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余国朝堂上,一个男人坐在龙椅上,抚摸着龙椅上的花纹。这是余国皇帝,南宫玺。
南宫玺眉头皱着听着大臣们为了立太子之事争论不休,不管大臣们怎么争论,说出的意思都是立嫡立长。南宫玺心里只想立贤德之君为太子,不立年长之人为太子。可朝堂上说不过去,再加上边疆战乱,不想因为立太子之事变的内忧外患。眼下朝中势力分为文官和武官。文官以丞相和宰相为首,武官以唐远为首。内忧不算什么,可外患却需要人镇压。这个镇压之人南宫玺早已想好是何人了。可却需要个说辞。
南宫玺咳嗽了一声。大臣们安静了。南宫玺想要听听文官对立太子的看法便问宰相:“对于立大皇子允承为太子之事你有何看法?”
宰相对皇上作揖道:“回皇上,依老臣看,皇上正值壮年,又何必急于立太子。各位皇子各有千秋。此事还望斟酌。”
皇上听完这样的话欣慰的笑了。
而丞相却打断了宰相的话对皇上说:“皇上,依老臣看,三皇子是最佳人选。”
皇上疑惑道:“哦?这话怎么讲?”
“回皇上,三皇子虽然体弱,但是聪慧,是太子人选。”
丞相看了一眼宰相,说道,老臣以为:“只是三皇子还没有娶亲,如果立为太子,怕其他皇子心绪不稳啊。”
宰相等着就是丞相这句话忙回道:“老臣听说唐将军的女儿倾国倾城还未出嫁,是不错的人选。如果皇上能赐婚,那将是天作之合。”说完便望向唐远。
唐远看着宰相,心里不太高兴。转头对皇上说:“皇上,小女的确未出嫁,但是性格刁钻,恐怕配不上三皇子啊,还望皇上另选她人。”唐远心想“三皇子虽然贤德。但是自古以来立嫡立长,这太子之位还不一定是谁的呢。更何况那三皇子体弱余国尽知,宰相这是想看着我抗旨,好给我带一个抗旨不尊的罪名呢。这个老匹夫”
宰相立马附和道:“唐将军,如此好事有何不可呢,将军是为余国效力之人,难道还有二心不可?虽说三皇子身体不好,但是这以后得事谁说的准呢?”
唐将军:“你……”
皇上看着他们心里却有了打算。
皇上:“好了。唐将军此事就这么定了。封三皇子为禧王爷,唐将军之女唐婉儿为福晋,于五月初十大婚。”唐远见状只好答应。
退朝后,宰相暗暗窃喜,都知道三王爷是个病秧子,皇上还真把唐将军的女儿许配给他。看来以后有好戏看了。
唐将军回到将军府脸色特别难看。
唐夫人看到后问:“将军这是怎么了?脸色如此不好?”
唐将军:“哎,皇上给婉儿赐婚了,赐给了三皇子允禧。还封了婉儿为福晋。”说完一直叹气
唐夫人大惊:“皇上怎么突然想起给婉儿赐婚?而且还是三皇子?余国谁人不知他是个病秧子,若是婉儿真的嫁给了三皇子,万一哪天三皇子薨逝了,岂不是害了我们婉儿么?”
唐将军:“老夫怎能不知,可是皇上赐婚能有什么办法,如果抗旨只会落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你去告诉婉儿准备准备吧,初十三皇子就来迎娶了。”
唐夫人:“这只怕婉儿不肯啊,她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
唐将军:“那你就去劝劝她。”说完走出书房。唐夫人见状也只得照办。
唐夫人走进后院看到唐婉儿在花下发呆。唐夫人问道“婉儿这是做什么呢?可是有了心事?”
唐婉儿回过神,笑着回道“女儿没想什么,母亲来此为何?”
“哦?婉儿也不小了,到了出阁的年纪,可有心上人了?”
唐婉儿一愣:“回母亲,婉儿并没有。”
“那就好。婉儿,母亲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皇上为你赐婚了。”
“哦?皇上怎么会想起给我赐婚?”
“皇上这是看你爹爹为余国立下战功,将你许配给三皇子。”
唐婉儿:“三皇子?就是那个成天病秧秧的三皇子?婉儿不想嫁。”
唐夫人:“婉儿,虽然三皇子身体不好,但是却是皇上中意的皇子,也是立太子的最佳人选,你嫁入府中成了嫡福晋地位自然是高的。而且还会稳固你爹在朝堂的地位,现在朝堂那些文官一心想立太子之事,但是边疆战事兴起,朝堂可用之人只有你爹。皇上为了战事,把你嫁给三皇子。更是为了拉笼将军和战士的心。”
唐婉儿委屈的问道:“难道爹和娘就不心疼女儿了么,谁都知道那三皇子是病秧子,万一哪天病逝了,我难不成变成寡妇?还是说爹只在乎那将军地位?
