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理皇宫。皇帝段智兴齐聚文武大臣,商议国策。段兴智开口说道:“自朕不慎被忽必烈所擒,押送大都,百般劝降,朕宁死不屈,不肯投降。后蒙哥汗为了稳定南方局势,放朕回来,一国两制,允许我大理保留军队,地区自治。然而横征暴敛,贪得无厌朕从大光借来一万大象军,暹罗借来一万古武军,安南借来三万铁叶军,加上我大理五万重步兵,一万马军,聚集起来强大的力量,杀掉了我大理国内蒙古各留守军队,重新复国成功。没想到大宋竟然派杨大渊三万军队占我城池,扬言灭掉我大理国,朕英明神武,一仗打败杨大渊,我段氏江山稳如磐石。如今之势,我大理还有半数城池还在宋朝手里,谁愿挂帅,收复失地?”
大将军高平飞站出来说道:“臣愿前往。”
丞相朱幼荆说道:“我大理与宋朝一向是友邻之邦,一衣带水,守望互助。此次扬大渊攻打我国,乃是我大理复国以前,宋朝定是以为我们投降了蒙古。如此一来,宋朝攻打我大理,如同攻打蒙古人,名正言顺。这中间有了天大的误会。如今宋朝皇帝赵谦在重庆大败忽必烈,逼迫忽必烈签订和约,兵势正盛。不如遣使入宋,解释我大理已经复国,愿与宋朝新和好,守望互助,方为上策。”
段兴智沉吟半响,说道:“也好,就算议和不成,误会已除,宋朝再来攻打我大理,便是赤裸裸地侵略,那时我大理奋起抵抗,道理上就占了十分,师出有名,对于发动民众,鼓舞士气,极为有利。就令你为使者,入宋议和。”
“报!”一个探子一路拖长了声音,跌跌撞撞跑了进来。
段兴智大喝道:“大胆!朝堂上进退失据,不顾礼仪,何事如此惊慌?”
探子惊慌地喊道:“皇上,大事不好了,蒙古大帅兀良合台去而复返,率三万蒙古铁骑在城下叫城,令皇上立即开门投降,饶我羊城满城百姓性命,否则打进城来,屠尽满城百姓!”
段兴智惊慌失措地大喊道:“什么?蒙古人又来了?大家赶紧跑啊!”
大将军高平飞站出来说道:“皇上莫慌!臣闻蒙古人有个规矩,若是在城外与蒙古铁骑决战,蒙古人钦佩对手的勇气,打败对手之后,不会屠城。如今我大理国兵强马壮,有十万强兵,蒙古人才三万铁骑,有何惧怕!不如派出全部兵马,皇上坐镇军中鼓舞士气,与蒙古人拼了。若是不敌,投降不迟。”
段兴智想了一想,说道:“好,就依爱卿。请爱卿出城排兵布阵,朕坐镇中军,亲自擂鼓为大将军助威。”
不多时,养成羊城城门大开,大力军队鱼贯而出,不一时辰,摆成一个阵势。三万南安铁叶军在前,一万大象军在中,五万大理重步兵在后,左右两边各五千马军机动护卫。
大将军高平飞说道:“皇上,臣所布此阵名为三才阵,蒙古人最擅长的战法是成吉思汗发明的“恶虎掏心”战法,两边用轻骑骚扰,中间重骑直冲我中军,撕开一条口子,然后直扑我后军主帅,待我主帅惊慌而逃,大军失去主帅指挥,阵势大乱,然后各个击破,大获全胜。臣如此布阵,正好克制蒙古人。蒙古人派轻骑骚扰两边,我马军拼死地主,前军缓缓前进,待蒙古人中路重骑冲锋,铁叶军两边分开,张开打嘴,放铁骑进来,然后大象军一阵冲击,大象与蒙古战马对撞,陷入胶着,然后铁叶军大嘴合弄拢,囫囵吞下,然后我后军五万重步兵将蒙古人铁骑全部消化,一战而胜!”
