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雄战天下 / 第一章 初涉乱世

第一章 初涉乱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朝代,它便是舜朝。舜武帝景德消灭其他各个势力,一统了天下,建立了舜朝,登基为帝。舜武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减轻赋税,废除了许多残酷的刑法,做出了许多利民便民的事,因此百姓们都很爱戴他,都尊称他为圣武皇帝。更有一位叫戴猛的举人,将他的功绩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写下了《颂圣祖》,在当时被传为了佳话。
  然好景不长,舜武帝十一年(171)年,景德突染恶疾,不久后不治身亡,传位于太子也是他唯一的独子景楠,史称舜哀帝。这个舜哀帝,刚开始几年,还能勤阅奏折,善于纳谏,延续景德的德政。可这景楠是景德的独子,从小在母亲的溺爱纵容下长大,性情娇纵任性,又非常爱玩,没过几年就本性暴露,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不理政事,将朝政都交由宦官高慎手里,于是渐渐的朝政中奸臣当道,贪官污吏横行,很多清正廉洁的官员和大臣都不忍看到朝中的乌烟瘴气,纷纷辞官回乡,百姓也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一日,景楠闲来无事在书房中翻阅,偶然间翻到了戴猛的《颂圣祖》,他便突发奇想,命人将戴猛召来,问道:“戴爱卿称颂朕的父皇功比秦皇汉武,那爱卿觉得朕又如何呢?”景楠本以为戴猛只是个阿谀奉承之徒,会像奉承自己的父亲一样奉承自己,他看向戴猛,眼神里满是威逼,他的眼神好像是在说:“想清楚点再说,不然你就死定了。”但戴猛见了,却镇定自若,面无惧色,就好像早就料到事情会这样发展一样。他正了正衣冠,正气凛然地说道:“我称赞你的父亲,是因为你的父亲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功劳也确实能与秦皇汉武相比。但再来看看你,你沉溺酒色,冥顽不灵,不理朝政,宠幸奸佞,陷黎明百姓于水火,你有何面目去见你的父皇?你的功绩,怕是连胡亥都无法与你相比啊!”景楠没想到戴猛会在那么多人的面前羞辱自己,又惊又怒,他怒斥道:“汝本一届书生,父皇可怜你,参你做个大夫,没想到你竟然如此无理,在这么多人面前侮辱朕,朝廷的俸禄居然养出了你这样的猪狗!我看没面目见父皇的人是你吧!来人,拖出去,斩了!”戴猛一听,仰天大笑,喊道:“先帝啊!我这就来陪你!”话音刚落,卫兵闯了进来,将戴猛拉了出去,不一会,只听见一声凄厉的喊声。景楠一听,乐了,对旁边的人说道:“看到了吧,敢得罪朕,就是这个下场!”然后走出了书房,对着刚才行刑的卫兵们说道:“等会,你们去内务府里领赏,顺便将这里清理一下;明天午时之前,将戴猛的头挂上城头,如果事情办不好,你们懂得!”说完阴冷的笑了一笑,卫兵们见了,吓得毛骨悚然,跪在地上说道:“遵命!谢主隆恩!”景楠满意的点了点头,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戴猛的头就被挂上了城头。戴猛为人清廉,是个好官,自然也是深受百姓爱戴。百姓见了,自然是很不乐意,向朝廷提出抗议,要求公布处死戴猛的原因,以及厚葬戴猛,善待其家眷。没想到景楠闻之,非但不处理此事,还下令处死了戴猛的三族,杀了不少领头的百姓。这样的举措自然也是引起了严重的后果,京城发生的事传到了各地,举国愤慨,骂声一片,且有暴动的趋势,这时,养尊处优的景楠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他说朝政都是由高慎处理,自己并不知道这件事,将罪过都推到了高慎头上,并杀死了高慎。但已经来不及了,景楠的举动,已经彻底激起了民愤,各地揭竿而起,尤其是以韩玉成为首和以郑轩然为首的两路义军最为凶猛。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战争,又爆发了!
