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宋天书 / 第二十三章 将进酒惊压四座

第二十三章 将进酒惊压四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欣阳诗会的气氛在一开始便因为三大才子的佳作涌现而达到了高潮,人们争相传诵、抄写、议论。
  甚至还有人抄写完之后派人送到三淮诗会,以此比个高下。
  但更多的人都是围在那三位才子的身边,争相赞颂。
  “是非兄随手一写便得此佳作,当真是才华横溢。”
  “哪里哪里,在我看来不过是一拙作罢了,只是受元驹兄邀请,不得不拿出来献一次丑。”
  那曹元驹环顾众人,却是摇头一笑,“是非兄总是这般谦虚,你们说该如何罚他?”
  便也有人跟着起哄,“喝酒,罚他多喝几杯酒。”
  ……
  “希真兄的这首词当真是豁达。”
  “自歌自舞,无拘无束,妙哉。”
  那宋敦儒听后却是哈哈大笑,自顾自地拿起一壶酒,提壶便饮,“与君同乐,同去大自由。”
  便有人摇头轻笑,“希真兄仍是这般放浪,人也是妙哉。”
  ……
  那陈少阳对众人的夸赞只是点头轻笑,随后竟自己坐到一边,独自饮着美酒,看着舞台上的姑娘们表演。
  夏玲珑见状便缓缓走了过去,对他盈盈一笑,“陈公子,玲珑十分喜欢陈公子的那词,不知来此相谈是否打扰了公子独饮的雅兴。”
  陈少阳笑着摇摇头,“有玲珑姑娘这般佳人相伴,自然是求之不得,怎会有打扰之说呢。”
  夏玲珑便提着裙子缓缓坐下,笑着眯起一双媚眼,“那‘暮雨乍收寒浅,朝云又起春浓’既真实又不失清丽,有种‘天然’之感,玲珑很是喜欢此句。”
  陈少阳看了一眼夏玲珑的脸随后转头看向舞台,嘴角轻展,“偶得罢了,‘天然’自是不敢当。”
  “依玲珑来看,此句无愧‘天然’二字,玲珑虽然没有什么诗才,但也能看出这首词的好,想必其他的才子们更是看得出的。”
  陈少阳却一声轻笑,微微摇着头。
  “陈公子如此才情,倒是要多参加几次诗会,到时候必定有更多的姑娘们对陈公子倾心,希望为她们写词一首。”
  陈少阳此时也是笑了笑,看向夏玲珑,“借玲珑姑娘吉言,倘若真如此,那第一首词自然是要送给玲珑姑娘。”
  不过心里却毫无波澜,因为他认为诗词之道,是消遣、取乐之道,不是壮国家社稷的大道。
  那玲珑姑娘听后却手掩朱唇轻笑,“那便如此说定了。”
  忽然,曹元驹周围的人群中爆发出了阵阵笑声,他们两个便转过头去看向那边,猜想着发生了什么。
  被嘲笑的却是那张茂,此时他的圆脸红的滚烫,只是低着头,似是无脸见人。
  要清楚发生了什么还得从几分钟前说起。
  当时张茂看那边三位才子都写出了佳作,便也邀请陈瑜过去一睹究竟。陈瑜本来就有些好奇,自是欣然同意。
  两人便在人群后一同欣赏着那三首词,与众人一同赞叹。
  但那曹元驹却无意中瞥到了张茂,便过去打着招呼,“张兄,今日来诗会莫不是又为锁儿姑娘而来。”虽然也注意到了陈瑜,不过却并未在意。
  张茂笑着回应,“是来看锁儿姑娘表演的,也来感受一下诗会的热闹,欣赏一番几位大才子的风采。”
  曹元驹仍是一笑,“那便极好。但此次诗会张兄何不为锁儿姑娘作诗作词一首,以表心意。”
  张茂却皱了皱眉头,“可我哪会作什么诗词?”
  曹元驹说完后,便又有不少的人转过身来看向张茂,那锁儿姑娘也是如此。
  张茂与那锁儿姑娘相视一眼,各自颔首示意。
  更多的人便随之应和,“在诗会上为锁儿姑娘作诗,岂不美哉?”
  也有些人笑着,“张兄为锁儿姑娘作诗必也会成为此次诗会的佳话。”
  “是啊,是啊,为锁儿姑娘作诗,多少人求之不得呢。”
  那锁儿姑娘便也望着张茂,眼中隐隐有些期盼之意。
  陈瑜皱了皱眉头,已经听出了这些人的不怀好意,怕是只等张茂出丑了。
  但现在张茂也是骑虎难下,不作会让锁儿姑娘失望,作了怕是只会让众人贻笑一番。
  正在陈瑜想着如何为张茂解围的时候,张茂却咬了咬牙,走到了一张空桌前,“那我就试试吧。”
  陈瑜便也不再去想,只是希望张茂真的能有几分才气,作出首诗了,不然就只能被众人取笑了。
  随后望了望那曹元驹,摇了摇头,这曹家与张家怕是有些利益纠纷、明争暗斗。
  却也不再多想,随众人一同去往那桌子旁看张茂作诗。
  张茂研墨、蘸墨,却是停笔不动,似是在犹豫。
  未过多久,便写下了题目:赠锁儿诗。
  却是想了好久才想好下文,缓缓写下一句句。
  写完之后舒了口气,有些期盼地望着那锁儿姑娘。
  之后便有人拿起纸大声读了出来,“昔日见佳人,柔似秦淮水。轻风吹羽扇,萧音引天雨。”
  不料念完之后就有人大笑着,“先不说这诗押不押韵,只是这四句诗也太直白了吧。”
  “就是,这种诗怕是在场的任何人都可以写出一沓,不对,如果这算是诗的话。”
  “就这种诗还想送给锁儿姑娘,丢人呐。”
  ……
  这便是众人一阵哄笑的原因。
  不过那锁儿姑娘却是从人群之后走到前面,对着张茂轻轻一笑,嗓音很甜美,“锁儿倒是觉得赠诗本就是心意,倒无关诗本身的好坏,锁儿便接受了,还要谢过张公子的好意。”
  但却又有人说,“锁儿姑娘可不要觉得我们这是在欺负人,诗会诗会,自有好的诗、坏的诗,好诗好词要夸赞,至于这坏诗自然要拿出来挑挑毛病,大家也会以此增长几分功力嘛。”
  便又是一阵轻笑和附和,“对对。”
  锁儿姑娘还想要说些什么,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只是摇了摇头。
  张茂却是抬头对着锁儿尴尬地一笑,便又低下头去,想要转身离开。
  但那陈瑜却一把拉住了他,张茂便朝陈瑜低头一笑,“陈兄,今夜连累你了,十分抱歉,咱们这就走吧。”
  陈瑜却是笑了笑,“走?不需要走。”
  张茂抬起头来,有些疑惑,“为何?”
