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边霍东山带霍娃星夜赶霍阳山,那边一匹快马已将息传入尉。
此时廷尉,苏峻案上摆着一封书,落款正是方渊。他已将郑以十万石军粮为条,要襄阳军置办白衣白甲的来龙去脉写的楚楚。并言明,自己一心忠于朝廷,绝无点反意,军中参将和者寥寥无几。现在襄阳军因为长沙王的死,群龙无首,骚乱时有发生,自己也因巡视军营而几番遇刺,所幸只伤一股。等骚乱平定,必将只身前洛阳请罪。
“有趣,有趣。”苏峻手轻轻敲着桌案,“宁止你怎么看?”
“方渊虽有野心,若是起兵反则未必。我从长沙京之时,多次暗中得其相助,有惊无险,可见此人并无效忠长沙王之心。此举多是借郑家之手,拢长沙旧势力。”公孙宁止应道。
“李儒也说一下想法。”苏峻看向他。
“方渊这是谁都不想得罪,又想好处尽占。郑家的十万石军粮虽说是烫手山芋,对他方渊尽快掌控军队却是必不可少,他不可能弃。义上为长沙王尽孝,实则是拢人心。转身向朝廷袒露此事,以表白,是想趁天子新立,博。盘的是叮当响,此人实危险。”
“不趁机将此人拿下?现在襄阳军心不稳,凭此书,郑家也不会全他,一封诏书就足以。若是等他合了襄阳军,恐怕动手就难了。”公孙宁止锐气尽显。
“我听闻郑已前长沙,倘若方渊身死,长沙王旧势力必将全归郑家。”李儒还是小心谨慎。
“郑家是想让我杀方渊,那十万石军粮就是他的催命符。他若是,就是反,他若是不,长沙王的门客也不会过他。恐怕长沙王之死让郑家对他起了杀心,不听话的狗没有着的必要。”苏峻停顿了一下,“不过此人对我来说还有用。”
“说荆襄之人多崇拜关公,立庙祭祀,香火绵绵?”
“有此事,关公的传说在荆襄之地广为传,荆襄之人视其为神明。”公孙宁止长沙一行,多有耳闻。
“英雄的传说实让人神啊。郑家桀骜不驯,我岂能如他所愿。”转头面对李儒”明日早朝,郑经必将力主杀方渊,我要你一字不漏的记下来,告方渊,让他好自为之。若是望区区襄阳军就想拥兵自重,那就是可惜了这颗大好头颅。”
“另外替我带一封给宛会的江然,就说云中一二十载,故人可愿重游?”
“听说那江然可是一位绝人。”公孙宁止趣道。
“就你道。”苏峻瞪了他一眼。
宛州三姓,江氏为重。那江然是现在江家家主,不富甲一方,传言是一位绝女,见过的人,无不为倾倒。二人似乎发现一个大新闻,没想到主上居然还有这样一风韵事。八卦之心骤起,两眼发的看着苏峻。
“咳咳”,苏峻尴尬的干咳几声,“瞎想么。当初苏家与江家争夺云中原的生意,最终苏家赢了,在那时有一面之缘。”。
“哦~”两人俨然道了么大新闻。
苏峻看到情形不对,立马把脸黑了下来,止住两位属下的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