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从刘禅投降以后,他的部下也相继放下了手中的武器。纷纷选择了投降,像姜维等人。
不过还有一些原先蜀汉政权的顽固子弟和军阀分子们却拼命抵抗。
这其中就有像霍戈,罗宪这样的人物。
263年,魏国攻入蜀国的时候,霍戈担任安南将军,驻守南中地区。
他是想前往成都。但是刘禅认为自己准备得充足而没允许他来。
事实上,刘禅这个愚蠢的决定是错误的。
后来,霍戈在听说成都陷落之后,霍戈身穿丧服,行哭礼,服丧三天。
各个将领都劝说他应该快点投降。霍戈则是答道:“如今道路隔塞,现在还不清楚后主的安危。假如主上和魏国讲和,待他以礼,那么我投降也不晚。万一主上受辱而死,我也要以死抗争,哪有什么早晚!”
后来,霍戈在得知刘禅没事之后,刘禅已经东迁洛阳了。霍戈这才如梦初醒,立即率领南中六郡太守投降魏国。
霍戈在投降时,还上表司马昭说道:“臣知道人生有三次,做事如一次。若有难所在,则致其命运。现在臣的国家已败亡。后主刘禅又依附于您。死守不是办法,最后我想来想去。还是投降的好。我对您的忠心,不会有贰。”
霍戈的这次上表,受到了司马昭的极力赞赏。
司马昭则以霍戈能保全一方,率领南中六郡投降。诚意有嘉。所以仍然给霍戈委以旧任。还让他当了南中都督。
罗宪与黄皓世代不和。曾被阎宇将罗宪召回。
公元258年(景耀元年),陈袛病死了。黄皓开始专政,众大臣多依附于他。
而罗宪独自坚正不移。黄皓非常憎恨他。于是,黄皓就贬他为巴东太守。
当时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让罗宪领军。当阎宇的副将。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国进攻蜀国时。都督阎宇将罗宪召回,让他驻守永安城。
蜀国灭亡的时候。永安城中骚动,罗宪将一个散播恶意流言的人当众斩首。百姓才安心。
后来,罗宪得知刘禅投降称臣的消息后,便率领所统辖的军队在临近都亭的地方。停留了三天。以为灭亡的蜀汉政权致丧。
蜀国灭亡之后,264年二月。吴国听说蜀汉政权已失败。便派遣盛曼将军西行入蜀,假装来援助。内心则是要攻打罗宪。
罗宪说道:“我们已经灭亡,吴国与我国乃是唇与齿的关系。现在你们不体恤我国的难处反而趁机获利,背弃了盟约。况且蜀汉已灭亡,吴国还想留得久吗?我怎能做吴国的俘虏!”于是,罗宪带军归顺了代魏的晋朝。
公元264年(咸熙元年),益州遭到了钟会之乱。钟会,姜维,邓艾等人都被乱军所杀。
益州这时大乱,益州境内百座城池也没有了归属。
吴国则是趁乱又让步协领兵西征。
罗宪在城外打败了步协的大军。
吴帝孙休得知后,大怒。又派上了陆抗率兵三万来围攻罗宪。
罗宪在自己的城池内坚守了六个多月。救援的军队未到。城中还有一大半人感染上了瘟疫。
这时有人劝罗宪赶紧逃跑。罗宪说:“作为人主,是百姓们所仰慕的,既然不能保全,到危急时抛弃他们,这是君子不做的事。我就死在这里了。”
于是,罗宪坚决不同意逃跑。
而这时,正好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吴国荆州重镇西陵。
陆抗在腹地被攻击的威胁下退兵。自此永安之围完全解除了。
罗宪因此被朝廷加封为武陵太守。
吴国,在此战斗中,虽然因为腹地被攻击而退兵了。而更大的原因是吴帝孙休病死了。
那接替孙休的人是谁呢?他又将吴国带往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