  心里却是想,难道还想要在这被人笑话吗?
  陈瑜大声喊道,“因为……我也要作诗。”
  由于声音十分大,众人便又转头打量起陈瑜来,见是与张茂一起来的同伴,便又有了几分戏谑嘲笑之意。
  “那不是的张茂的同伴吗?他也会作诗?”
  便也有人回应,“自然会,作的当然也是那种诗。”
  便又引起一阵笑声。
  陈瑜却不管那些嘲笑的话语,走到一桌前拿起一壶酒,直接灌在嘴里,大喊一声,“解渴!快哉!”
  喝完之后却不停下,又一边走着,一边拿起一壶壶的酒,一口口地灌下,脚步便渐渐摇晃了起来。
  嘴里却仍是大喊,“快哉,快哉,快哉……”
  张茂见状便赶紧跑过去扶着陈瑜,“陈兄,倒不必如此,我面子丢了也就丢了,你可不能再被人看低。”
  陈瑜便扭头看着他,似是有了些醉意,眼睛正微闭着,却仍仰头喝完这一壶酒,随意地把它扔在地上,却又一下跳起,竟坐在了那桌子上。
  “看低?”他缓缓摇头扫视了一番众人,嘴角也露出些戏谑之意,“何人配?”
  不少的人微微皱眉,不懂这未及冠的少年要做些什么。
  也有人冷笑,“怕是只会如此哗众取宠了。”
  此时参与这诗会的人都纷纷看着这“疯”了的少年,既有曹元驹又有那曹与义、宋希真两位才子,也包括坐在一边的那陈东和夏玲珑。
  陈瑜突然睁大双眼,朝身边的张茂大喊,“拿纸拿笔来,我念,你写。”
  张茂仍是有些犹豫,但那陈瑜却又大喊,“快去。”
  他便只好跑过去拿了纸,铺在临近的空桌上,随后研墨蘸笔。
  陈瑜又拿起了桌上的一壶酒,却是缓缓说出了三个字,“将进酒。”
  有几个人走了过来,等待看下文的落笔。
  但更多的人却是摇着头,仍是在等他闹出笑话。
  陈瑜不再仰头灌酒,而是将酒倒进了杯中,此时他轻抿一口,淡淡地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张茂有些惊讶,却仍是认真地写下一个个字。
  仅这一句所书写的磅礴气势便打消了不少人嘲笑的心态,纷纷侧耳倾听,也有不少的人不由自主地向这边移了移,似是想要听得更清楚些。
  陈瑜一口饮尽杯中酒,缓缓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他又倒了一杯酒,却是将杯中酒洒向空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他望了望无酒的空杯,眯眼笑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众人皆不再有任何动作,谈笑的、喝酒的、闲聊的全部停下,极为认真地望向这边。甚至连那表演的环彩阁姑娘们也都停下,全场再无任何声音,十分安静。
  陈瑜倒毫不在乎这诗会气氛的转变,又开始倒入一杯杯的酒,也是一口口地喝着,“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念到这里,他却停下不语,摇了摇似乎空了的酒壶,也是一下摔在地上。
  他又跳下桌子,迈着摇晃的步子,似是去寻找新的酒壶,“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终于,他找到了,便拿起酒壶旋转着朝众人一举。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他拿起一只筷子,一下下地敲击着酒瓶,声音清脆。
  他一边敲着,一边随节奏喊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他又突然停下,再次仰头饮酒,也不管那酒水随意地淌在脸上。
  张茂便也停下,却是被这诗句震撼到提笔轻抖,他现在才知道,他认识的这位陈兄,一定是位大才之人,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陈瑜喝完一抹脸,肆意大笑着,狂笑着。
  随后吼出了那最后一句。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念完此句,他便一下晃倒在了椅子上,闭眼不语。
  整个环彩阁一片寂静,而外面却仍是热闹非凡,这对比自是鲜明。
  每个人都张口不语,似是被惊呆了。
  虽未记住多少诗句,但那随口而来的一句句豪迈之语已经将众人震撼到无以复加,都紧盯着那像是精疲力尽的少年,心中各怀心思。
  (最近是想要追求速度,所以有的章节的质量可能会差些,水些,但这章还算不错,主角终于装了一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