段兴智大喜,说道:“大将军请进军吧,朕亲自擂鼓为大将助威。”
高平飞抽出宝剑,遥指远方蒙古军队,大声喊道:“进军。”传令兵一声接一声地喊道:“进军!”跟着段兴智手拿两根鼓槌,奋力击鼓,一声声沉闷雄浑的鼓声远远地传了开去,士兵们登时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准备杀敌。
铁叶军在鼓声的鼓励下,前排一排巨盾竖起,缓缓向蒙古铁骑逼去。果然蒙古军两边派出轻骑骚扰,箭如雨下,纷纷向铁叶军射击,箭矢大多射在巨盾上,发出密集的“叮叮叮叮”响声,纷纷落在地上,不时有防护不严的士兵中箭倒地。
高平飞将令旗一举,两边各五千马军纷纷出击,射箭还击,天空中下起一片片箭雨,奈何蒙古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箭术精湛,两边互射之下,大理马军纷纷倒地,蒙古人只有少数倒在地上。高平飞眼见吃亏,也不理会,这只是开胃菜,只要能支持一两个时辰,待蒙古人重骑冲击,好戏就开场了。
果然蒙古铁骑入铺天的乌云,黑云压城一般向中军冲来。段平飞大喜过望,令旗使劲向两边挥动,“分!”传令兵一声声大喊,传到千军,铁叶军向两边分开一个大嘴。高平飞令旗向前挥动,大象军一百头大象慢慢起步向前冲击,只等蒙古铁骑冲击上来,胜利在望。
高平飞嘴角露出一阵阵狞笑,谁说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天之后,我段平飞的的大名,将传遍九州,名扬四海!
眼看蒙古铁骑就要冲进大象军中,竟然神奇般地停止不前,远方突然传来一阵闷雷般的响声,阵阵火光从蒙古铁骑后方冒出,跟着漫天的黑点落入大象军中,响起连绵不绝的巨大爆炸声,爆炸声足足响了一刻钟,大批大批大象纷纷被炸得倒在地上,象兵被炸得飞上了天,剩下少数大象惊慌之下,向后乱蹿,把重步兵阵型撞得七零八乱。三万铁叶军发一声喊,向后就跑。
高平飞傻了眼,嘴里念道:“天啊!这是什么神兵利器?蒙古人何时有了会爆炸的大炮?”
来不反应,蒙古铁骑又开始加速,如一把箭矢向自己的主帅位置冲来,乱兵惊慌失措,纷纷逃跑,来不及逃跑的乱兵都葬身于铁蹄之下。
高平飞一把拉住段兴智,大喊道:“皇上,快逃吧,我们打败了。”
段兴智早就惊慌不已,哆嗦着说道:“对对对,快逃吧,我们赶紧逃进城去,关上城门,别让蒙古人进城来。”
高平飞说道:“皇上,不能进城啊,一旦进了城,被蒙古人围城,我们就逃不掉了。赶紧向洱海方向逃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二人翻身上马,率领残兵落荒而逃。
蒙古铁骑也不追赶,火速抢进城去,四处劫掠一番,出城而去。
段兴智逃到半路,惊魂稍定。探子来报,说蒙古人进城劫掠一番,出城向南而去。城中并无一个蒙古人。
段兴智大惑不解,令探子再探,不久探子再来报,说城中确实没有一个蒙古人。
段兴智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回城!”令探子密切注意蒙人铁骑的去向。
回到城中,发现人民并未被屠杀,只是城中府库被劫掠一空,城中富户大多被抢劫一空。
屁股还没坐热,探子来报:“皇上,城外出现大批宋军!宋军派来一个信使,说要见皇上。”
段兴智心头又是一阵狂跳,心道,这宋军怎么会在蒙古人后面呢?
段兴智想了一会,也想不明白,只得说道:“快请!”
不一会,一个信使随着武士走了进来,信使说道:“禀大理国王,我大宋大将军张坤有信呈上!”
