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用红色恐怖对抗言论的做法目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在根据地内,那些学究也好还是书生也罢,都没有说话的权利。
至于说李兆也没有让王善的人靠近分流点附近,而是组织着军队在这里日以继夜的工作着。
所幸洪水的前进速度并不快,在肆虐了中牟之后,三天之后才到达尉氏北部,而人民军这边已经严阵以待了。
按照参谋部制定的计划,人民军采用的双向分流。
一方面引导部分洪水进入涡河,然后看看能不能让其夺淮入海。
另一方面,则是引导一部分进入贾鲁河,依靠下游修建的一些小水利工程来消化这次洪水。
“你知道么,老白,你们的方案并不太好。”李兆对于这个计划并没有给好评。
“这是肯定的,大帅,这本来就是初步计划,我们现在的方法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的,在枯水期,这样干没问题,但只要等到明年开春,不管是涡河还是贾鲁河都没法承载黄河的巨大水流,所以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稳定住这种情况。”白伟明说着他们目前的计划。
参谋部本来对于这种治黄河的事儿也是大姑娘上矫头一次,能定制好计划都是他们找到不少曾经河工询问的结果了。
“那么能不能根治这个问题?今年冬天我们能凑合一下,明年丰水期可怎么办呢?”李兆并不满足于此,对于治理黄河的问题,他也知道是一个难点。
但现在人民军抽调不出精力来治理黄河水患,毕竟战争才是目前他们最重要的事儿,只要人民军不夺取权利,那么这条母亲河不管是在赵宋还是金国手里都不会得到有效的治理。
“明年丰水期我们必须占据原本决口的花园口,这需要我们能够战胜可能来袭的金军。”白伟明说着治理黄河的一切前提条件。
“狗日的,又是花园口,花园口真是日了这帮狗屎的亲爹。”李兆第一次咬牙切齿了起来。
对于李兆的爆粗,白伟明并不意外,只是有些不太理解李兆说的什么意思,不过一想可能他的大帅已经气到语无伦次了。
“打赢金军,不难,哪怕是在黄河以北外线作战,但你们有多少把握可以让黄河起码恢复正常?”李兆说着他的问题。
“这我没办法保证,大帅,我们还没有去花园口看过,不知道那里的具体情况,想要下结论还是太早了,不过这次抗洪结束之后,我们会让人去花园口实地考察一番的。”白伟明坦率的说道。
“好吧,不过辛苦了,你们参谋部还得干这个。”李兆也是明白,参谋部毕竟不是专业的水利部门,让他们制定这个计划属实为难人家。
“没啥,为了胜利。”白伟明不知道是真的有了这种觉悟还是单纯的为了喊口号而喊口号。
李兆并没有因为这个去问他,而是观察起目前的人民军水利工程来了,原本,在杜充的命令下,宋军采取的是截断涡河的方式来试图将洪水引导至贾鲁河,然后顺流直下,用于摧毁人民军的根据地。
而人民军在击败了这里的宋军之后,并没有完全恢复涡河的流通,而是开了一半。
即让贾鲁河承载部分洪水,而涡河承载部分洪水的方式。
这是一种保守的方案,因为人民军上下也不确定他们这半年多来修建的小水利工程能否支撑泄洪三分之一的任务。
至于涡河那边,就不是人民军该管的了,毕竟泄洪的是杜充,是宋室,他们只是抗洪而已。
能分流三分之一已经是人民军上下很有责任心和人性的了。
要不然他们直接恢复涡河的流通,那么洪水将会大部分奔向涡河,而涡河的下游有什么呢?
涡河从太康至亳州,入泗水,进入洪泽、宝应两湖之后入长江,或进入洪泽湖之后入淮河。
没错,涡河是一条连通中原地区三大水系的河流。
虽然听起来很了不起,但自身的流水量完全没法和黄河、淮河、长江相媲美。
哪怕是被截留了一部分河水,也未必能够安然无恙。
至于贾鲁河下游,则是在淮阳和颍河、沙河合流,成为沙颍河,入淮河。
从名字上就可以听出来,贾鲁河并不是太大的河,承载能力也就那样。
所以为了不伤及自身,人民军只能是做出最不坏的选择,将希望寄托给那些下游的赵宋官方了,虽然在李兆看来,这和让老虎吃素没啥区别,但谁让人民军鞭长莫及呢?
