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秦第一功臣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割发代首

第一百一十二章 割发代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
  土坛上。
  六国诸侯面面相觑,暗自对韩王如此处置失当颇感遗憾,奈何这是韩国内政,所以诸侯都不便发话。
  商鞅顿时怒火中烧,上前大声道:“大王,申相国被害事实已然了目,大王为何不一究到底,彻底扫除朝廷奸党余孽?大王这样做岂不是姑息养奸,纵虎为患吗?”
  韩国众大臣无不为之骇然——他们极害怕韩王此时真的会采纳商鞅主张。
  韩昭侯佯笑道:“商君所言固然有些道理,只是今日乃秦公与诸候会盟之大喜之日,寡人不欲在此良辰吉日,拂却样和气氛,故而才暂隐忍不发,待会盟已毕,寡人回国后自会与这般佞臣算帐的。”
  商鞅又朝齐、赵、燕、楚、秦、魏六国君主长施一揖,正色道:“下臣卫鞅今于诸位君上之面
  质问韩王,有失君臣礼仪,乃藐视君上大罪。《礼经》曰:君臣有序,为人臣者不得僭越纲常!今卫鞅凌犯韩王威仪,不合为臣之道,更不足为世人训诫,故罪臣鞅伏请诸位君上,依律法治卫鞅重罪,以儆效尤!”说着自己动手摘去头上冠冕,撩袍跪伏于地……
  诸侯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商鞅扭头大喝道:“大司寇何在?”
  台下匆匆跑上来一官员,气吁吁地躬身道:“下官在……不知相国有何均令?”
  商鞅头也不回地说:“今有下臣凌犯王驾,藐视君威者,依律法当以何罪论处?”
  大司寇嗫嚅道:“按大秦律令,凌辱君上藐视君威,乃十恶不数之大罪,依照刑律当除以大辟极刑……”
  商鞅:“那好,大司寇,本相现在命你按大秦刑律对本相依律法施刑!”
  大司寇大惊:“这……”
  商鞅厉声催促道:“既有律法,有司自当依法行事,为何还不动手?”
  大司寇忙向秦孝公及诸侯投去征询的目光——
  六国诸侯无不为之惊诧莫名,齐将目光投向韩昭侯——
  韩昭侯方寸大乱,他未料到卫鞅真的要对自己“冒犯王驾”而自请处罚!赵成侯忙捅捅他,以目示意他出面劝阻——
  韩昭侯情知商鞅只是为申不害枉死而打抱不平,并无意冒犯自己权威,再加上自己也对申不害之死心有愧疚,对于商鞅出面勘破申不害被害真相心存好感,也知道在场诸侯心里都赞许商鞅所为,更何况今日诸侯会盟,自己作为列席嘉宾,必须得给东道主秦孝公保存体面,于是忙喊道:“商君且慢!寡人有话要说……”
  商鞅敛容向韩昭侯施礼:“大王有何谕旨,吩咐下臣?”
  韩昭侯:“寡人知商君并无亵渎君威之意,商君只是感念申相国屈死,而发肺腑感慨,寡人并无怪罪商君之意,商君大可不必自施刑罚……”
  赵成侯在旁帮腔:“是呀,你看,韩王并无怪罪你之意,商君你又何必执意加刑于己身呢?”
  齐宜王点头:“商君信守律法固是不错,只是也大可不必如此太过于执着了,啊?”
  燕文公:“商君哪,纵使你有罪,你看在场这么多的君王的话,难道还不足以赦免你汝死罪吗?”
  商鞅朝诸王深施一礼:“既然列位君上宽宥下臣,臣下不敢不奉旨——只是这君臣大义皇权君威不可藐视!虽然列位君上赦免臣死罪,但臣必须对臣所犯大罪接受朝廷律法惩处,否则将无以号令治下百姓,取信于天下……”说着,摘去头上的冠冕,披散长发,拔出配剑,径直削去一大截头发:”今日权且割发代首,以肃纲纪!以儆效尤!”
  在场众人无不为之肃然,暗中为商鞅此举叫好,
  韩昭侯也深为自己的软弱无能而自行惭秽……
  一直冷眼旁观的楚宣王也不禁点头赞许:“唔……”
  秦孝公眼看商鞅大得六国诸侯好感,自己这盟主的脸上也顿觉大增颜面,不禁大喜,吩咐:“来人,速为商君正冠,设座赐席!”
  商鞅躬身道:“多谢王上抬爱,罪臣不敢与列位君上同台并列陈席,臣请台下就坐,以明君臣尊卑次序……”
  赵成侯不以为然:“哎,商君此言差矣,虽说在座
  除爱卿之外,皆是列国君王,然商君乃天子晋封方伯之国相,可谓位极人臣,况且,商君乃秦伯之仲父,辅佐秦伯变法革新,致使秦国大治,可谓功勋卓著,理当有资格与我等王侯同台列席。”
  齐宣王也道:“商君,既然方伯破格赐你与诸王同台列席,此乃王上看爱有加之隆恩,商君就勿须再行推辞了。”
  燕文公:“是呀,商君,倘若拂逆君上谕冒,你身为臣子,也是抗旨不遵啊!”