段兴智命武士呈上信,拆开来看,心中写道:“段兴智亲启:我大宋皇帝探知蒙古万户兀良合台率三万铁骑再犯大理边境,命大将军张坤率十万精锐伏击蒙古铁骑,大败兀良合台,兀良合台向大理腹地逃来,我大宋精锐一路追击到此。我大宋愿与大理结为永世之好,长期驻军歼灭蒙古铁骑。剿灭蒙古人之后,大理自治,我大宋绝不参政。只需大理出钱出人共同对付蒙古人即可!如今大理军队全无抵抗之力,请大理国王三思。”
段兴智看到“长期驻军”四个字,甚为不乐,这才走了狼群,又来了猛虎。对信使说道:“转告你家大将军,不允。”
信使说道:“国王既然不允,我大家将军说了,我大宋本是为了保境安民才出兵伏击蒙古人,大理境内战事与我大宋无干,我大军这便回师!”
果然信使走了不久,宋军果然缓缓向北退去。
段兴智大喜,转念一想蒙古人还在,愁上心头,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不久,探子突然来报:“皇上,大事不好了,蒙古人又回来了!”
段兴智登时慌了,大叫道:“蒙古人又来了,大家赶紧逃啊!”
丞相朱幼荆站出来说道:“皇上,这宋军既然能打败蒙古人,况且同为汉人,又是领邦,世代友好,不如答应了大宋的要求,请宋军驱赶蒙古人,我大理自治,还能让百姓免受刀兵之灾。否则,漫说打不败蒙古人,就算打败了蒙古人,大宋再趁机灭我大理,祸在眼前!”
段兴智闷了半响,说道:“前有狼,后有虎,也只有两害取其轻,只有答应大宋了!”
于是段兴智派出信使,快马追上宋军,转告投降之意。
不多时,宋军风驰电转般来到城下,段兴智写下降表,大开城门,迎接大将军张坤入城。大将军令信使将降表送往成都,带走大理所剩三万降兵,留下一万禁军驻守羊城,追赶蒙古骑兵而去!
不出两月,蒙古铁骑一路逃窜至大光,暹罗,安南,沿路攻城拔寨,烧杀抢掠,终于逃到安南海边,逃无可逃,三万蒙古铁骑全部投降宋朝。大光,暹罗等国纷纷上降表成都,请求一国两制,地区自治。
大将军留下三万禁军驻守各国都城,率领七万宋军,三万蒙古降军,五万各国降兵,班师回朝。
这一日,赵谦正在书房办公。案桌上奏章堆积如山。心中不禁感叹,还以为不用天天上朝,日子好过多了,没想这要办的事哪有那么多哦,一大半小事交给李进办理,这大事也有那么多,真是累死个人。还以为当皇帝是多么风光无限,多么舒适安逸的事,原来是个苦差。
拿起一份奏章,是张坤的奏章,称已经收复南方最后一个国家安南,现在率十五万军队正在班师回朝。赵谦心里大喜,看来这张坤果然是咱的千里马,这才两个月就平定南方,看来把宝押在张坤的身上,算是押对了。
李进拿着一叠奏章急匆匆走了进来,说道:“皇上,昨夜成都城东门外突然驻扎了五万常备兵,另外,拒锦衣卫暗线密报,从湖北,陕西等方向开来共计五十万常备兵,这些常备兵收复陕甘,湖北,临安等地,就应该驻守本地,敢问皇上何时下旨调这些兵马到成都的?”
赵谦疑惑地说道:“我没下旨啊。”
李进说道:“那就对了,皇上请看这一份奏章。”
赵谦隐隐感觉不妙,象有大事发生。说道:“不用给我看,你直接说奏章的内容。”
李进说道:“归延龄请求将十五岁的女儿归茴香嫁给皇上,废掉皇后,立归茴香为后,以后归茴香所所生儿子为太子,长大之后立为皇上。”
赵谦大怒,说道:“这归延龄吃了熊心豹子胆,敢管老子后宫之事。老子撸了他的丞相之职!”
李进说道:“还有呢,归延龄请求将张钰的枢密使职位除去,发配边关充军。任命天牢中的杨大渊为枢密使。”
赵谦越怒,说道:“归延龄这是吃错了药,神经错乱了吗?”
李进一脸愁容,说道:“常备兵调动,除了皇上,就只有归延龄有权调动,如今我成都城只有一万锦衣卫,而城外却有五万常备兵,虽说常备兵战力不高,但人数上占了便宜。何况,还有五十万常备兵向成都开进,我怀疑,归延龄是想逼宫!”
