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惊风雨 / 盐引

盐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辛巳年,四月初一
  不多时,姜爻便是回到了高台处,此时依旧还是热火朝天的,张莱看着姜爻回来了,便是给他打了一声招呼,“前面李知州派人来寻大人,托言说,若是见到大人,还请大人去州府一趟。”
  姜爻点了点头,大体也明白李知州喊他去是为了什么。
  思索着,姜爻便是去了州府,渭州城的州府并不高大,可以说还有一些的家徒四壁,毕竟连年征战,钱财大多都投入到了军中,未得闲钱来修缮。一路上姜爻看到了大批的百姓拿着手中的粗盐,争先恐后的前往集市兑换。不由得姜爻笑了笑,这是民心所向,自然无往不利。
  不多时,姜爻便是见到了李守仁,这位特立独行的怪老头。
  李守仁倒是没给他什么好脸色,阴沉着脸,对他说道,“你可知,渭州城的财库,几乎空了?”
  姜爻点了点头,眼瞅着李守仁就想要一巴掌拍过来,便是往后稍了稍,“可是很快,渭州城的财库就会放不下了。”
  “你可真有如此把握?”李守仁显然不是很相信的问道。
  “确有把握,这新盐一旦上市,未来州府只可兑换新盐,而不是粗盐,如此百姓再也没有办法使用粗盐了,更何况粗盐要人命,百姓大多还是想要过活的,自然不会冒这个风险。”姜爻很是自信的说道。
  “新盐真的有你说的那些奇效?”李守仁问道。
  “那是自然,我从不说谎,这新盐自然是有他独到之处的。再其次,就是大木朝另外一个弊端了,交子。”姜爻解释道,“南来北往的商人们,大多都是靠着一车车的铜板来交易,可是若是遇到劫匪,那自然是逃不了的,若是遇到了意外,那么家产便成了后世人们的宝藏罢了,所以随着大木经济的繁荣,朝廷发行了交子,可是大木的交子,却很少有百姓愿意用,那是因为交子不值钱朝廷总是止不住自己的贪欲滥印,但是却不同了,官府发放的都是有数的,并且都有固定的兑换汇率,这让百姓商贾感到了安心,所以随着市场的逐渐繁荣,所能带来的收益也越来越高,而物价却也是在飞涨的,当然这个飞涨是对比之后的结果,但只要正常发展,那么这个飞涨与自身的货币增长速度当是一致的,一张可以兑换116.5斤盐,售价为6贯,换算下来就是每斤51.5文,那么如果百姓购买了,那么每张的价值就是6贯钱,这是恒定的,再之后,他可以用这张,来兑换116.5斤盐,之后再将其卖出,就可以兑换一开始的6贯钱,而此时的物价,若是舒坦,那自然可以比6贯多,哪怕再不舒坦,也可以有6贯钱的保值效果,更多的一点是,以后南来北往,只需要携带许多即刻,无需再动用,繁重的盐巴或者铜钱了。但是紧随而来的问题是,粗盐民间也可焚煮,民间煮多少,就等于制造了多少的铜钱,紧接着走私的盐商便是诞生了,这也导致了民间走私屡禁不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盐本身的价值很是低廉,制作成本也不高,与其背后所附带的经济属性差异太多。可未来却是不再会了,若是官府只认细盐,而细盐的制作方法只有官府拥有,那么就相当于给货币加上了防伪标记,再也不必担心有走私的情况了,只是...”
  李守仁赞叹道,“只是这新盐制作之法必须严加保守,否则便会和过去一样了。这方法倒是妙极,老夫本想让你控制渭州城的盐价,没想到推至到了天下钱粮,此事老夫这就上书朝廷,你当属头功,那金家的事情,可需要老夫出手吗?”
  姜爻作揖道“多谢李知州抬爱,此事,还是让某来解决吧。”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