人民军连控制近在咫尺而又非常重要的汴梁人手都不够,根本不可能选择攻击相比于汴梁,并没有什么战略意义,又缺少宝贵资源的亳州攻略上。
所以如果亳州方向因为洪水肆虐而出现问题,那也怪不了人民军,毕竟他们早就仁至义尽了。
要怪也只能怪赵宋方面没处理好罢了。
毕竟他们想要通过水攻的方式摧毁人民军,那李兆是可以接受的,毕竟阶级战争么,用上什么手段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如果因为这个根据地受到损失,李兆也是能接受的,但赵宋方面的负责人过于想当然了。
首先是贾鲁河的水流有限,并不是什么太大的河流,下游在枯水期经常出现干涸的现象,要不然人民军也不会弄那么多小水利工程来作为冬天灌溉冬小麦的水源了。
甚至搞不好宋军的这个举动还会让人民军更好的发展。
然后是他们也不来实地考察一番,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哪怕是按照惯性呢,洪水也会流向涡河,而不是贾鲁河。
因为地球自转的关系,黄河作为一条从西向东流淌,导致北岸堆积,南岸侵蚀,但洪水也会流向更近的涡河,中原地区并没有什么山脉作为阻隔,根本不可能让河水直接转弯六十度。
所以说赵宋的决策层既蠢又坏一点儿毛病也没有,甚至这都不是骂他们,而是在陈述事实。
而人民军的准备工作也很顺利,在实地考察了一番之后,李兆算了一下,甚至他们都不用修什么工事,只需要在宋军修筑的临时堤坝上开个口子,就可以了。
当然,李兆明白,他所在世界的历史上,黄泛区就是贾鲁河到涡河之间的区域。
不幸中的万幸就是现在还是枯水期,起码在丰水期到来之前,他们都有补救的机会。
因此,他在确认了洪水暂时不会对人民军根据地产生影响的情况下直接召集自己的部下开始开会了。
“我们要在明年夏天之前,控制好决口的商都花园口,保证我们在修筑花园口堤坝的时候不会被金国人所干扰。”李兆说着他的决意。
“所以我们还是要和金国人打一仗?”和部队一起来到尉氏的李静善有些不太情愿的问道。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么?”李兆问道。
“可是,首先,我们的战士大半个冬天都不能休息,处于战备状态,而且您说了,我们要在明年夏天之前修好新的水坝,然后我们同时要扩张自己统治区域的情况下,还要对灾区进行重建,最后,我们还要在这种状态下防备南边和西边的敌人,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您明白么大帅?”李静善说着他们政府的难处。
不同于李兆精心训练、管理的人民军。
根据地政府现在还不适应现在的情况。
毕竟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在之前啥经验没有,完全是两眼一抹黑,摸着石头过河,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掉水里的事儿。
眼前这个大乱摊子摆在他们面前,李静善真的是一头乱麻。
“人力我们可以依靠受灾的民众,至于说民兵们也可以参与到劳动之中去,甚至我们可以改变工作时间,现在根据地是每天最高五个时辰的工作量,我们可以变成全部六个,我带头加班。”李兆说着他的想法。
“那物力呢?”李静善还是不放弃,直指问题的关键。
对于根据地来说,生产力有限始终困扰着他们。
“我们出去抢几波,现在枯水期洪水暂时的影响力有限,我们先去北边,看看能不能和金军打一仗,让他们明白,和我们打是得不偿失的,顺道抢一波那些地主老财们。”李兆说着他的应对方案。
“有限,黄河沿岸因为三易回河和这两年的兵灾,早就十室九空了,基本上没啥可抢的了。”白伟明说着他在黄河以北的见闻。
“看吧,能做多少做多少,如果真的到了丰水期,洪水摧毁了根据地的建设,那么我们就直接放弃根据地。”李兆说着让众人不由得一愣的话。
“那我们之后何去何从?”沈图有些凝重的问道。
“何去何从,直接去找赵宋的皇帝,要了他的命。”李兆说着他最后的方案。
对此众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倒不是说他们认为李兆疯了,而是真的开始思考这种可行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