赵谦想起将归延龄儿子手脚打断,不过那也是他儿子冒犯咱在先,没有把他的丞相之职撸脱,只罚了他一年的俸禄就是格外开恩了。莫非他怀恨在心,想要逼宫,令咱交出兵权?咱好不容易有了今天这个局面,权力收归中央,正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若是被归延龄逼迫就范,朝廷有回到老路上,腐败透顶,如何能打败蒙古人?最后依然会被蒙人灭掉。脑海想起那个剑眉剑胡男人咬牙切齿的样子,赵谦心里下定决心,绝不投降。
心里依然不敢确定是归延龄造反,报着侥幸问道:“万一不是归延龄呢?”
李进说道:“前几日暗线密报说常备军团练使杜义举报归延龄贪污巨额军饷,可惜暗线前去收集罪证时,杜义突然暴病而亡,未拿到证据。我已致函成都府包成功调查杜义死因。现在又出了调兵的事情,定是归延龄所为。”
赵谦一颗心坠冰窖,如此看来,这事必是归延龄所为了。赵谦问道:“李进,立即着人通知张钰,吕文焕,姚广仁,包成功前来商议!”
不多时,四人陆续来到书房,李进将形势向四人说了一遍。
兵部尚书吕文焕说道:“现今离成都最近的兵马是重庆驻扎的一万兵马,由我兄吕文德率领,可令人前去报信,命我兄沿江而上火速支援成都,最快一天能够到达。”
赵谦说道:“这事靠谱,李进,拿着我的金牌,立即派信使出发。”
张宇说道:“大将军张坤如今已班师回朝,现已到羊城,若是派人八百里加急前去通知,可在五日内抵达成都。”
赵谦说道:“虽然太迟,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李进,立即着人前去报信。”
包成功说道:“皇上,我秘密调查杜义死因,各种线索直指归延龄。如今归延龄狗急跳墙,可去相府抓捕归延龄的家人,以此要挟归延龄就范,就算不成,归延龄投鼠忌器,也可拖延时间,捱到大将军班师回朝。”
赵谦说道:“这也算是一个办法,李进,立即派锦衣卫前去抓捕归延龄的家人。”
姚广仁说道:“皇上臣有两计,可保皇上无忧。”
赵谦大喜,心道,虽然姚广仁情商很低,老是得罪人,可是临危之时,总算能想点好主意出来。老子的皇位就是在姚广仁一席话之下,不费力气就到手了。看来这段时间将他发配去翰林院教朱元璋读书,有点委屈他了。
于是说道:“国师快快请讲!”
姚广仁说道:“第一计是攻心之计。如今皇上威望如日中天,深得民心,若是振臂一呼,百姓必定群起呼应。可在皇宫外民意墙上大书特书姚广仁所犯之罪,让百姓知晓,大力宣传归延龄的恶行,号召江湖侠士,各家富户护院武师上城墙抵抗。同时可派人出城假意与归延龄谈条件,拖延时间。皇上可用箭向城外射出大量传单,向城外的常备军各将军,士兵宣传归延龄的罪行,众人必定不会盲从,就此散去,若只凭归延龄所带亲信,不足为虑。”
赵谦大喜,说道:“国师之计,甚为中肯。李进,立即照国师所说,命人速速执行。国师,还有一计是什么?”
姚广仁说道:“第二计乃是金蝉脱壳之计。宋仁宗时期,枢密使张德林率领三十万边关战士回师开封,意图捉住仁宗,逼其就范。仁宗在包拯的建议下,从密道逃出城区,致使张德林所图落空。成都地处南方,降雨颇多,因此地下水道四通八达。皇上大可挖开地面,找出水道。若是不幸被归延龄攻进城来,皇上大可从水道逃出城去,捱到五日后大将军班师回朝,危机自然解除。”
赵谦大喜,一颗心终于放到肚子里,说道:“李进,立即命工匠到皇宫中来,挖开水道备用。”
李进领旨匆匆而去。
不多时,李进急匆匆地进来,脸色惊慌地禀报道:“皇上,归延龄已将皇城团团包围,前去报信的信使出不去城了。锦衣卫前去捉拿归延龄家人,归延龄家人早已不知所踪。现今归延龄在东城外大叫要见皇上。不知皇上见是不见。”
赵谦心又沉了下去。说道:“各位爱卿,如今之势,又当如何?”
