又很端正,脾气也很讨人喜欢,即便是在经常有达官显贵的女眷,入禁拜谒的皇宫之中,她也是那朵人见人爱的的迷人花朵。
  但是现在,她却紧张的小鹿乱撞,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人打架,也知道王蒙正这个当爹的素来跋扈嚣张,甚至还特别讲究在外头的场面,因此也是从来不肯在人前服软的。
  所以他也很清楚,事情再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必然会无限的扩大开来。
  但这里毕竟不是嘉州,而是卧虎藏龙的汴京城,虽说对方看上去只是一群苦力,但保不齐身后就有什么奢遮人物。
  所以这个十来岁的女娃,还是很有家族担当的考虑起了退路。
  可是她一个女孩家的,哪里能有什么退路可言?
  思来想去,转来转去,环顾四周,除了几根断掉的凳子腿,可以让她用来敲烂对方的脑袋之外,她竟然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而就在这时,双方的冲突骤然加剧。起因很简单,王蒙正的另外一个女儿,被对方用凳子直接打倒在地,这个孩子的姿色也是很出众的,时常也会被王蒙正用大量钱财换取入宫半夜的机会,甚至听说,连病榻上的皇帝都很看好她将来在皇宫中的发展。
  可这样挨了一凳子之后,且不论是不是破了相,光是参与街头厮斗。这一件事传出去,也足够坏了他的私德。到了之后他还怎么在皇宫里维持自己的体面。
  因此看到这一幕的王蒙正,立刻气得大喊一句:“尔等好生放肆,我家女儿以后可是要做圣人的。”
  宋朝不比唐朝,圣人的称呼不是用来形容皇帝的,而是用来指代皇后的。
  可是想做皇后哪里有那么容易,就连街头上的苦力们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对方当即就反唇相讥起来。
  “就你们这群蜀中害虫,也想入宫做皇后。哼,真是癞蛤蟆想吃……”
  说到这里,有几个苦力当中的同伴,死命的拽了拽这位发言人的衣袖,这时他才明白过来自己犯了一个巨大错误,程如之前所叙述的那样,如今在位的刘皇后,正是来自于蜀中地区的。
  因此他这句话,实际上是把刘皇后及其亲倦全都给骂进去了。
  这下子可如同捅了马蜂窝,甚至连同为苦力的一些战友,此时也准备翻出战壕溜之大吉了。
  然而王蒙正怎么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呢?他立刻大吼一声:“你敢诽谤当今圣人,我跟你拼了!”
  话音未落他就冲了上去,他的儿子和家婆也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一股脑的冲了上去,似乎是准备誓死捍卫蜀中人民的名誉。
  然而,汴京城自有汴京城的气象在。
  莫说是这样八竿子打不着,连含沙射影都谈不上的,所谓诽谤,就算是真的骂了皇帝,口水飞到皇帝脸上,那恐怕也是怪罪不得的。更何况是一个皇后了。
  所以这帮苦力们只吓走了几个胆小的,剩下的,却立刻变得更加疯狂起来。
  “污蔑!你这是污蔑!咱分明没有那个意思。”
  说着双方的械斗变得更加凶猛起来。
  其中一人在高高跃起之后,将一张板凳狠狠的抽在了王蒙正大儿子王齐雄的背上。
  王齐雄惨叫一声,当场就趴在地上站不起身了。
  而那张抽在他身上的凳子,此时也已经断裂成数截,向四周散落而去。
  由于刚才那一下力道甚大,这张凳子不但碎裂的惨不忍睹,而且磕飞的也非常远。其中有那么两三节,好死不死的向赵祯飞的过去。
  劲装汉子们不敢大意,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干脆抽出刀来,将其中两个格挡下去,然而他活动的身影却干扰了其他同伴的射线,导致轨迹比较偏向的那一个,成功的越过了他的脑袋,直接戳到了赵祯的鼻翼附近。
  这木头的材质虽然说得过去,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断折之后,缺口显得非常锋利,因此轻轻松松的划破了一个13岁少年柔弱的表皮。
  结果当先那名禁装汉子转过身来的时候,依然发现赵祯在哎呦一声惨叫之后,捂着脸上的鲜血直接跳了起来。
  汉子们大惊失色,慌忙上前查看状况,有几个则干脆恼羞成怒,向着对面还在打斗的两伙人冲了过去。
  可以想见的是,一顿鸡飞狗跳的收拾之后,两伙人必然会迅速的消停下来。
  按说这种碾压式的胜利,一般只会被人当做是枯燥乏味的环节,不会出现什么鲜活的细节值得描写。
  然而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条不太和谐的事情却突然发生了。
  王蔓藤这个年纪,正处于心思最为灵巧的时候。所以当他听到那一声唉哟惨叫之后,立刻就分辨出了是谁倒了大霉。
  她慌忙捂住口鼻,生怕在外面犯了戳破桂林身份的忌讳。
  但她很快注意到,那位贵人身边的十几个类似班直④侍卫的人物,此时已经凶神恶煞一般的冲了过来,分明就是要把行事造次的这两伙人全都暴打一顿。
  女孩的心思,往往比男孩成熟的早些,所以这段时间经常出入皇宫的王蔓藤,也已经摸熟了这群穿贵人物们的形式风格。
  因此她也清楚,今天他们一家是在劫难逃。
  除非……除非他能做出什么补救的措施来。
  倏然间,她猛的睁开眼睛,刚才他一直思而不得的某个答案,此时不就摆在了自己面前吗?
  因此她一边大喊着:“爹爹,快打翻这些贼子,保护好我家郎君。我家郎君可是富贵之人,可不能让这些贼子伤着了。”
  王蒙正一听,不禁博然作色,你还是个未出阁的闺女,哪来的什么郎君?但他一听富贵之人这几个字立刻意识到了什么,恰恰在这个时候几个劲装汉子们也围了上来,而他的那个闺女却从对方的人缝当中钻了过去,慌里慌张地跑向了一个好像已经受了伤的男孩子。
  这下子王蒙正还能听不出来闺女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意思吗?