  而此时,在一个叫滑洲的地方,一位名叫王佐天的青年也得到了消息。这个王佐天啊,他本不是滑洲人,而是沧州人,他的父亲在私塾里当教师,虽然不算富裕,但也还算是说的过去,受父亲影响,王佐天也博览群书,小小年纪就能出口成章,乡人无不称其绝也。然世事难料,在王佐天17岁的时候,王佐天不幸与家人失散,因为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回家的路,流落到了滑洲,过上了流浪的生活。但王佐天还算是幸运的,他遇见了一个叫毛祖民的好心人。这毛祖民年龄比王佐天稍长,他虽然是个富家子弟,但是为人却很厚道,他不仅不嫌弃脏兮兮的王佐天,给王佐天干净的衣服,新鲜的食物,还说要带他去见他的朋友们。王佐天非常感动,说道:“他日若有幸能飞黄腾达,定不忘君今日之恩!”而毛祖民却只是憨憨的笑了笑,说道:“这是哪里话?举手之劳而已,兄弟言重了!”王佐天听了,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越加敬佩与感激。毛祖民带着王佐天到了毛祖民家后院的亭子里,只见亭子里早就坐满了人,毛祖民为双方一一做了介绍。不一会,王佐天便与他们熟络了起来。亭子里,七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每个人都侃侃而谈,很是激动,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七个人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一般。这时,王佐天突然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他说道:“兄弟们,我们既然今日在此相遇,又如此投缘,这既是缘分,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不如我们效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从此同生共死,永不相离!大家觉得如何呢?”“好啊,我认为佐天这主意不错,大家以后经常聚聚,以后出了事也互相有个照应。”毛祖民首先发话。其他兄弟也都觉得王佐天和毛祖民说的有道理,纷纷表示赞同。于是乎,七人来到了毛祖民家后院的空地上,煞有介事的进行了结义,约定今生今世歃血为盟,永不背弃!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仪式为完毕之后,众兄弟以出生的年岁月日排定位次,黄国忠在七人中年纪最长,排行老大;毛祖民其次,排行老二;紧张着分别是张苗、王佐天、方浩、林傲和俞凯。从此以后,兄弟七人,经常聚在一起饮酒作乐,日子过得是好不快活!
  这日,王佐天来到了集市之中,看到有很多市民都凑在一张告示前,便也好奇看了几眼。是修杰要兴兵起义,征收士兵的公告。这修杰是王佐天曾经的同窗,与王佐天也颇有些私交。王佐天早就听说了现在外面时局动荡,他也想参军来实现自己和兄弟们的理想与抱负,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时机与门路。当看到这张告示,他突然眼前一亮,猛然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想:“不如先与众兄弟投往修杰处,日后再做打算,也比在这里一事无成靠谱多了!”想到这里,他记下了投军的地址,就马上飞奔了回去,急切的想要把这样的好消息告诉兄弟们。
  另一边,毛祖民家后院的凉亭里……
  兄弟六人除了王佐天以外都到齐了,聚在一起喝茶。喝了一小会后,张苗问道:“这聚会都已经开始半个时辰了,老四怎么还没来。”“我也不知道,这小子是个自由主义者,指不定到哪里野去了。”黄国忠耸了耸肩,无奈地说道。“我来了,我来了!不好意思兄弟们,刚才有些事情耽搁了,实在是对不住。”“哟哟哟,说曹操曹操到呀,你小子不会搁哪微服私访去了吧?深藏不露啊!哪天把皇袍穿来,也让哥几个见见世面!”黄国忠打趣道。“哪里哪里,我就是一介草民,大哥你就别拿我开涮了,也不怕传出去别人笑掉大牙!”此话一出,兄弟们都乐了,欢快地笑了起来,笑声笼罩了整个后院。就在一片欢笑声中,王佐天却注意到方浩却闷闷不乐的,于是他关切地问道:“老五你怎么了?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不会是我来晚了,让你不高兴了吧?”众人被王佐天的话吸引了过来,也关切的看向方浩。这时,方浩说道:“四哥,你误会了,我不是因为你来晚了而不高兴,而是我突然想到,我们整天就在这里饮酒作乐,不干实事,前景黯淡。因此,才心情不舒畅,你们说,我们现在这样,跟那些不务正业的人又有什么区别!”方浩说道激动处,将桌上的茶杯打翻在了地上,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兄弟们听了,也都有些忧郁与徘徊,阴郁的氛围开始弥漫在兄弟之中。这时,王佐天却哈哈大笑起来,口中还说着:“妙哉!妙哉!”兄弟们震惊地看着王佐天,不知道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毛祖民问道:“四弟,你没事吧?不会是因为老五刚才那段话给你刺激太大,你精神失常了吧?”“非也,非也。”王佐天摆了摆手,他又对着方浩说道:“五弟,你刚才这段话说的很好。听了你的话,四哥感触很深,相信兄弟们感触也很深。但你有一点我要批评你。我们知道我们现在身上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去改变!改变这个现状。而不是靠摔杯子出气,明白嘛?”方浩听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问道:“可是四哥,我们怎么样才能改变现状,成就我们理想中的大业呢!”“是呀,是呀,该怎么办呢?”其他的兄弟也说道。“哈哈哈,其实我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件事!”王佐天大笑一声说道:“我早就认为,在当今的乱世,我们不去外面拼搏奋斗而在家里混吃等死是不行的。如果不能成就一番大业,不能做对自己对国家对民众有意义的事,那又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如果一定要这样,我宁可去死!”“说的好呀,四弟!你放心大胆的说,哥几个上刀山下油锅,都在所不辞。”黄国忠说道。王佐天听了,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兄弟们,现在就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放在我们面前,我有一个同窗,名叫修杰,与我也颇有些私交。我想,我们去投靠他,说不定也能成就一番大业。就算当一个无名小卒,也比在这里混吃等死强!”“好!四弟的提议兄弟们没有异议吧!”毛祖民说道。“没有!”众兄弟异口同声地说道。“好,那我们三天后就在后院里集合,一同出发!”……
  三天后,众兄弟去铁匠铺每人打了一件趁手的兵器,踏上了征途……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计取杭州城。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