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新顺天下 / 第十章 夫妻夜话

第十章 夫妻夜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十月十四日,高桂英一行人骑快马从伏牛山的山寨风尘仆仆的赶到南阳城。
  高桂英一到南阳城,与李弘基寒暄几句后,就不顾鞍马劳顿,立即安排人员开始清点唐王府和南阳府库的财物,以及军械库的各项物资。
  吃过晚饭后,李弘基先在后院花园散步,消消食,然后又回到书房,看了会兵书,又练了半个时辰的字,又开始思考闯军的未来。
  李弘基可不想按照李自成原先的轨迹走,他要比李自成走的更远,而不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李弘基来到这个世界快20天了,并不清楚闯军的家底。李自成以前就是一个甩手掌柜,所有的缴获都交给高桂英掌管,他只管军事,其他不感兴趣。李弘基不同,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深知后勤的重要。
  李弘基曾看过一份资料,闯军兵士有不少人竟然拿的是木棍、锄头这样的简陋兵器,真正有制式兵器和盔甲的人只占少数。闯军虽号称百万,但真正能战之士不过数万人。大部分都是被裹挟的饥民,一旦战事不利,都跑路了。
  李弘基可不想学李自成,给饥民发一根木棍,然后驱使他们去和官军对战,用饥民的命来消耗官军的体力,最后派精锐上场收割,这样残忍的做法,李弘基做不到。
  想到这里,李弘基迫切想知道闯军的家底,除了粮食,还有多少兵器甲胄,这决定了闯军的规模能有多大。
  李弘基走出书房,径直朝高桂英的房间走去。
  李弘基走进高桂英居住的院落,沿途一些劲装女子纷纷向李弘基躬身行礼。这些女子是高桂英女子营的战士,都是穷苦人家出身。
  高桂英在伏牛山山寨重新组建了女子营,身边的护卫自然全换成了女子。高桂英此时并没有在房内,而是在唐王府亲自坐镇财物的清点工作。
  李弘基招手叫来院内一位执勤的女亲兵,对她道:“你去把夫人叫回来,就说我有要事要与夫人相商。你告诉夫人,我在书房等她。”
  说完,李弘基就返回了书房。
  自李弘基苏醒后,与高桂英的关系就有点尴尬。高桂英是原身李自成的妻子,当然也算他的妻子,但李弘基毕竟来自后世,一时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两人的关系一直若即若离,并无夫妻之间的亲密。
  高桂英也敏锐察觉到这点,自从李自成上次出山遇刺后,似乎像换了一个人,对她不冷不热。刚开始高桂英还以为李自成有了别的女人,后来发现并没有那回事,她怎么可能想到,现在的李自成早已被来自300多年后的李弘基所取代。
  半炷香后,高桂英回来了。
  李弘基看到高桂英,就对她说:“夫人随便坐。双喜,给你母亲沏杯茶!”
  李双喜给高桂英端来茶,然后又给李弘基的茶杯加了点水。
  李弘基待高桂英坐好后,就对高桂英道:
  “桂英,闯军的钱粮、财货、军资这些年一直由你掌管,你是我们闯军的大管家,你给我说说,这些物资可够多少人马吃用,我们的粮食可吃多久?”
  “自成是不是打算扩招人马?”高桂英立即听出了李弘基话里的意思。
  “闯军目前不到3万人,这点兵力还是太少了,无法应对官军大规模的围剿。”李弘基道。
  “伏牛山山寨里的粮食,可供3万人马吃一年。但缺兵器,山寨里的师傅日夜打造,兵器也只能再装备1万人,盾牌甲胄那就更少了。”高桂英沉思了一会道。
  “虽然有粮,但没有兵器,就不能扩充太多的兵力,总不能给兵士们发上一根木头,让他们和官军作战吧。你吩咐山寨的师傅们继续打造兵器。其他的暂缓。攻下南阳城后,虽然这次缴获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我估计城中的兵器再装备3万人没问题。”李弘基喝了一口茶,然后放下茶杯道。
  “自成这次的做法和以往大不同,你以前攻下城池后,派人把城中的缴获全都运到山寨。这次攻下南阳城后,你却特意让人将我叫过来就地清点,似乎准备留在南阳城。”高桂英看着李弘基。
  “夫人的眼光还是那么锐利。不错,这次的缴获我不准备搬去伏牛山,可能的话,我打算将伏牛山的一些物资运到南阳城来。
  桂英,你是闯军的大管家,对闯军的上上下下都十分熟悉。说实话,你如何看待我们闯军?今后闯军又该如何发展?”李弘基问道。
  “我就是一个小女子,哪懂什么军国大事。自成既然让我说,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虽然我军兵锋正锐,到处攻城略地,一两个月就攻破了南阳多个州县。但主要还是朝廷没把精力放在我们身上,地方守军人数少,战斗力不高,河南饥民多,很多饥民看到闯军来了,主动打开城门。
  但这里有一个隐患,那就是我军发展太快,大多是一些新兵,缺乏操练,碰到官军的精锐就会吃大亏。”高桂英思索了一会儿道。
  “桂英说的太对了。这次攻打南阳城,我军就在这上面吃了大亏。
  不过,我对闯军还另有看法。
  我军虽然攻破了不少城池,但这些城池并没有掌控在我们手中。那些城池,我们既没有设官,也没有派兵。一旦官军打过来,这些城池又会回到朝廷手中。到如今,我们除了伏牛山的山寨外,还没有一块真正属于我们的地盘。
  我们现在的做法,说的好听点是流动作战,说的难听点,就是流寇。”李弘基不客气的道。
  李弘基的话对高桂英的冲击非常大,让她大为吃惊。以前的李自成很忌讳别人用流寇一词,凡是与贼、寇有关的字眼,李自成听了都会变色。但现在,李弘基竟然当着她的面,毫不避讳的把闯军的做法比作流寇行为,这让她感觉李自成像变了一个人。
  “我们以前也是没办法。闯军看起来人很多,但缺兵器,很多将士拿的还是木棍,靠人多才打败官军的。官军有炮,我们根本守不住嘛。”高桂英辩解道。
  “对!以前闯军什么都缺,我们不得不四处流窜。但现在情势发生了变化,如果仍继续采用以前的做法,对我们闯军未来的大业非常不利。
  现在,将士们手中有了兵器,部分也有了甲胄,可以与官军野战。官军现在的精锐不是在辽东与鞑子作战,就是追击四川的献(张献忠)军,派出的人马不过是地方上的守军,战斗力还不如我们闯军。现在,我们可以守住城池。
  不谋一域者不足以谋全局。河南是我们闯军的福地,河南地方空虚,官军实力还不如我们,暂时不会有覆灭危险,我们就应该趁这段时间好好规划闯军的未来。如果一直继续流窜下去,一旦天下有变,我们很可能为他人做了嫁衣。”李弘基担忧的道。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