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灭佛

第一百六十七章 灭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讲道理,能把文章写成这样的,给个秀才一点都不过分。
  其实贞观初,大唐是有‘秀才’这么一科的。而且其地位,还在进士、明经之上。但由于考试的难度实在太大,以及每年录取的人数也太少,甚至有时还是宁缺毋滥,一个都不录取,这就导致了最后来的人考不上,还浪费时间。于是……到最后,也就废弃了。
  而如果这个人的文章水平能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准,那魏征敢说,给个秀才也都不过分。
  毕竟,满朝的大臣,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的,真的不多。
  更别说,这还是一篇很实用的文章。
  见魏征看了过来,苏纨当然是谦虚地道:“这可不是我写的,我哪会写什么文章。”
  魏征当然不信的。
  不是你写的,难道是太子殿下写的不成,不是你写的,难道是晋王殿下写的不成?
  自从太子妃入宫以后,可能苏纨自己没有察觉,但是外界却不断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说写诗,比如说人们对女人的看法。
  当然,其实在此之前,人们对女人的看法也不算差。
  总之,也就太子妃不出宫,所以感觉不出来那种变化,她直接改变了文坛,尤其是大唐文人雅士的写诗的方向。
  外头,无数人更是把脚踏缫车,取名为太子妃车,误传为太子妃在宫里都是这么缫丝的。
  然而,这就有点以讹传讹了,民间百姓,又如何能清楚禁中的事。
  太子妃还用自己缫丝?太子妃都是直接穿现成的好不好。
  现在……
  魏征就极度怀疑,这就是太子妃写的,只是,她说不是自己写的而已。
  “太子妃谦虚了。”
  苏纨也是心想,这就是名人效应吗,自己如今就算是放个屁,有的人可能都会觉得是香的。
  至于说魏征的这种态度究竟是从何时起,开始变化的。
  大概是苏纨的影响力,终于都从量变,转换为质变。
  此时……
  朝中所有人看她,再也不会仅仅只是把她当作是一个女人来看待,说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点都不为过。
  漕运改革是如此,上一年的松州之战,亦是如此。
  更关键的是,她还是一个很懂得进退的人。
  别人都是想着如何往上爬,唯独她,在她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却是很少再干预朝政。
  这差不多也快有一年了,在这一年时间里,有再听说她去崇教门听政过。
  没有!
  就好像,她完全不曾出来干政过。
  所以在魏征的眼中,太子妃实在是一名奇女子,你根本不知道她脑袋里装的是什么。
  “不谦虚。额……我的意思,我没有谦虚。”
  由于还有其他的正事,因此,魏征也就不再纠结了。
  见她们要谈正事,自然而然,苏纨等人也就不打扰。
  还是让太医赶紧看看,有没有伤到骨头。
  太医很快便赶到,听说宫中有刺客,太医也是被吓了一跳,自己这走在路上,会不会被行刺?
  一路上赶来的时候,她心里也是难免有些害怕,不过还好,似乎这一场行刺已经平息了。
  到了立政殿后,给太子妃瞧了瞧,没什么大碍,至少骨头方面,并不见有任何异常。
  听了太医的陈述,李承乾这才松了一口气。
  要是爱妃出意外了,那她该有多自责。
  鉴于外头还不一定很安全,因此,这天也是直到晚上才各自回去。
  越王干脆也是就近找了个地方住下。
  就在立政殿旁边的大吉殿。
  等到了第二天。
  所有情况都已查明了。
  昨天白天行刺之人,也全部被捕。
  如此,宫中这才逐渐又恢复了平静。
  但这宫中的守卫,的确是该好好管管了。
  这一次的刺杀虽说平息了。
  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来。
  只不过,这就不是苏纨喜欢管的了。
  这一场刺杀所引起的余波,让很多人即便过去了一个月,仍然心有余悸。
  直到一个月后,人毕竟是善忘的,这才忘了之前所发生的事。
  但这还是给了苏纨一个教训。
  难怪古代皇帝一般都不出宫啊,看来,这就是原因。
  如今……
  发生了这样的事,说实话,苏纨也不怎么想出宫了。虽说,好像出宫也没什么用。
  今年的事情还是比较多的。
  由于出了阿史那结社率行刺之事,顺带着,这突厥人自然也开始不被太宗所信任,大臣当中便有人提议把原本位于黄河以南的突厥旧部,都迁出去,迁回漠南。
  这件事倒是在朝堂之上,没什么异议。因为好像,一直以来,喜欢拿外族也当作是自己的子民的,也就是太宗自己而已。
  从史书上记载的,像魏征,包括像房玄龄这些人,往往都是比较讨厌外族,而且是轻视外族,认为外族不可教化。
  然后除了此事,另外一件比较让苏纨关心的,那就是傅奕所著的《高识传》。
  
  这一年,傅奕卒了。
  其实苏纨也是从越王的口中得知的,因为傅奕是在太史局任太史令,而最近些年,越王明显跟太史局的人走得很近。
  毕竟,有很多东西,她都要请教太史局的人。
  然后,这天苏纨刚好有点闷,就问她最近都发生了什么,李泰就把这事说了出来。
  此前,像袁天罡这些人,苏纨都不是很在意,毕竟,她从来不信命。
  但是,唯独对这个傅奕,她却是很感兴趣。
  因为,这个傅奕是反佛反得最积极的人,正好,这《高识传》便是专门记载的魏晋以来,所有有名之士反对佛教的一些言论的书籍。
  当下,这许久都没有动作的苏纨,便决心再除一除这后患。
  毕竟……这要是不动动,大家都说不定把她给忘了。
  然后,苏纨便给太宗上奏。
  这寺庙当中的僧人不事生产,不行,而且,还占用了大量的生产人口以及土地,关键她还不纳税。
  而且她们还用铜铸佛像,影响了市面上的铜钱的流通。
  是时候该对这佛教的发展管管了,感觉这寺庙里的僧人过得比皇帝还轻松。
  其实,李承乾、长孙皇后这些人都信佛。
  这大概也是为何佛教能在大唐发展兴盛的原因,像是这种贵族都信奉佛教的事,即便苏纨想阻止,也是很难去阻止的。
  但是!虽说阻止不能阻止,可也得给佛教立个规矩。
  比如说寺庙最多不能有超过多少僧人,而且禁止使用铜来冶炼佛像。
  你佛不是喜欢苦修、清修吗,那我就让你顿顿吃青菜白饭。
  若是你连这点苦都受不了,那还当什么和尚。
  不过……
  苏纨还提出了另外一套方案,那就是让其做大,最后当猪宰。
  只能说……
  看完了第二套方案,这就让太宗很无语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