唐夫人:“不要胡说,女儿是父母的心头肉,怎么会不心疼呢。“
唐婉儿:“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女儿真的不想嫁给他。’’
唐夫人:“皇上旨意谁能违抗呢?那是要灭九族的。”
唐婉儿:“既然如此,女儿嫁就是了。”说完便哭哭滴滴的回到了房中。
留下唐夫人独自叹气。
宰相回到府内,想着让皇上赐婚三皇子之事,便洋洋得意,三皇子是皇上立皇子的人选,朝堂很多人不同意,让皇上赐婚唐将军之女,如此一来,唐远树敌会越来越多,既然唐远不想嫁女,那我和不帮他呢?呵呵。
傍晚宰相在书房内喝着茶,像是等什么人,突然一个人影在门外穿梭。
宰相不慌不忙的放下手里的茶望着门口说了一声:“既然来了,就进来喝杯茶吧。”说话间,一个人推门走了进来。
那人穿着夜行衣,看到宰相便毕恭毕敬行礼
宰相也没绕弯子直接对那人说:“巫,我找你来是让你去办一件事,”
“何事?”
“皇上已经赐婚给三皇子和唐婉儿,我可不想看到他们大婚。”
巫明白了宰相的意思:“啊,啊?那可是灭九族的大罪啊,”
宰相有些无奈:“说的好像你还有九族一样,好了,好处少不了你的.”
巫:“那......待加钱。”
宰相:“一根黄金。”
巫听到黄金眼睛都亮了。“是,小的这就去办。”说着便离开了宰相府。
王爷府,允禧站在廊下,要说这三王爷也是一表人才,只是传闻他身体不好,太医说是娘胎里带的病症,就算活着也要靠汤药维持。自从皇上下旨要三王爷允禧娶唐将军的女儿,三王爷就心事重重的,允禧拿起手中的酒杯喝了一口。
心里想:唐将军效忠朝廷也是可以抵御边疆战乱的人,而朝堂上那些文官更想让二皇子当太子。而今日在朝堂上宰相竟然力推我为太子,他竟然不是让他的女婿二皇子当太子。这个时候父皇让我娶他的女儿,也只是让我们互相制衡,如果我执意不娶,会落一个违抗旨意之罪,那些野心勃勃的人正好可以上书弹劾唐远,余国谁人不知我身体不好,这个时候娶唐将军的女儿也是为了稳住唐远。现在边疆战乱一旦生起,唐将军为了自己的女儿也不得不去边疆再战。将士们自然也不会有二心。
允禧正在想着,一个男人从允禧府后墙跳进府内,看到允禧在廊下发呆。便从怀中拿出暗器,吹向允禧身上,那暗器上擦满了毒液,允禧中毒后,脚下一滑,便晕倒了。
丫鬟们听到声响,来到廊下看到晕倒的三皇子,管家苏福马上叫人传来太医,太医来后,观察了一下三皇子,发现了扎在身上的毒针,太医将毒针拔出,用布擦掉了上面的血,又从自己的药箱中拿出银针,用银针试了一下布上的血。银针发黑。转头对管家苏福说“太子是中毒,可是此毒从未见过,只能先用汤药抑制体内的毒。能不能醒只能看造化了。”
丫鬟们一时乱了方寸,“这可怎么办啊,过几日三皇子就要和唐小姐大婚了,此时晕倒,万一耽误了吉时。皇上可是要降罪的啊。”边想边哭了起来,这个时候府内的管家苏福进来看到了丫鬟们在哭,便对丫鬟说:“你们别哭了,也不要对外透露三皇子是中毒,就说身体不舒服休息几日就好了。”丫鬟们连连称是。
三皇子晕倒之事很快传遍了余国,皇上知道此事最为震惊。吩咐太医用最好的要救治三皇子。
而百姓们也议论纷纷,“这三皇子本来就体弱,没想到在大婚前晕倒,说不准啊是这唐婉儿冲的呢。”
此话传入将军府,唐远听到很生气,但是又想三皇子此时晕倒一定有原因的,百姓们的话如此难听,可又堵不住悠悠之口,如果此时退婚,别人更会认为是婉儿的原因,也会让朝堂之人有机可乘。看来只能硬着头皮让婉儿嫁过去了,一切都看造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