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宋天书 / 第二十一章 活给自己看的人

第二十一章 活给自己看的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便也是阴历的五月五日,常有一句谚语:五月五,过端午。而今日便是那端午佳节。
  此时夜幕降临,城外漆黑一片,仅有几家残落的灯火伶仃地摇曳。可江宁城内却仍像白天一样热闹,似是每个人都处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大儒、官人、文士、才子也各聚一堂,或相互谈笑消遣时间,或诗会之上大展才华,或欣赏美酒和佳人,注定又会是一场场热闹非凡的聚会。
  当然,热闹也不仅仅于此,大街上,坊市间的商贩仍在营业,夜市灯火通明,来这买吃食、闲逛的人们也是络绎不绝,更是为这节日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
  最热闹的也有城南的那一片高楼处,不少青衫打扮的文人才子三三两两相聚一起,在爽朗的谈笑声中走入那琴瑟之声响彻不绝的青楼场所,像是在谈论着某位佳人的胜人之处。
  在秦淮河的西南岸,有一占地颇广且灯壁辉煌的高楼,上书:环彩阁。
  同样有许多文人样貌或者一身富贵打扮的男子相伴来此,不过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所有人进入这环彩阁时,都要递交一份请柬。
  请柬是一折合的长方形,打开后内写有:欣阳诗会。地点写的便是环彩阁。
  看来,这欣阳诗会便是在这环彩阁举办了。
  此时,一未及冠,身穿一身青色长衫的少年便故作气定神闲地独自走在这热闹非凡的环彩阁中。
  此时似是诗会还未开始,大厅特意放置的座椅大多数仍是空的,许多人相伴着闲聊,随意地在这环彩阁内闲逛。
  “听说今晚玲珑姑娘、瑾儿姑娘和锁儿姑娘在诗会开始时会一起献舞?”一男子朝身边的同伴问着。
  “哦?玲珑姑娘、瑾儿姑娘和锁儿姑娘这三个红牌会一起出来?这可是少见呀。”他同伴明显也是有些疑惑。
  “何止少见,上一年不就只有中元节时才会如此。”
  “平常想见一次至少需要几十两银子,何其难也。那今晚我等又有眼福了。”说完两人便相视一笑。
  而那穿青衫的少年便跟在这两个文人的后面,竖起耳朵聆听着这两人的对话。
  转过一角,便又听那二人说着。
  “我猜测,这次贾家公子如此重视这场诗会,似是邀请到了江宁的好几位才子吧。”
  “嗯,对这我也是有所耳闻,确定的便有曹与义、宋敦儒。”
  “曹与义可是江宁数一数二的才子,那宋敦儒虽是一狂生,但才华亦是非凡,没想到这次贾家把这二人都请了来。”
  “怕还不止这些,要知道平常与贾公子交好的文人才子更是不少。”
  另一人却摇了摇头,“此次诗会有此二人足矣,其他的才子除非妙手生花得一佳作,不然自是会被远远比下去。”
  “不过即使那样,能读到两位大才子的佳作也是极好的。”
  听到这,那青衫少年似是听到了足够的信息,便不再跟随那二人,独自顺着楼梯向楼上走去。
  那少年便是换了一身儒生袍的陈瑜,那衣衫很是合身,陈瑜穿上倒也有几分儒生的样子。
  此时他束发插簪,手中拿着一把新的折扇。
  随手一摇,那扇子便展开,轻轻挥过,便有阵阵和风吹起他鬓角的发丝。
  那眼睛不知是不是被灯火照射,炯炯有神,哪还有丝毫马夫的样子。
  他缓缓地走上了三楼,不时地向下瞥着,若有所思。
  这环彩阁的结构似一个回行,中间空着的便是一大厅。
  而走廊以及一个个的小包间便分布在这回字形的外围,足有三层高。
  陈瑜走了一会儿便在三楼走廊上挑了一空桌坐了下来。
  这楼内的每一个空桌上都摆满了瓜果、糕点、茶水等,似是供参加诗会的人随意吃喝。
  刚才听那两人所说,这欣阳诗会是贾家公子举办,那贾家想必便是这江宁的第一富商了,不然也没这钱力办这种聚会。
  陈瑜闲逛时也听到了许多人的闲聊之语,江宁似是每次节日之时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诗会无数,但最大型、参与人数最多的诗会的却只有两个,一个便是今日的欣阳诗会,是由江宁城第一富商贾家的公子举办。
  这位贾家公子叫做贾盈,从小便爱读书,热爱诗词,才情却是不高,但其为人醇和谦良,喜欢与一众文人才子为伍,颇有些礼让贤才的意味,自然也就有越来越多的才子成为了他的朋友,这诗会便也越办越大。
  另一个诗会叫做三淮诗会,是由知府大人所办,已经说不清是从何时、是由哪位知府大人所创,之后便将这传统保存了下来。
  参加这次诗会的多是一些年长的才子或者大儒,更多的自然是官场上的那些官员们。
