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四世忠良 / 第二十章 伯温念义合璧 龙湾大胜友谅

第二十章 伯温念义合璧 龙湾大胜友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念义到了议事厅,见到了朱元璋、徐达、常遇春兄弟,又有几个陌生的面孔,年龄都较长一点,念义刚想开口,其中一位长者就张口了。
  “这位想必是林念义将军吧。”刘伯温说道。
  “在下不是什么将军,只是朱元帅的手下小卒罢了。”念义说道。
  “将军献计解除和州之困、里应外合智取集庆、用连环计取得常州,早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日一见真是鄙人的荣幸。”
  “哪里的话,全都仰仗朱元帅的指挥,在下只是尽微薄之力罢了。”念义说道。刘伯温见念义年少有为、虚怀若谷,对他增添了一份敬佩。
  “伯温、四弟,你们都别谦虚了,你们可都是我帐前的谋士。”朱元璋说道。
  “大哥,这难道就是大名鼎鼎“浙东四先生”之一的刘伯温,幸会幸会,在下林念义。”
  “念义,过奖了,徒有虚名而已,早闻将军文武双全,今日一见果真气度不凡。”
  “哪里,哪里。”
  “好了,好了。你们之间就无须客气了。四弟,我给你介绍其他新来的朋友。”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分别介绍了宋濂、章溢、叶琛等人。宋濂非常欣赏念义的正义气概,刘伯温则非常喜欢这个谦虚沉稳的青年。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和念义都是较好的朋友,念义非常佩服宋濂的正直清廉,又时常向刘伯温学习阵法。
  五月,陈友谅攻陷太平,气势甚为嚣张,率领水军数十万,直达南京城下。
  “陈友谅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各位有什么建议?”朱元璋说道。
  “陈友谅兵多将广,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应该投降。”将军甲说道。
  “我们可以避其锋芒,等待时机反攻。”将军乙说道。
  “怎么等待时机,他们都打到城下了,难道我们就这样耗下去?”将军甲说道。
  “我们可以拖一段时间,然后找时机出城反攻。”将军乙说道。
  两人僵持不下,朱元璋看了看刘伯温沉默不言,知道他有自己的看法,说道,“伯温觉得该怎么办?”
  “陈友谅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自取了太平之后,认为自己无懈可击,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恰好可以利用他这一点,使用计策诱惑他们进入我们的包围圈,然后再重创他。”刘伯温说道。
  “我们打不过他们的,还不如投降,保存实力。”将军甲说道。
  刘伯温向朱元璋使了一个眼色,朱元璋说道,“来人,此人扰乱军心,拉出去斩了。”
  常遇春刚想为这个将军辩解几句,被念义拉住了。
  “我们这次是以逸待劳,这一仗我们肯定能德胜;再者,这是我们与陈友谅的生死大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至关重要。”刘伯温说道。
  “伯温所言极是,那这会儿我们就具体的部署一下吧,伯温你说。”朱元璋说道。
  “徐达将军率部做诱饵,常遇春与冯国胜率领自己部队在两侧埋伏,作为全军的主力。”刘伯温说道。
  “得令,我部定当竭尽全力。”徐达和冯国胜说道,常遇春在那儿爱答不理的,念义见此情况,瞪了常遇春一眼,常遇春没好声的对刘伯温说道,“得令。”朱元璋见此情况,刚想说几句,又忍住了。
  “念义,有什么补充的没有呢。”刘伯温说道。
  “伯温神机妙算,此战定能成功。只是在下建议,将伏击地点改在龙湾,江水落潮时,船只搁浅他们则无法撤退,我们正好占有优势,大败敌军。”念义说道。
  “念义此计甚妙。”刘伯温说道,念义微笑回应。
  “各将领整顿各部,准备出发。”朱元璋下令道。
  众人离去,在路上念义拉住了常遇春,“三弟,以后切不可鲁莽。”
  “二哥,今天大哥做得太过分了,杀害了一个出生入死的兄弟。”常遇春说道。
  “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哥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有什么道理,我看现在大哥都听那个刘伯温的,没我们兄弟们什么事了。”
  “三弟,切不可乱说,刘伯温乃神机妙算,他的计策堪称完美。在此关键时刻,如果不斩杀投降者,恐怕军心不稳呢。”
  “那也不能直接杀人。”
  “三哥,二哥说的对。现在与以往不同了,你可得注意一点呢。”徐达说道。
  “四弟,连你也来教育我。”常遇春说道。
  “我看呢,你应该好好向四弟学习,管住自己的嘴,不可急言,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念义说道。
  “我总觉着大哥变了,不像以前那样随和了。”常遇春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三弟,切记我给你说的话。”念义说道。
  “二哥洞察一切,三哥,我们都得向他学习。”徐达说道。
  “四弟,哪来什么洞察一切,只是对环境比较敏感罢了。四弟,你以后要提醒着一点三弟,可别让他犯错误了。”念义说道。
  “你们都来教育我,哼。”常遇春说道,就大步离开了。
  “三哥,三哥。”徐达追了过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念义自语道。
  “念义,你怎么还在这里呢。”刘伯温说道。
  “是伯温啊,刚才和常遇春、徐达闲聊了几句。”
  “念义今日之计策可谓是此战胜利的关键,在下惭愧,没有考虑周全。”
  “伯温,咱两之间就不必藏掖着。若不是伯温故意疏漏,也不可能有念义的那个计策,我还得感谢伯温兄呢。”
  “那今天的这种形势分析,念义的心中所想亦不比在下差,那为何还要给在下一个表现的机会呢。是否是念及在下初到军营,想让此战成为在下树立威信的开始呢。”
  “伯温,你知我知即可。”
  “念义,再无他人可知。”
  “今天我四弟常遇春多有冒犯先生之处,还请先生见谅。”
  “常遇春将军乃直爽之人,在下佩服之极,何来冒犯之说。”
  “那念义替四弟谢谢伯温兄了。”说完后就离开了。
  “少年老成,前途无量;不念功名、可保全身而退,想不到一个年轻人有如此的境界,望尘莫及啊。”刘伯温自叹道。
  龙湾之战,朱元璋以弱胜强,陈友谅大败而逃,此战之后,朱元璋转为为安,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