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荆楚绮丽男 / 第十一章 湛卢出鞘 2

第十一章 湛卢出鞘 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座座山向身后倒退。
  武关大道上,出现了两匹马,由两个小黑点,迅速移动。
  灰马上的中年壮汉低低地说:
  “快了,前方就是武关。”
  此时,原来宽阔的道路,只容下一骑通行。
  与他并肩而行的,是位稚气未脱的青年,那青年骑着白马,穿一袭白袍,面容清秀,象位公子哥,或许是穿得单薄,年青人的面色苍白,嘴唇哆嗦。
  其实,那位中年汉子的心头,也是一片寒意。
  武关是秦国与楚国的边境,地处今天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
  它夹在秦岭山脉之中一条山道,两边崖高谷深,狭窄难行,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的说法,地势险于函谷关,由于它处于商洛地带,这一带全是崇山峻岭,人烟稀罕。
  远远地,看到了由片石砌成跨道,上筑有城楼,门前设有一座吊桥。
  遥望高耸的城堡,壮汉顿时泪流满面。
  对楚人而言,武关是一个伤心的驿站。
  当年楚怀王应秦昭王之约,去武关商议结盟和好事宜,刚进武关,秦国的伏兵拦截后路,扣留下怀王,要挟割让巫、黔中之郡给秦国,遭到怀王的拒绝。怀王被囚禁在此,过着囚徒的生活,但他依然没有屈服。几次想逃出囚牢,都未成功。
  三年后,楚怀王病死,临终之际,始终没有答应秦国的无理要求,当他的灵柩从武关返回时,楚国举国悲悼。
  壮汉抹干眼泪,抬头观察周边环境:北倚岩崖,南临绝涧,前方拱形的门洞有3米多高,石片的界墙上写有“秦楚分界墙”五个大字。
  今天他要闯出武关,留住楚国血脉。
  拼一切力量,让太子完逃回楚国,重整家国。
  那壮汉摸摸紧贴胸口的一根出关木棨,然后又按了按肋下的配剑,他想了想对年青人说:
  “太子殿下,我们换把剑吧。”
  那称着太子的青年人并不清楚他的意图,抽出了自己的剑。
  古朴的铜剑滑入了青年人华丽的剑鞘,而青年人那把剑,滑入了壮汉的剑鞘,安排停当,两匹马不紧不慢地直奔武关。
  灰马上的汉子拿出出关的封令,高声说道:
  “楚国传令使者和随从归国,请大人检点封令。”
  说完,把手续一一递给关吏。
  关吏验过封印,打开了封令,一条条对照所写的出关人姓名、身份和年龄,盘问过后,没有发现可疑之处。
  关吏举起手,向城楼上守关的卫士,发出开启吊桥的信号,突然,他的目光紧盯壮汉几秒,然后将目光移到他的剑鞘上。
  问题出在这儿。
  铜制的剑鞘,上面是极为简单的回形花纹,一种庄重的王者之气,显出它的不平凡,露出的剑柄,上面缀有宝石、绕着金丝。
  关吏答腔:
  “好剑,久闻楚国盛产宝剑,不知使臣这柄剑有何来历?”
  年青人紧张的心都快跳出来。
  “昔日越国良匠欧治予和干将为楚王铸造过三口铁剑,龙渊、太阿和工市,我这口剑也是良匠所制,只不过那三把剑太过有名,这口剑反倒没了名头,关吏要是喜欢,不如我们换换如何?”
  壮汉急于脱身。
  关吏一听喜得眉眼堆成一处,解下配剑,双方互换,壮汉接剑看了看,也赞道“真是一把好剑”,想必也是从出关人的身上取得的。
  白马上的年青人,这才明白刚才与自己换剑的目的,松了口气。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