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第6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位于伊朗高原西南部、波斯湾北岸的埃兰文明是疑似与苏美尔同时崛起的文明古国。尽管其最早的历史已不可考,但我们至少能在一份记载模糊的古文献中看到埃兰人在公元前26世纪初的身影,上面有一段关于当时埃兰人与苏美尔城邦之间发生了一次战争的记载。埃兰人拥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而两河流域有肥沃而富庶的农耕土地,所以双方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不断着。截止公元前16世纪前,埃兰人至少被两河流域的强势力量打败过数次,但也曾在公元前26世纪初称霸了两河流域,数世纪后更是在公元前2006年灭亡了乌尔第三王朝,将其都城夷为了平地。但是,尽管埃兰人武功强盛,但其文化水平始终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以致后来埃兰人四周的所有民族都没有继承其文化衣钵,所以其国家灭亡之时,便是其文明断绝之日了。
  
  与埃兰国情况比较类似的是位于叙利亚地区的埃勃拉古国,该国的历史最早也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以前,但我们几乎无法知晓其历史,因为它的遗迹出土时间仅是数十年前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事,所以专家们至今无法准确描绘其文明发展轨迹。我们唯一能知道的是,埃勃拉古国已经具备了文明的所有要素并曾一度发展为拥有30万人左右的大规模文明。埃勃拉古国大概灭亡于公元前2000年代初,原因已不可考,可能是战争,因为当时埃勃拉控制了幼发拉底河上游,与下游的阿卡德王国发生了激烈冲突,萨尔贡之孙纳拉姆?辛曾举兵攻克并焚毁了埃勃拉城。不过在此之后埃勃拉文明仍然发展了很久,其间还遭遇了赫梯人和阿摩利人的入侵,到前2000年代初,埃勃拉古国突然瞬间消失,情况与索诺斯文明极其相似。更多探索与发现有待新的考古发掘,这里也不赘述了。
  
  如果说埃兰文明和埃勃拉文明可以划作独立发展文明的话,那么以下几个文明的发展便是明显受到了两河流域的影响甚至左右的了。
  亚述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北部山区,其最早历史大概在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随后发展为了贵族专政的城邦(当然规模远小于两河流域)。此时的亚述是很弱的,在外交上先后接受了阿卡德王国和乌尔第三王朝的指导,以其附属国的形式半独立存在,直到乌尔王朝灭亡后才获得独立。约公元前18世纪初,亚述出现了一位强势的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他多次率兵远征周边地区,将从两河流域北部到地中海之间的广大领域都并入了亚述的势力范围,但亚述的国运也随着他的去世而人亡政息,至公元前16世纪左右止便一直处于二三流国家的位置,重新臣服在了周边各强国的剑下。
  
  赫梯文明的出现纯属亚述文明发展的伴生品。约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时,没能力南下的亚述人决心改道北进,在今小亚细亚半岛的地区建立了若干商业殖民地,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楔形文字、商业规范和政治制度等,随后该地区的文明便发展了起来。赫梯国家约形成于公元前19世纪中叶,随后他们出现了几位比较强势的君主,其中一位将亚述人赶出了小亚细亚,一位使赫梯的疆域从地中海延伸到了黑海,另外一位则使赫梯的势力扩张到了北部叙利亚的地区。到国王穆尔西里一世时,赫梯已经具备了横扫西亚的实力,于是穆尔西里便挥师南下,于公元前1595年消灭了曾经无比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至此赫梯已成为西亚地区最为强大的国家。
  
