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高武 / 第一章 雒阳

第一章 雒阳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熹平六年,雒阳。
  九月,残阳如火,清风徐徐,火红的天空映照在巍峨雄伟的宫殿群上犹如披上一层金色纱衣,将之衬托的古老而又萧瑟、厚重。街道上的人群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显得热闹非凡,倒也不失一国之都!
  “闪开!”
  此时,随着一声大吼,街道上的人群瞟见来人,迅速向两侧分立,只见一位身穿甲胄,蓬头污洉,一身血迹的将士快马飞驰而来,其方向直奔雒阳皇宫而去。
  “雁门四百里加急!”
  “雁门四百里加急!”
  “雁门四百里加急!”
  皇宫守城士兵见来人浑身血迹斑斑,满头污垢,且背后插一三色令旗,满脸焦急之色,当即开门通行。
  北宫,德阳殿。
  当今大汉天子刘宏一袭黑色冕服,头戴十二旒冠冕,早已坐在朝堂之上,文武群臣跪坐左右两列。四百里加急信件已经不是什么小事,再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召集文武群臣上朝议事!
  待众人全部到位后,刘宏示意张让一眼,后者心领神会朝殿外呼道。
  “宣雁门信使觐见!”
  得到传唤后,雁门信使大步进入殿内,走到中央对着刘宏当即跪拜。
  “陛下,檀石槐命中、东二部鲜卑联合出兵二十四万大军,分两路进军直逼我雁门,如今雁门关告急,故此,皇甫太守特派卑职以四百里加急通报陛下,特请陛下能够派兵增援。”
  说话之时,张让已将文书接过交予刘宏。看着信中所述,刘宏眉头紧皱,下方群臣窃窃私语,鲜卑二十多万大军南下雁门,显然并非之前打秋风那么简单。
  信使话音刚落,便有大臣走出队列。
  “陛下,胡人屡犯我大汉边境,致使我大汉百姓民不聊生,而如今又大举兴兵二十多大军犯我汉朝,实在是欺人太甚,无论如何,我等应当出兵增援雁门。”
  “何况,雁门又是抵挡鲜卑人的重要关隘,若有闪失,那鲜卑人的骑兵便可畅通无阻,一路直下中原。
  “所以,特请陛下出兵增援。”
  只见说话之人身穿红色朝服,手持象牙笏,鄂下一缕山羊须,语气铿锵有力、杀气凛然,身上一股若有若有的煞气散出,显然是一位久经战场之人。
  而随着此人话音刚落,又一位官员走出对列。
  “陛下,臣赞同段太尉之言,鲜卑蛮夷之辈,不服教化,屡屡犯我大汉边境,该当出兵增援雁门。”
  看着下方进言二人,刘宏微微点头,开口言道:“既然段太尉和刘大鸿胪意见一致,那尔等认为该派何人领兵前往增援?”
  “去月,朕曾派夏育、田宴、臧旻三人各领精骑万余人前往征讨鲜卑,可最后的结果......三万精骑,回来者不足百人。”
  刘宏神色冷冽扫视着下方群臣。
  “如今再派兵马前往,是继续派人送死乎?”
  群臣闻之,默然不语,互相巡视之。
  少顷,议郎杨彪手持象牙笏走出席,对刘宏躬身言道。
  “陛下,夏育、田宴、臧旻三人皆是大意所致,此次臣举荐三人,定可一举大败鲜卑。”
  刘宏闻言,心中略喜,看向杨彪问道:“哦,杨议郎速言,是哪三人。”
  “其一为卢侍中,卢子干;”
  “其二乃是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皇甫嵩侍郎;”
  “这其三...乃冀州常山郡守萧翊。曾先后平定庐江、武陵蛮叛乱,又为卢侍中之徒,可堪大任。”
  “此三人领兵,定可大破鲜卑!”
  言罢,只见刘宏沉默不语,似乎颇有顾虑,过了片刻,只见台下迟迟无人答话,眉头微皱,心中有一丝不喜。
  “萧翊......”刘宏双眼微眯,嘴中喃喃着。
  见状,下方段熲、刘郃、杨彪三人自动回到自身坐席,对于前者二人而言,既然已有人举荐那就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举荐人选抵挡鲜卑,那可是大意不得。
  何况,他们二人目前也的确没有什么很好人才可以举荐。
  “尔等的意思呢?”刘宏看向下方群臣发问道。
  此时,太傅袁逢出列言道:“陛下,卢侍中和皇甫侍郎二人到无多大问题,只是萧将军虽然先后平定庐江蛮和武陵蛮叛乱,但是单独领兵抵挡鲜卑,臣还是颇有顾虑。”
  “毕竟,领兵出征不是儿戏,我等需要慎之又慎,何况萧将军又是极其的年轻!”
  “袁太傅,此话不妥。”
  谏议大夫马日磾走出队列,驳斥道:“当年冠军侯领兵征讨匈奴之时,也不过十七岁而已,比之萧将军也大不了多少。”
  “何况,萧将军又是先后平定庐江叛乱和武陵叛乱,如此战绩,就算单独领兵抵挡鲜卑,又有何不可呢?”
  随后看向刘宏躬身一礼,道:“陛下,臣亦力荐萧将军领兵出击鲜卑。”
  太傅袁逢略有不甘,转身看向刘宏劝道:“陛下,领兵出征不是儿戏,平定蛮夷叛乱不过剿灭一群蝼蚁尔,这与出击鲜卑可谓大不相同,臣恳请陛下三思啊。”
  “需知前者有夏育、田宴、臧旻三人大败而回,这次若再经历一次,对我大汉的大军士气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还望陛下三思!”
  “陛下...”
  马日磾还想继续力荐,刘宏直接抬手打断。
  “行了,你二人的意思朕已知晓,卢植、皇甫嵩二人朕还是信的过,至于萧翊,既然谏议大夫和议郎都极力推荐,那朕就试一试。”
  “况且,能让弘农杨氏、谏议大夫二人联手举荐之人定然不同凡响,朕也想见识一二。”
  随即,刘宏喝道:“张让,拟诏!”
  “封卢植为破鲜卑中郎将,皇甫嵩为平虏中朗将,萧翊为讨寇校尉,各自引精骑三万,步兵三万,合计十八万大军,分三路进军雁门。”
  “此战,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打退鲜卑,让鲜卑短时间内不可再次南下。”
  “只是陛下,偏将军萧翊目前在常山郡当任郡守,是否立刻将他调回?”张让走到刘宏身边低声问道。
  刘宏吩咐道:“立即将萧翊召回,大军克日启程!”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