  商鞅顿时无语:“如此……下臣就只好愧领圣恩浩荡,臣叩谢圣上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伏地叩首谢恩…
  诸王均以手示意,“商君平身……”
  商鞅:“谢王上……”说罢,站起身来。
  这工夫,内侍们已经在诸侯酒席对面摆设了一桌酒席。诸侯均是坐西向东,商鞅则是坐东向西。
  商鞅就坐,台上钟鼓齐鸣,声乐大作……
  秦孝公举觞相邀:“诸王兄今日驾临鄙邑,顿令鄙邑蓬筚生辉哪!来,寡人与相国敬诸位王兄一杯!”目视商鞅:“商君,举杯哪……”
  有些惶恐局促的商鞅只好捧杯盏相应:“列位君上,请……”始终顾忌自己是臣子身份。
  诸侯也纷纷举盏相应:“请……”
  诸候举杯一饮而尽,商鞅也一气喝干酒水……
  楚宣王对商鞅举杯相邀:“商君辅佐秦伯中兴霸业,居功至伟,来,寡人敬你一杯……”
  商鞅惶恐:“君上惠赐,下臣不胜惶恐,微臣尺牍微劳,不足挂齿,秦国大业,乃我大秦臣民上下戳力一心,共同造就而成,商鞅岂敢贪天之功……”
  楚宣王点头赞许:“早就听闻商君不喜张伐其功,动辄为下属请功,今日看来,斯言果不缪啊!”
  赵成侯:“是啊,倘若天下做臣子的都像商君这般谦逊,忠心事主,克尽职守,则国之大幸哪!”
  燕文公点头:“唔,王兄此言不差啊!所谓君臣同心,社稷之福也!从古至今,明君贤相共举大业者不乏有之,如文王相姜尚,桓公相管仲,其故事传诵至今,广为世人所称道,传为佳话。而今秦伯相商君,励精图治,中兴秦国霸业,君享其名,诚不失为当世之楷模啊!”
  齐宣王:“尤其难能可贵者,秦伯君臣同心同德,矢志变法图强,力排众议,摈弃旧制兴利除弊,推行新法,力挽狂澜,终至富国强兵,中兴社稷,此诚殊不易为也!”
  韩昭侯想起自己也曾任用申不害为相主政,致事变法图强,可惜随着申不害一死,变法后继无人,新政眼看面临天折的命运,而自己又对此束手无策,心有余却又无力回天,不禁感慨万分。同时又为自己无力控制朝政局面,任由大臣们肆意摆布而颇感无奈,更为自己不能振作而羞愧……
  正在畅饮之际,秦孝公却额角渗汗,脸色极为难看,似乎在忍受什么极大的痛苦折磨……
  商鞅瞧得清楚,惊呼:“大王……你……”
  众诸侯也察觉秦孝公神情有异,纷纷关切地询问
  ——
  “秦伯莫非尊体不适乎?”
  “王兄,你怎么了?”
  “是呀,秦伯看上去脸色很难看呀!”
  “快召太医上来!”
  “我看还是快扶秦伯先下去休息一会儿再说……”
  景监忙带两名侍从上前搀扶秦孝公:“大王,微臣先扶您下去歇息一会儿吧。”
  秦孝公还想硬挺,摆手道:“不用……寡人还……能……撑得住……”
  景监眼见秦孝公如此这般痛苦,不禁心疼不已:“大王,您就别再坚持了,还是让微臣先扶您下去歇息,召太医过来给您瞧瞧吧!”
  众诸侯也随声附和一
  “是呀,秦伯您就不要再执拗了,保重龙体啊!”
  “咳,什么也不要再说了,赶紧扶秦伯下去休息,再传太医给瞧瞧吧!”
  “快,扶下去……”
  景监和两名小宦官上前,搀扶着秦孝公,准备下坛。
  秦孝公回头向诸侯拢袖赔礼:“寡人失礼,先行告退,还望诸王兄见谅……”
  诸侯均道:“哎,王兄说哪里话,我等又不是外人,何需如此见外?”
  “秦伯你就不必如此客气了,先下去将养玉体,其余事以后再说……”
  秦孝公望着商鞅,苦笑道:“爱卿哪,你就代寡人在此款待列位君侯,这里就交由爱卿你了……”
  商鞅躬身拢袖:“大王放心,这里就交由微臣来操持,微臣定当不负圣望。”
  秦孝公点点头,又朝诸候一拱手,由景监搀扶下坛去。
  商鞅目送秦孝公下坛而去,又转身恭敬地对诸侯深施一礼:“寡君身有贵恙,不得已先行离席,敕命下臣代为款待列位君上,不周失礼之处,还望列位君上多多包涵…”
  赵成侯:“哎,商君客气——秦伯想来是因操持国事,而积劳成疾呀!哎,秦伯实在是太辛劳了啊!”
  燕文公举杯:“来,让我等为秦伯晋封方伯满饮此杯!并祝秦伯早日康健!”
  诸侯都举杯相应——
  商鞅捧杯相应:“下臣代寡君向列位君上谢过了……”言罢,一饮而尽……
  众诸侯亦一干为尽。内侍再为诸王斟满酒水……
  二
  通往韩国的大道。
  两辆囚车监押着灵儿与韩国都剧,由数名军士押解着,往韩国京城缓缓而去……
  三
  秦国王宫内宫。
  太医从秦孝公寝帐走出来,景监迎上前:“太医,大王的病可有大碍?”
  太医:“景大人放心,大王只是操劳过度,再加上饮食不周,冷热失常,导致腠理闭塞、壅滞不通,感染风寒之邪侵袭,老朽已为大王施以针刺疗法,当无大碍。”
  景监心中释然,松了一口气:“如此就放心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