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金丹赘婿在晚明 / 第五十四章 功与过

第五十四章 功与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五十四章功与过
  洪承畴远远就看见有一群孩子在田地里挥舞着镰刀,在一片金色的阳光里,割着金色的麦子。
  他虽然对这样的一个书院很好奇,但并没有立刻催马上前,而是勒住缰绳,下马折下一头麦穗,一边看着手中的麦穗,一边走向一对也在割麦的年轻夫妇。
  “小哥,你这里今年的夏粮收成怎么样啊?”
  那小哥一看来者是个青衫儒生,便亲切道:“我们这里啊,今年收成挺好的,虽然今年旱情比较重,收成却没比往年差多少。”
  “哦,你们这里和官路村相距不过十余里,他那里却收成减半。这是为什么啊?”
  “因为我们这里属于书院地界,从去年收完秋粮开始,那些书院里的孩子们便在他们叫做大哥和先师的一个人的带领下,开始对西水寨村、东窑村和五台村这些地方的旧有的明渠和暗渠等沟渠进行清淤、疏通,还修建了一些小型蓄水池。
  我跟你说,说起来很神奇,这些孩子总是喜欢在夜间干活,一夜之间居然就能造成一个看起来很结实、还不往外渗水的小型蓄水池!
  到了冬天,这些孩子就把附近的积雪全都堆积到沟渠和蓄水池中。这才让我们的冬小麦在第二年开春有了一个很好的墒情。还有…..”
  洪承畴发现这些太乙书院附近的村民已经对这个新出现的书院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好奇、兴奋、神秘、还有一些骄傲….一谈起书院,他们就容易说个不停,洪承畴见他还要说个不停,只能打断他道:“听说为了给书院里的孩子凑地,秦王府迁走了西水寨村、东窑村和五台村的很多原住居民,这些原住居民没有什么冤屈和怨怼吗?”
  小伙子一听到眼前这书生居然这么说,很不高兴地道:“冤屈和怨怼?书生的心思都是这么阴暗的吗?”
  洪承畴也不恼怒,笑着道:“哦?王府仗势欺人,这不是常有的事儿吗?难道我说错了?”
  “那倒也是,以前我也听过一些王府欺压百姓的故事。但是这次是我亲眼所见,秦王府不仅以三十两一亩的价格收购了那些并非太好的水田、十五两一亩收购了三千四百亩的旱田,这可是正常地价的三倍呢。
  而且不管是自耕农和佃户,还给卖地的每户人家提供了一个在秦府的商店务工的名额,听说是去什么新开的秦氏便民啥子超市,哎,别管它叫什么名,总之月银很丰厚,一个月四两银子呢,听说干的好的话,还有啥子奖金呢。
  哎,总之啊,村民们都抢着要把地卖给秦王府,可惜人家只要四千亩就不要了!”
  洪承畴听得直皱眉,沉思了片刻,才道:“谢过小哥了,我对这个书院越来越感兴趣了,那边也在收麦子的孩子们便是书院的学子吧?”
  “恩,对,就是他们,多好的一群孩子啊,据说都是被父母卖掉的一群可怜娃啊!”
  ~~
  当洪承畴离李德坤还有一里多远的时候,李德坤的神识便已经发现他了。借着神识、玄微之境以及对色兽的祭炼,虽然二人隔着得有七八百米远,但是李德坤连洪承畴脸上有几颗痦子都能看得清。
  他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来者就是洪承畴,但觉得八九不离十。只见那人中等个儿,身材瘦削,脸部瘦的两腮深陷,一副病容,两只三角眼常是半开半合,竟完全与自己在后世看到的洪承畴的画像与描写相吻合。而且,时间也刚好对得上。
  李德坤远远望着来人,想着后世对此人的评价,皱眉沉思着。
  有人说洪承畴身为大明两榜进士,内阁辅臣,深受皇恩,却贪生怕死、降顺清廷。而他最令人鄙夷之处在于他为了洗脱自己的失节投敌之最,就殚精竭虑地让整个神洲陪他一起陆沉,奋不顾身去扑灭神洲大陆最后一点汉人抵抗的星火,让满清打断了汉人的脊梁!
  也有人说洪承畴成功地让满人"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为满汉的融合打下了基础。在他推动下,清初完成平稳的朝代更迭,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得以保障,各民族逐渐和睦相处,使人民尽早地得到了休养生息…..
  “哎,看来能力越大的人,要是做好事的话,可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要是做起坏事来,则是破坏性也极大,甚至是罄竹难书其罪……
  人心啊,是一道最难解的题!”李德坤喃喃道。
  正在向一棵松树戳着洞的柳如玉看出了李德坤的不对劲,便问道:“夫君,你怎么了?”
  “没什么,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你等会先回避下,我自己去会会这位大老爷!”
  说完,李德坤将那棵已经被柳如玉戳得稀烂的松树齐根砍断,扔进一处沟壑,然后道:“自从知道了这世上有着昆仑仙界以及修界三大戒律之后,咱们这些人做事的时候就得小心些,低调些了,不然的话会麻烦不断的。我虽然在去年中秋节后将发出去的【华夏人民成神手册】都收了回来,但是还是有一些手抄本流传了出去,虽然抄的人未必相信上面写的东西,但还是可能给我们招来麻烦。”
  “夫君,你是想让我以后小心点是吧,干嘛说的这么委婉呢?夫君,看来那次你被雷劈的事儿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你肯定有什么事儿瞒着我们!”柳如玉嘟着嘴道。
  “没什么瞒着你的,不要瞎想了!我去迎一下那位大人。”
  说完,李德坤走向了牵马而行的洪承畴。
  正在牵马缓行的洪承畴看着道路两旁明渠、暗渠、蓄水池相互交错的水田与旱田,掂量着手中的麦穗,望着稻田中长势良好的禾苗,不禁在心中暗暗赞叹。
  这时,他突然看到,大路上,有一个也是穿着儒衫的书生正在向自己这里走来。
  只见这个书生虽然穿着儒衫,却是肤色古铜,眉宇间透着一股悲天悯人的浩然气息。然而他却在走路时有些摇摇晃晃,显着不够稳重,不禁让人想起巷间的流氓…..
  洪承畴使劲儿打量着眼前的书生,不禁皱起眉头,心道:这世上,怎么有人能够将浩然之气与流氓之气融合到一副身躯之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