  遗憾的是,赢得战争不久后穆尔西里一世便死于了一次宫廷阴谋,随后便国内大乱,直到公元前16世纪后期才被平定。但是,赫梯的强盛并未到此结束,因为不久后,他们将领先全世界民族而进入世界史上的一个新时代,而那时才会是赫梯文明最鼎盛的时期。
  除了以上三者外,西亚地区此时已出现的后起文明还有两河流域的加喜特文明、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文明和以色列-犹太文明,但鉴于他们在公元前16世纪前的规模和影响均不甚大以及还只是方兴未艾、初露锋芒的缘故,故不在本卷中叙述,留待后文再加以讲解。
  公元前16世纪前的西方文明讲述至此结束。
  本章完。
  日期:2012-06-2722:04:38
  第五章东方:哈拉巴与华夏
  准确而言,自中亚南亚以西的亚(北)非文明在伊斯兰宗教兴起之前都应属于西方文明范围,而东方文明则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三块区域,其中前两者是主流,东南亚则更多的为此二者之副产品。而在东亚和南亚的文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世界两大巨型文明——古印度和古中国文明的诞生和发展。
  
  1921年至今的考古发现表明,印度已知的最早文明当属位于印度河流域及其附近、主要分布在今巴基斯坦国境内的哈拉巴文明(以发掘地名命名),它与埃及、西亚以及略晚于它的希腊文明一样是以带村落的城市国家形式兴起的。这些遗址范围较广,且各地所处的年代不一,其中中心地区大概存在于公元前2300年至前2000年,而所有遗址的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4世纪,最晚可到前18世纪。哈拉巴文化已俨然进入了文明时代,他们有发达的农业(已使用青铜器并开始栽培大量农作物和蓄养畜禽)、手工业(纺织业、制陶业和冶金业已比较发达)和商业(开始使用贵重金属作等价物,并有与两河流域发生贸易关系的发现),有出现公共权力机构的迹象(城市内有巨大公共建筑物和粮仓遗址),有能证明文字已被发明的重要文物(一种被称为“印章文字”的系列印章,上面刻有哈拉巴文明独创的文字),所以哈拉巴文明被称为南亚最早文明是实至名归的。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成熟的文明,却完全没在后来的印度文化中遗留下来,甚至连相关的一丝神话传说也没有,这就给史学界带来了巨大麻烦。专家们首先无法确定是谁创造了这一文明,有人说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苏美尔人,也有人说是居住在今伊朗和印度北部、随后迁移至欧洲等地区的雅利安人,还有不少人认为是来自地中海或小亚细亚的达罗毗荼人,但几乎每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却又都又不成立的理由,所以至今历史界也不能确定这个问题的答案。
  
  除此之外,学术界也无法弄清哈拉巴文明是如何灭亡的。与米诺斯文明的一夜倾覆不同,哈拉巴文明的所有城市和村庄似乎是在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后才相继灭亡的,这个过程持续了数百年,这就让人不禁疑问:是什么,让如此大规模的文明相继如此慢性消亡?
  有人说是气候变化导致的雨量减少所致,有人认为是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等)频发的最后结果,还有人认为是过度开发所导致的资源枯竭所致,或者说山地民族入侵的结果。但是这些观点中几乎没有一个能取得学术界的公认。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在哈拉巴文明灭亡约四分之一世纪后,才有一群操印欧语的雅利安人进入了次大陆,开始了另一端截然不同的文明,而哈拉巴文明也从此被埋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直到1921年才重见天日。
  
  正因如此,印度在公元前16世纪前的历史便由此中断,让我们转到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上来。
  和印度文明乃至所有世界古代文明不同的是,中国文明的发展轨迹显得异常诡异,因为除个别有争议的、短暂的时间段外,中国文明始终没有被中断,以至于今天的中国人所用的文字、所过的节日和所遵循的社会的道德的规范都与数千年前一脉相承,而这种令人惊奇的发展轨迹赋予了中国人无数独特的传统美德和许多批评家所说的劣根性。关于这些我们暂不讨论,因为本书即将要探寻的,是中国文明的开端与起源。
  
  一,时间问题。
  前面已提及,关于中国文明最早起源于何时,一般有三类观点:黄帝说(前27世纪)、夏朝说(前21世纪)和商朝说(前16世纪前)。简而言之,这三类观点的区别就是,商朝说能完全被考古发现所证明,夏朝说似乎完全可信(因为商朝似乎是文明发展中期的事情了),而黄帝说则比较虚幻,疑似不可能。
  二,地点问题。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