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重生卫仲道 / 第二十一章 解县关羽

第二十一章 解县关羽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马车上卫宁正向卫五了解这些护卫的日常生活,便见到高顺跨步走了出来。卫宁亲切地将其请上马车,待其坐下方才问道:“师兄已有安排了?”“少君,顺已有谋划,但还需得少君首肯。”高顺面色平静的答道。“宁既然将护卫一事托付与师兄,自然由师兄做主,可有为难之事?”
  高顺答道:“为防不测,顺决意分上下夜两班轮流守卫,以确保部曲有充足的精力,一会入县邸之后两班护卫便会按次序直接用餐及休息。我已定下八间三人寝室,并排相连,装饰一致。以便混淆耳目,令人无法察觉公子的确实住处,只是颇为简陋……”
  “无妨,师兄,宁虽在富贵之家,却非受不得苦之人,何况看此间环境,想来不过布置简单而已,尚不至于破陋。”卫宁摆了摆手,无所谓地说道。
  高顺就怕卫宁有寻常豪族的骄奢之气,那这一路可就难行了。见卫宁并无异色,放心了不少,便继续说道:“为策万全,顺与绿萼会与公子共住一屋。公子居内室,顺与绿萼姑娘住外室,客房内外室皆可互通,万一有变可预加防范。”
  卫宁自己倒是无所谓的,毕竟自己又不是真的和这一世的卫宁一般养在深宅,没吃过什么苦楚。大学时的木床,军训时的铁板床,哪个现代人没经历过。卫宁考虑的是绿萼,虽然是小丫头,但是怎么说也还是女孩子。与男人睡在一屋已经多有不便了,何况还是睡在外屋。便与高顺商议道:“还是让绿萼睡内室吧,我与师兄睡外室,晚上还可与师兄畅谈一番。”
  高顺为人严瑾,所以有时看上去有些刻板,但又不是真傻,当然知道卫宁是考虑到绿萼是女孩子,多有不便。至于畅谈什么的,不过是出于对自己的礼遇,不便直接否决而已。心内不由感叹道:“卫氏确实无愧百年世家之名,兄弟二人皆有君子之风,没一个纨绔之人,对待下人都如此用心。”但此事还是不能让步,因为高顺选择内室不是没有原因的。卫宁房间的内室背靠大街府邸正门口,有护卫县邸的人员把守,休息的护卫住在最边上,左右两边房间都是当值的护卫。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便可以马上发现并及时赶到。而且卫氏的这座县邸高顺试过,用料极为结实,厚度和硬度都属上乘。是按较高的规格修建的,平时只有大县官邸才用到这样的石砖与木料。
  所以高顺虽然知道卫宁的意思,还是拒绝道:“少君,居住内室较为安全,外室虽有守卫,但还是容易为人所乘。”卫五在一旁听了两人的对话,心中便有主意了,无非就是绿萼没法安排。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高顺还是来卫氏的时间太短,很多事情并不清楚,这也是卫五的价值所在。因为卫氏县邸和郡邸都是有上宾房的,专门接待交好的世家和贵族。不但配置仆役,还有照顾女眷的丫鬟和仆妇,只是不对外开放且房间较少而已。到时候让小丫头去那住就是了,也不虞有人会专门对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不利。
  于是卫五便建议将绿萼安排到上宾楼,上宾楼和外面的普通客房是隔开的,外面看得到但是进不去,要从柜台的后门穿过去,或则让人领到后院直接开门进去才能到达。绿萼只有一人,当然就不用专门绕到后院开门了,让县邸的舍人(店主)直接带过去就行。
  高顺见没有影响自己的护卫安排自然没有异议,卫宁虽然还有些犹豫,但是想想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只能先这样了,好在相距不远,料想也应该无事。三人商议既定,便一同下了马车往郡邸的大门走去。一走进郡邸的大门,卫宁便注意到了坐在窗边饮酒的剑客,应该是喝了热酒的缘故,剑客脸色通红,加上过人的身高和那种独特的气质,卫宁不用猜也知道自己碰到谁了。
  在河东解县,解县此时也叫解良。能遇上一个红脸绿袍,高大威武,还有一种藐视权贵这种独特气质的除了那位传说中的“武圣”还有谁。说实话,这次相遇,在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
  卫宁有没想过会一会这位义薄云天的武圣呢?当然是有的,但是一来对这位武圣的出生来历描写较少,《三国志》中除了一个河东解良就没有其他记载了。二来卫宁并不想破坏武圣出世以免影响未来历史可能的走向,毕竟这可是位大人物,和未来的许多事件都有交集,卫宁不想刻意破坏,以免减少自己熟知未来的优势。三来虽然敬佩这位在后世被封圣的英雄,但是其却并不值得自己破坏未来的走势而先行招攘。卫宁一直以为,关羽的才能有余,可是性格却并不适合统兵。