  于是他立刻又大喊了一句:“大胆贼子,先是辱骂当今圣人,而后又意图某害当朝太子,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看我王某人如何收拾你们?”
  他正这样说着,却有意名金装汉子,突然绕到他身后,一板凳将他敲翻在地,然后大骂一声道:“太子这两个字,也是你可以说出口的吗?”
  然而他的呵斥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双方还是打得不可开交,因此他们这群劲装汉子,最终还是不得不亲自动手将对方给收拾了一顿。
  而在那个时候,王蔓藤早就已经跑到了赵祯身边,不但给他擦拭了脸上的血迹,还掏出小手帕来试图止血。
  然而面部的创口哪里是这么容易好清理的?
  况且当朝太子,尤其是一个年岁不大的太子出来游玩,怎么会不再身旁添置一名太医呢?
  毕竟磕磕碰碰对于小孩子们来说是常事,而且小孩子们普遍肠胃不好,尤其是在营养不够均衡的古代,即便是在皇家,孩童夭的折率也是很高的。所以哪怕是吃喝玩乐,带一名太医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王蔓藤很快就注意到,她的忠心应该是表错地方了。因为就在她的对面,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正从自己的随身药箱当中取出一个瓷瓶子来,从里面清照出一些膏药,并且附在赵祯的脸上之后,对方很嫌弃的将王蔓藤的资金丢在了不远处的地上。
  王蔓藤有些伤心,不仅仅是突击失败,也不仅仅是整个家族都有可能因此事而悲伤大祸,单单是对方无视了一个年轻女孩的善意——至少是形式主义上的善意——就足够让她伤心了。
  于是这个女娃娃就当着太子的面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赵祯这个老大叔出品的伪劣太子,哪里能够抵挡得住这种超品萝莉的诱惑。因此他只是草草的感谢了那位姓王的太医,然后转过身去一边捂着自己的伤口,一边安慰起了那个女孩。
  这时,劲装汉子们的行动已经结束,两伙人全都哀嚎着躺倒在地,其中甚至还包括王家的一些女眷。
  而开封府也在接到附近居民的举报之后,派了一队巡检过来。不过他们来的晚了一些,没看到双方思路,只看到那会儿劲装汉子在那里收拾人。
  因此他们下意识的想要把这伙人控制起来,但对方为首之人很快掏出了班直侍卫的玉牌。
  “我是金枪班的班头,我姓白⑤。让你家都头来跟我说话。”
  宋代的都头一般是指衙役捕快的首领,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都是一个县里一个,但在汴京城这么大的都市里,配属一个都头当然是不够用的,何况这座城市名义上是归两个县管的,而且城里的治安也不归知县负责,而是直接归知府。
  宋代其实还没有把这类称呼习惯性地称之为知府。现在这个官职的全称叫做权知开封府。民间习惯称之为大府。
  既然是府尹大人亲自坐镇,那手下自然不止有一个都头,毕竟人家官职地位在哪里摆着?
  不过汴京程不管有多少个都头,这些成天在城里晃荡的军汉们,尤其是禁军和班直侍卫当中的军官,对他们大多都是认识的。
  就见那个开封府的捕快叫来自家都头之后,班直侍卫们一眼就把他认了出来。而对方也非常热闹的上前打招呼,口称:“白家哥哥,你找我有事?”
  一见对方是这个态度,班直侍卫们大都笑了起来。这位姓白的金枪班班头,更是干脆让手下们护着赵祯先走,只他一个人留下来处理剩余的事务。
  然而这个时候的赵祯,已经在王蔓藤软磨硬泡之下改变了态度,他让另一个侍卫悄悄走过去和白班头说了几句话,算是转达了他的意思。
  白班头忍不住向这边特姆,当他见到那个13岁的女娃儿跪在赵祯对面哭哭啼啼的时候,便已经猜到了大概。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何况还是个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太子殿下,所以他当下也知道该怎么办了。
  只是今天发生的这件事情,恐怕是瞒不过皇帝的。即便那位官家如今还躺在病床上,但赵祯脸上的伤是怎么也瞒不过去的,所以他们这一群人是免不了挂落的,说不得还要挨些处罚。
  只是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是现在更应该把整件事情的收尾收拾好,以便寻求挽回的机会。
  所以太子殿下的吩咐他是更应该做好的,因为他是未来的储君,或许因为年龄的问题无法直接秉政,但处置几个如同家奴一般的班直侍卫,他肯定还是有权利的。
  然而有些可惜的是,赵祯在这个时候还没有领会到对方的心意。因为他的心思里面正转悠着另外一件事情呢。
  注1:本章标题出自《续传灯录·慧和禅师》,一说是《五灯会元》,疑是所隶文集不同。另:因标题不便于打尾注,主要是显示效果不理想,因此特附于文末。
  注2:王蒙正:此名出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另:只对非著名人物提供考据来源,著名与否参考至高中课本级别,毕竟大学专业间内容差异大。笔者学建筑的,肯定写李诫不用加注,但汉语言的或许就要翻书,学生物的都不一定有书可翻。
  注3:王蔓藤:此名未经细考,然某自称先知一样的顾问对此言之凿凿,权且用之!
  注4:班直:宋代禁中殿前执勤的禁卫军,并非禁军,但多数出自禁军。另:宋代禁军主要负责内外军事任务,以及皇宫的外围安全,并不负责禁中核心部分。
  注5:白班头:此姓氏此称呼,皆未经细考,然……皆言之凿凿,故皆权且用之!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