  这几年由于欣阳诗会的兴起,两大诗会便隐隐有了些相较高下的意味,每次从这两大诗会流传出来的诗词都会被人比较一番,来为这两大诗会定个胜负。
  陈瑜想到这里也就大致理清了这江宁诗会的状况,便把头扭了回来,看着这桌上的吃食一声轻笑。
  “据说这欣阳诗会的请柬三两银子一份,倒比我一年的工钱还多了。”
  说完他轻轻捻起一块糕点,随手塞进嘴里,“那我可得痛快吃一次,不然就白费了我这奇书的妙用。”
  “这梨花糕酥、糯、绵、甜,好吃。”
  说完便抓起一块又一块胡塞着,似是噎着了,便又倒了一大碗茶水,一口咽下,之后却打控制不住了一个响嗝。
  陈瑜便觉得有些尴尬,抬起头四处望了望,此时三楼人不多,仅有零散的几人而已,而且大都距离自己比较远,便也放下心来。
  不过无意中朝左前方一瞥,便挪不开了视线。
  只见离自己不远处的一张空桌,有一身躯肥壮,脸尤其大的男子,但似乎年纪却不是很大的样子,又肥又白,却仍有几分稚气。
  而就在陈瑜打量他的同时,那肥脸男子也向陈瑜望了过来,两人眼神便交汇在了一起,摩擦出了浓浓的……什么也没有。
  陈瑜便只好朝那人笑了笑,随即点头示意。
  但那男子却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竟起身朝陈瑜走来。
  陈瑜随即皱了皱眉又消散不见,似是不知道那肥脸男子要做些什么。
  那肥脸男子长得十分高大,但因为体型肥硕显得有些圆,只见他抬着笨重的步伐朝陈瑜这边走着。
  “这位公子可是一人?”那肥脸男子倒也不怕生,一边说着一边坐下,但似乎是因为太重,那板凳在和他屁股交汇的一瞬间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似是下一秒便会因承受不住而崩溃。
  陈瑜却云淡风轻地笑了笑,“确实是一个人。”
  不过却觉得这男子的声音有些熟悉,像是在哪听到过。”
  “在下张茂,不知公子姓名?”
  “我叫陈瑜。”
  “陈公子,看你也是未及冠,那咱们两个便算是同龄人了,此次诗会便作伴同行如何?”张茂犹豫了一番问向陈瑜。
  陈瑜缓缓点了点头,“可以。”
  但随即却也是有些疑惑地说着,“不过张公子,我听你的声音倒是是有几分熟悉,似是在哪里听到过。”
  “哦,对了,似是在看龙舟比赛时,有一人大吼了一声,与张公子你的声音有几分相似。”
  张茂却眉毛一挑,脸上有了些得意之色,“那便是我吼的。”
  陈瑜再一细看他的脸,肥脸猪?这便是张家公子?
  陈瑜有些苦笑不得,“你便是张家公子?”
  “没错,是我。”
  “我倒是明白为何你有个‘肥脸猪’的称号了。”
  谁知听到陈瑜这句话后,张茂本来高兴的脸色瞬间黯淡下来。
  “原来你也听说了,我还以为我终于遇到了一个不嫌弃我长相的人呢。”
  陈瑜却摇了摇头,“我倒是没有嫌弃你的长相,仅仅是听说这外号后有些好奇。”
  陈瑜又继续说,“长相并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心灵才是。长相差些,心灵却美,那这个人一定是善良并且和蔼可亲的。但长相好看,心灵却很丑陋,那看似貌美的长相便仅仅是骷髅上的一张皮而已。还有外号也仅仅是别人对你的看法,我们毕竟是活给自己看的,管他作甚。”
  张茂听后却又脸色一喜,“对,对,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长相确实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但又问,“但活给自己看是什么意思?”
  陈瑜想了会便缓缓说着,“活给自己看就是意味着不要太过在意他人的眼光、他人的说教,把自己活成别人眼中的模样只会越来越被人挑出毛病,而活给自己看才能活得更真实、更自在、更洒脱。”
  张茂用力地点了下头,“确实如此,陈公子所言极是,我们就是要活给自己看,才能活得更舒心、更精彩。”
  陈瑜笑了笑,“所以那些说你长相的人呢?”
  张茂也咧开嘴大笑,“管他作甚!”
  “陈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过誉了,这只是我的一点陋见罢了。”
  “这可不是什么陋见,我在书上可从未读到过这种开导人的道理。”
  那张茂此刻似是因为认识到了一位新朋友而心情舒畅,便又给陈瑜介绍起了这诗会中的一些事情,尤其是说到那位锁儿姑娘便赞不绝口,什么渺渺佳人,千年冰荷这样的词一说一大把。
  陈瑜便也随口追问几番,张茂便更有兴趣地补充着。
  而陈瑜就在这看似有意无意地交谈中静待诗会的开始。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