  在看到关羽的时候,卫宁不禁又看了看身边的高顺,脑中想到了另外两个人物,如果是那两位的话,卫宁就不会犹豫什么历史走向了。一个是不知现在在哪里当军中校官的徐荣,一个是还在学艺的那一位,常山赵子龙。每每想到后面这三个人,卫宁脑海里都会浮现一句《孙子兵法》里的记载:“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自古能成大事的人大多便具有这样的性情,刘备的“喜怒不形于色。”曹操的“史书不绝于笑。”郭嘉的“放浪形骸,不拘常理。”荀攸的“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赵云的“不贪色,不逾礼,不居功。”后世赞其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徐荣的多年领军默默无闻,然后汴水之战败曹操、梁东之战破孙坚。高顺的“临死默然无语。”皆是此类。
  相反如张飞、关羽、马超、孙坚、孙策、夏侯渊这样的偏激的将领就难免容易被人抓住性格上的缺陷借以利用,是不适合成为统帅的。不过无论怎么样,看到这样的英雄人物,卫宁也不会对其失礼。因此便欲主动走上前去,与之交谈。此时绿袍剑客以目视其左右,然后轻轻摇了摇头。卫宁看到关羽的这个动作,怔了一下,假装随意走动,打量这个县邸大厅。转了一圈便和高顺、卫五走上二楼寝室,将东西收拾一下,准备吃饭。
  一走到房内,卫五和高顺就一脸严肃的走到卫宁身边:“少君,刚刚的事情?”卫宁把手往下按了按,示意让二人坐下说道:“不要紧张,此时还在县内,就算有事也不会明目张胆。”又转头对卫五道:“你带绿萼下去,见见县邸的舍人,了解下最近有什么生人进出县邸,留意四周。”“是。”见卫五走出房门,卫宁接着对高顺道:“师兄的能力我从不怀疑,不过小心为上,让兄弟们注意吃食和周围。那位绿袍剑客估计并非歹人,一会他有何举动,师兄可自行与之配合,便宜行事。”高顺点了点头,安排两个人在门外守卫,自己便将手下众人召集起来,一一吩咐下去。
  卫宁自己则在思考关羽的来意,善意是肯定的,关二爷别的不说,人品是一等一的。关键是让关羽这样的人都有所忌惮,来历肯定不简单。以关羽历史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在郡县中也肯定是有名的豪强或者游侠,实力是不会弱到哪去的,能让他如此忌惮的,一是官方的势力,二是本地的强大士族,三就是外来的强龙与豪强了。
  二可以先行排除,本地世家最大的不是卫氏也差不到哪去,没人会那么想不开,而且卫宁自己也没和人结仇。一呢也犯不上,董卓和自家尚有来往,还没撕破脸。再说董胖子现在依靠袁氏混饭吃,还不敢破坏世家间的游戏规则,朝廷那边也不会如此鬼祟。三倒是有可能,毕竟这时候可是乱的很,割据山林的盗匪、马贼,叛乱的阴谋家还有四处流窜传道的黄巾军。尤其是拥有自己私人武装的地方势力,还真不是一般豪族和游侠能够应付的。不过自己在这里凭空瞎想也找不出头绪,只有等二爷和自家联系上以后才能找出对策。好在知道了敌人存在,总比毫无防备强。而且卫宁相信,关羽既然出现在了卫氏县邸,以武圣的能力肯定不会无功而返,自己只要静待时机就可以了。想到这里,卫宁决定暂时休息一下,养精蓄锐。
  楼下面色不虞的卫五带着绿萼走进了柜台后门,去见负责此地的卫氏族人。不一会,就见到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满头大汉,身材发福的中年黑衣胖子跑了过来。“小人见过五爷。”到了近前,胖子舍人首先向卫五行礼道。“别废话,将绿萼姑娘带到上房好生安顿,一会下来回话。”“是。”说完胖子就赶紧前面带路,领着绿萼往后面的厢房走去。
  卫五一个人坐在舍人的房间内端起一个羽觞喝了口水,静静的等待舍人回来。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小胖子就噔噔噔的踩着快步回到了卫五边上,刚想要说话就被卫五打断了。
  “你知道解县有人要对少君不利么?”卫五冷冷的说道。小胖子刚开始还没在意,笑着回道:“五爷说笑了,在河东的一亩三分地上谁还敢对二公子不……”不过抬头一看卫五越来越阴沉的脸色,这才颤巍巍的道:“五……五爷您说的不会是……是真的吧?”卫五听到这句话后勃然大怒,直接将羽觞用力摔成了两半,厉声道:“养着你们这些废物是干什么吃的,一点痕迹都察觉不到,要是少爷在解县这样的地方出了事,河东卫氏的脸面都让你们给丢尽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