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开局被李世民幽禁十年 / 47、归来

47、归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无数的运粮队伍将粮食运送到了泾州城,看得泾州百姓目瞪口呆,这这下子泾州不会再缺粮了。
  李桓也没有想到,煤炭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将这么多的商人都吸引到了泾州,泾州的粮食危机提前解决了,接下来只要稳定的供应蜂窝煤,泾州便可安然无恙。
  无数客商被吸引而来,泾州的经济仿佛活了过来,旅店一夜之间住满了人,再也寻不到一间空的房间,就连柴房都有人在问能不能出租。
  寒冬腊月也挡不住这些人的疯狂,毕竟冬季是旺季,不趁着这个冬天多挣点,今后可就没这么好的事情了。
  所以人们宁愿冒着严寒也要走出家门。
  商人们在这里的衣食住行都促进了泾州经济的发展,即便寒冬腊月街道上也是忙碌的人群。
  煤炭自然是优先供应泾州的百姓的,但是在华亭煤矿,那里有近五万人每日产出数万吨煤炭,泾州根本消耗不完,剩下的很大一部分都会卖给来此进货的商人。
  泾州的蜂窝煤价格很低廉,这就意味着不可能远距离运输,因为运输成本太高,消耗不起,也不值得,所以很多人是打着合作的目的来此的,运回去的成本太高,那么就只能就地取材生产,就地销售。
  “诸位,在下说的很清楚了,想要见武王殿下是不可能的,武王殿下是谁相见就能见得吗?我知道你们想要什么,无非就是想要蜂窝煤的制作工艺吗?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
  “我也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想要技术,可以,泾州官府要三成的利,但是我们只出技术,其余的什么都不会管,这个是一口价,谢绝还价,想要合作的便留下商量细节,若是觉得不满意者请慢走,不送了。”
  ()是泾州官府的胥吏,被李桓看中后提拔上来当了管事,专管泾州对外的贸易事件。
  “三成的利是不是太多了?我等还要出人力物力,这样岂不是要亏本?二成可好,也让我们赚一些才好。”
  “就是嘛,这做生意便是大家有钱一起赚,哪能一个人就把钱全赚完了。”
  “三成太高了,降到二成我立马立字据。”
  ……
  ()扫视了一圈众人,幽幽的说道:“慢走,不送。”
  说完就往官衙内走去。
  “()留步,留步,这不是在商量吗?怎么说急眼就急眼。”
  “对对对,再商量商量。”
  ……
  在一通利益的驱使下,这些人最后愿意让步,三成的利给泾州的官府。
  这场谈判才顺利的解决了下来。
  ————
  “殿下,刘仁轨回来了。”
  刚从温柔乡里逃出来的李桓便接到了刘仁轨从高昌归来的消息。
  看了一眼床上的小绵羊,头也不回的走了。
  太可怕了,平日里早就起来了,但自从将这小妖精拉到床上之后便黏在床上了,虽然还是忍着什么都没有做,就是起不来,李桓趁着清醒过来的那瞬间钻出了被窝,不给自己思考的余地,女人太可怕了,这就是男人的毒药。
  而小姑娘被李桓这一看,也是羞红着个脸,不敢看人,将头缩回被窝里去。
  “一路幸苦了。”
  等李桓来到书房之时,刘仁轨已经等候多时。
  “为大唐的百姓奔波,何来的幸苦二字。”
  “带回来了多少棉花?”
  李桓开门见山的问道。
  “预计有十万斤,这已经是我们能在高昌找到的所有的棉花了,再多人手也不够了。”
  “很好,这事办的漂亮,给你记上一功。”
  李桓满意的笑道。
  “不过殿下,高昌人听说我们要收购棉花,答应我们明年多种一些,我们还去找他们换,我也答应下来了。”
  听到此处,李桓脸上的笑容变得有几分狡黠。
  “明年去的时候将价钱抬高一倍,不,抬高三倍,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的大方豪爽。”
  “为何?”
  刘仁轨大惑不解,这还上赶着给人送钱?不要都不行?
  “以后你就知道了。”
  李桓对于刘仁轨此次外出的任务完成的十分满意,没想道还有意外收获啊。
  “好了,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明日将此次任务的经过写成报告提上来。”
  “是。”
  ————
  “让王玄策来见我。”
  李桓对着门外喊道。
  棉花回来了,那么就可以开始投入生产了,前期的准备工作都提前做好了,就等着棉花回来了。
  不多时,王玄策便推门而入。
  “殿下,您找我?”
  “嗯,刘仁轨已经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十万斤棉花,那么,你的厂房、女工和机器都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他回来了,女工们都等不及了。”
  王玄策有些小激动,想象了一下将来那些棉花变成粮食的场景,不知道能就回来多少人啊,想想就让人激动。
  “那好,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了,还有一件事,往突厥去收购羊毛的人估计也快回来了,做好准备吧。”
  “是。”
  王玄策犹豫了一下,随即说道:“陛下的使者来了,说是来传旨的,方才来的时候正巧撞见了,估摸着快到了。”
  李桓眯了眯眼,“李世民派来的人?有意思。”
  少时,当真有人来通报说是宫中来人。
  当李桓来到大厅的时候,内侍已经等了差不多两刻钟。
  “殿下,此乃陛下的旨意,殿下怎可如此轻慢?这是要治罪的呀。”
  内侍用阴阳怪气的声音说道。
  李桓淡淡的看了一眼,说道:“李世民让你来想说什么?”
  “你……你大胆,陛下的名讳岂是随便叫的吗?即便你是皇子也不行。”
  李桓不耐烦的看了一眼一旁的唐小婉,后者拎着内侍的衣领扔了出去,留下了手中的圣旨,交到李桓手中。
  李桓打开开了几眼。
  原来竟是想自己把煤都拉去长安卖。
  看完之后随手丢弃到了纸篓内,并不在意它是不是圣旨,在李桓看来,不过是一张信纸罢了。
  完全无视了李世民的话,他并不打算按李世民说的做,再说了自己也没有这个能力做到,即便是全力生产也不可能供应全长安人用,所以可以直接无视掉,反正会有其他人在长安周围建立煤矿场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