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边军 / 第十章 合军阴山下

第十章 合军阴山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空气中弥漫着的是无比浓厚的血腥味,远隔数里都可闻到,尽管已经挖坑填埋了尸体可是空气中的血腥之气还是不愿散去,似乎在控诉着这些人的罪行,李泌一行人在战事结束后的第三天来到了阴山,本来他以为可能要经历一番战斗,但看如今的情况已经不用了,
  走进大营李泌看到的是一群穿着胡人盔甲的唐民,看到这一幕李泌也有些差异,在他们到达阴山大营外时沈禄的斥候就已经发现了他们,沈禄对他们来到这里的速度也略微感到差异,他以为还要一两天他们才会到达,
  “末将沈禄参见李将军”沈禄对着李泌行了礼。
  “将军请移步帅帐”
  引着李泌入了大帐沈禄向他详细说明此次战斗的情况,李泌听后也是激动万分,安史之乱后大唐由扩展转为守势周围的异族蠢蠢欲动,吐蕃入京,回纥火烧白马寺,去年突厥犯边皆是如此,安史之乱中原无力回天,肃宗借兵回纥与安史叛军决战,最终敌首安禄山,史思明兵败身亡,但回纥由勾结吐蕃背叛联盟,肃宗战死中原开始长达十数年的抗蛮战争,最后当家皇帝的父皇联合八大世家以郭子仪为主将最终才恢复了中原,而如今沈禄以五百破数万蛮兵打出了盛唐的气势。
  “沈将军些尸体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些穿着胡人甲的士兵”进入大营李泌看到一辆辆马车往外拉着尸体。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场战斗产生了如此多的尸体,以至于到现在还没处理完。
  听到李泌的问题沈禄也如实回答。
  “那些士兵还被掳掠到胡地的唐民属下人手不够就将胡人的盔甲给了他们,武装他们替大唐做事,至于那些尸体是这样的,属下以车轮为准,高于此的男子全部斩首”他面色不变的回答着李泌的问题。
  听此李泌嘴角微微抽搐,“你杀了多少人”
  “初步估计四万,若不是考虑此次战事战事,属下会把这个部落所有人全部坑杀”
  “这是为何,他们不是投降了吗?”李泌不是很赞同沈禄杀俘,
  “据臣了解去年他们去过河东,河北两道,这就是他们必死的原因,而那些突厥女子支持他们的男人去大唐抢掠,这就有罪,”沈禄望着李泌,“他们替他们的大汗生孩子,抢掠大唐这就是最大的原罪,而此次我军并没有准备好于突厥人进行国战,所以这些女子留下来可以为我军管理牧畜,提供后勤”
  “年轻人不要有如此大的戾气,以后记得不要如此,你先退下吧!”李泌听着沈禄的言语吃惊不少,不过他也很欣赏这个年轻人,大唐这些年一直在韬光养晦形成了一股文弱之风,内地府兵依旧孱弱不堪唯有边疆的士兵还勉强可以入眼,如今大唐缺的就是这类狠辣,有勇有谋的年轻将领,老一辈的将领人才辈出,如郭子仪,朔方仆固怀恩,扶风马璘等,而年轻一辈则有些青黄不接,如今他见到了沈禄,让他眼前一亮,以五百人就敢袭击十万人的突厥人这份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最令他感到吃惊的还是沈禄杀俘一事,这让李泌对他欣赏的同时也感到一丝凉意,这个年轻人的心太狠了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理解他也无可厚非,年轻人做事情总是凭着一腔热血,是非分明!
  从营帐里走出沈禄也是长长的叹了口气,他本来以为李泌至少会治他个战场杀俘的罪名,搞得的一番紧张,而对死去的突厥人沈禄倒是没什么负罪感想到去年突厥人肆虐河东河北的状况,他最后一丝愧疚也就随风而逝了,
  沈禄攻占阴山要塞的军报八百里加急的送往长安和宋玉的帐上,得知沈禄顺利拿下阴山大营宋玉摸了摸下巴,“褥子可教,褥子可教也”笑意泛滥在他的脸上,这几天的阴霾也不见踪影,
  长安,“北地八百里加急,速速让开,速速让开”一名骑士声音洪亮,纵马跑在朱雀大街上,来往的行人立刻把路让开,八百里加急这可是连当今宰相都不敢阻拦的,谁拦谁死,皇宫御书房,皇帝看着太监送来的捷报喜上眉梢,他这一生的理想就是恢复开元贞观是大唐的盛况,可又受制于世家门阀畏手畏脚,现在这份战报正和他心意,先皇的威名太高他必须要一步步淡化先皇的影响力,然后强化自己在国民心中的地位,这样他才有可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沈禄,这倒是个可以培养的人”
  九年十月北伐大军到达阴山沈禄再一次见到了宋玉,他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决策会议,决定休整两天然后开拔受降城,因为有了阴山之战所以敌人肯定有所防范故而偷袭之类已经行不通,所以沈禄的斥候营编入李泌麾下,保护大军两翼,
  突厥王庭一群人正在争吵不休,引发争吵的原因是唐军此次的北伐的目的,有人主和有人主战,两群人争吵不休,你来我往,就在他们争吵不休之时,一名侍女递给了突厥可汗一封信,信由受降城主将图轮发来信上所说唐军以拿下阴山大营正在向受降城袭来,请求大汗发兵。他的眉头皱起,大厅中两群人依旧面红耳赤,他拍了拍桌子“好了,吵什么!阴山都被唐军拿下了,你们居然还在吵,”他怒火攻心!
  大臣们顿时就焉了!“说说,现在该怎么办吧!”他将问题抛给了了站在下面的众人。“大汗,臣以为应该和唐军议和,我们不妨看看他们的条件”说话的突厥人的丞相李茂,他祖上曾经跟随李渊打天下所以赐性李,“不可,我认为应该和唐军决战,不可借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去年他们也不是被我们的儿郎大的屁滚尿流的嘛!”
  “大汗我认为应该和唐人打一仗”主战之人是突厥的左贤王刘益,突厥人的贵族一般都会起个汉人名字!他是彻头彻尾的主站派,去年的战事就是他提起的,如今他更不会退缩,安史之乱后大唐对周围的异族威慑力大不如前,特别是借兵回纥后降到了冰点,在刘益看来唐人不堪一击。
  “那就由你领兵五万前去支援图轮”突厥可汗有了决定。突厥可汗李卯,玄宗时期李隆基封突厥可汗为镇北王同时赐姓。其实他心里对大唐也是带有敬仰和畏惧,曾经他的爷爷不止一次的告诫他,向他诉说大唐的威武,当初哥舒翰路过突厥他的祖父弯腰俯首,那时他还小可这么多年过去他依旧忘不了祖父的眼神,满满的都是畏惧,而如今大唐历经战乱虽然在恢复但还是不及当初盛唐的十分之一。
  北伐军缓慢的前进着,因为带了许多攻城器械,所以行军速度不可能太快,从高空俯瞰,他们就像一条黑色的地毯在冬雪的大地上格外显眼。
  ,沈禄此时站在山坡上望了望缓慢前进的部队,一阵感慨,对着身后的亲兵下令,“目的地受降城,全速前进”众人策马扬鞭,逐渐消失在前方,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