吕文焕突然跪下说道:“皇上,臣有罪,请皇上赎臣之罪。”
赵谦心一沉,脸色一冷,说道:“莫非归延龄逼宫一事,你也有份?”
吕文焕大声说道:“皇上冤枉微臣了,臣绝无参与。臣请皇上所赎之罪,乃是臣与我兄吕文德私下养有一只信鸽,若有重要紧急之事,可用信鸽通信。”
赵谦转怒为喜,说道:“爱卿何罪之有,立刻前去放信鸽通知吕文德火速支援。”
姚广仁说道:“如今之计,皇上还是去城楼见一见归延龄吧。”
赵谦叹了口气,说道:“也只好如此了。李进,你留在宫中,一旦地下水道挖开,立即探明水道各处去向,命信使出城给大将军张坤报信。顺便将明月宫主接到宫中来。”
成都城东门城楼上,赵谦率领姚广仁,张钰,吕文焕,是龙是虎,赵安等人,极目望去,远处兵马红艳艳一片,遮天蔽日。近处数十骑立在城外数百步弓箭射程之外。一骑从骑士中走来了出来,正是归延龄。
只见归延龄在马上施了一礼,大喊道:“皇上,臣归延龄有礼了。”
赵谦大喊道:“归延龄,咱们在钓鱼城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驱除鞑虏,天下太平,如今已算是达到了,咱也对你不薄,任命你为丞相,如今为何造反?”
归延龄喊道:“皇上,是你逼我的。”
赵谦怒道:“咱什么时候逼你了?你儿子打了咱,咱也只是打了你儿子一顿,并未把你丞相之职撸了,仍然对你信任有加,莫非你要做皇上不成?”
归延龄说道:“皇上,臣绝不敢造反,臣只是不想失去努力奋斗而得来的一切,可皇上一步步紧逼,虽然现在我还是丞相,可是去丞相之位也不远了。自从在钓鱼城,因为张坤一见小事,皇上轻轻一句话,姚广仁便失去了朝堂的话语权,我便丢掉了监察院的监察大权,我就知道,这朝堂啊,不过就是皇上办的流水席,不变的永远是皇上,变的只是我们这些食客。在钓鱼城,臣一眼看出皇上英明神武,洞察世事,将来必定前途不可限量,臣便毫不犹豫投到皇上的麾下。果然皇上不负众望,一炮打死蒙哥汗,绝处逢生,打败蒙古人。然后一路犹如神助,无意之中提拔张坤前去临安送死,没想到打出一个战神出来,两次打败忽必烈,逼迫忽必烈签订合约,不费吹灰之力,黄河以南广袤版图,尽归皇上。我那时想,皇上就是臣的偶像,臣这一辈子誓死跟定皇上了。只不过,局势刚刚缓和,皇上竟然因为一件小事,就在正大光明用镇纸将臣额头打破,丝毫不给臣面子,臣对的皇上的敬仰之心,荡然无存。老天真是捉弄人,犬子不认识皇上,竟然在赏月楼将皇上打了,我明白,我归家自我之后,仕途就断了。想我归家,世代皆是书香门第,代代励志披肝沥胆,寒窗苦读,以期出人头地,入朝为官,光大门楣,衣锦还香。可惜朝堂黑暗,我归家数代人始终挤不进朝堂,沦为刀笔小吏,郁郁而终。好在老天佑我,让我遇见了皇上,机缘巧合之下,我竟然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只不过才半年,皇上竟然因为一些小事就断了我归家的仕途,我怎么能心甘情愿再次沦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我不过就是拿了一点应得的钱财,皇上就秘密叫锦衣卫和包成功的成都府来调查我,怎么不让我心寒?我秘密调兵回京,只不过就是想让皇上娶我女儿归茴香,立我女儿为皇后,皇上百年之后以后传位于我外甥,保我归家世代荣华富贵。因此我绝不是造反,而是被皇上你逼的!”
姚广仁悄悄地对赵谦说道:“皇上,这一条可以答应他,等危机解除,再来个秋后算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