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风起,大秦! / 第三十四章 劝君入仕

第三十四章 劝君入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当官?”吴嵩楞楞地看着期许满满的文正,再看看老管家,黎姓管家也微微颔首。
  “回文伯的话,小子...小子.....。”
  “贤侄,可是有什么顾虑?不妨道来,老夫也好为你斟酌一二。”见吴嵩吞吞吐吐,咬字不清,文正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悦之色。
  “不不,文伯抬爱,小子岂敢推辞。”吴嵩急忙解释,蒙毅曾隐晦的向他提及过此事,不过也被他搪塞而过,非是无心,而是不敢,眼下朝廷大贤林立,能人辈出,就像一轮汪洋,吴嵩真的没想过那么快就把自己这块小石子儿投到里面去,要知道,一入官场深似海,稍有行差踏错,就会将自己置身万劫不复的境地,何必呢?
  “老夫听闻你恩师已故,如今也是只身一人,无拘无束,何不趁此一展胸中才华?如今天下初定,朝中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但凡我大秦官吏,皆有举贤荐才之责,小子,老夫相信你是个有能耐的人,如此良才,若是淹没在了市井之中,岂不可惜?”
  文正循循善诱的话语间隐藏着一丝不易觉察的杀意,吴嵩听不出来,他身旁的‘黎’管家却是暗里浮起一层冷汗。
  一句说完,文正面带善笑地看着吴嵩,静默时隐隐给人一种强烈的服从感。
  吴嵩思虑了少许时间,为了不早早滚进政场厮杀,只得再次把杜撰的师父搬出来了,徐徐施礼道,“文伯有所不知,非是小子不识抬举,只是恩师所授,多是巧技恪物之法,小子悖懒愚钝,学不来大人物那样的权谋之术,为此没少受恩师责罚,如今初涉人世,礼教诸事还待小子步步自悟,自身尚有欠缺,安敢贸然入仕,那不是害人害己嘛?”
  就句话之间,贤侄就又变成了小子,察觉到文伯有些不高兴,又担心自己言语上有瑕疵,一语说完,吴嵩不由得悄悄靠近文伯,捂手道:“文伯,您的好意我都知道,要我安心搞些小发明,我责无旁贷,可您老要我现在就当官,那不等于让我直接去死吗?您看我这副小身板,够朝中哪位大臣揉捏的?”
  “哈哈,倒也言之有理,你小子,油滑至极!”文正轻锁的笑颜顿开,默默点头,抬手指着吴嵩,乐得不轻。
  “承蒙老伯夸奖,小子受宠若惊。”
  “好了,现在给老夫说说,何为恪物?周易老夫读过,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你说的恪物,可是这一说?”
  “是,也不全是。子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的是穷究天下万物的根本原理,彻底洞明人的心体自性,以达到改变人类命运的崇高目标,从而使人的行为与自然规律能够和谐平衡、生生不息。”见两位老伯神色平复了许多,吴嵩定了定神,侃侃而道,“恩师则在此之上另有所悟,他老人家认为天理为人心所固有,只是气禀所限,人欲所蔽,而使本来的理变得昏暗了,因此更为注重穷理使然,即要穷尽天地万事万物之理和所以然,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接物,而处其当,悟透精髓,晓恪物之道,知其奥妙,并付诸行动,转恪物而造物,得其实惠,此谓巧技恪物。”
  身世的优越感就是能无偿的剽窃,吴嵩没羞没臊的剽窃着后世高人的所学所见,心里已经说了一万遍对不起。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应有青云之志,当携三尺剑青锋立不世之功勋.......
  说这话时,吴嵩确定自己是喝多了。
  好男儿都有这样的梦想,吴嵩也不例外,但目前的实力绝不允许自己去做这样心高气傲的大事。
  他不是项羽,不是刘邦,所以很清楚一时的狂热很可能只会让自己死无全尸。
  既然没有冒险的资本,就老老实实把自己的野心暂且收藏起来,目前的他,只想做个衣食无忧、混吃等死的富家翁,等到有实力了,再伺机而动,改变自己想改变的,保护自己想保护的。
  权势为何物?洒家还不配知晓。
  趁着二位老伯沉思的功夫,吴嵩一遍遍在心底告诫着自己。
  “能把经文领悟得如此通透,并加以深造,化形以供实用,可见你恩师造诣之非常,未得一见,已然作古,实是莫大的憾事。”文正面露悲苦之色,忽地语气一变,“小子,令师师出何门?”
  这话已经不是文正第一个问自己的了,想了想,面不红心不跳的说,“文伯,说来小子不孝,随师学艺多年,家师从未告诉过他的名号,闲暇时我也问过,他老人家说名字不过是混迹人世的一个代号而已,不提也罢,师父不愿说,时日久了,我也没再问过,偶与家师游历时,他也从不与外人打交道,问其缘由,他说世人皆痴愚,只知饱暖思**,相处得多了,就染上了蠢病,不过,家师总以吴道子自称,小子是家师路边拾来的弃婴,怜我凄苦,故自幼就随了师姓,想必就是如此。”
  剽窃得多了,自然也就不在乎了。
  不过话一说完,吴嵩就暗自懊悔,怎地就有些说漏嘴了的感觉,赶紧刹住车,不然漏洞越说越大,到时想补都补不回来了。
  “大隐不露于迹,行事又岂是凡夫俗子可比,你师父说得对啊.....。”文正悠悠一叹,表情竟有些伤感,不由得联想起自己,想如今自己身居琼楼玉宇,周边美姬无数,天下兵马与财富都集于一手。
  凡尘众生毕生所求的东西,自己都已经拥有到了极致。
  可是,自己真的已经满足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看来我辈久居凡尘俗世,天赐的灵智也已经被袭染得浑浊不清了。”
  吴嵩的话给人一种云山雾绕的错觉,击众而显己。
  聪明人最大的坏处就是容易多想,多想则入神,入神则愚钝,所谓大智若愚,吴嵩还担心自己说多说漏了,殊不知对方已经在沉醉的神思中把这些漏洞粘补得严丝合缝。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