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约莫半个小时后,秦离一行人看清了前方的营地。
秦离看着营地不经咋舌,一眼望去,光是牲畜就有几百头,运送物资的马车就不下一百,还有营地忙碌的几百人。现在他终于是相信电视中古代行军打仗动辄几里长的物资运送线了。
秦离看着几个班长笑道:“这次是巡山队第一次动手,待会儿干得漂亮些。这帮鞑虏没有射手,咱们近距离在放箭,把这伙人给我往死里面射!”
几个班长抱拳道:“属下得令!”
找好了三十来个鞑虏居住的帐篷,一行人手持弓箭便摸了过去。
刚到鞑虏营地,一行被奴役的汉人就发现了秦离等人的身影,他们眼神空洞麻木,尽管他们发现了这伙人没有留着辫子,但表情也没有过多的表示,看不出是悲是喜,显然已经是被奴役了很久。
“嘘!”随着整个部队上前,一行人马上对众人做出了禁声的手势,将他们安置到了一旁。
慢慢的,三十几人站在十几米外,将中间的几个帐篷团团围死。
呼啸的寒风吹的帐篷噗噗作响,秦离斜着身子探听着里面的动静,除了帐篷外面隐隐能听到的欢笑声,其余的一句也听不懂。他看着外面衣裳单薄的几百人,一时间怒火中烧,随即找来了一个青年问道:“帐篷里面有没有汉人?”
那青年目光呆滞的摇了摇头。
秦离看着旁边物资堆中的干草,当即有了主意,对身后十几人说道:“去将那堆物资中的干草取来放到帐篷外,烧死他们。”
十几人开始行动,不一会儿功夫,几个帐篷外已经堆起了一堆堆干草。
“点火!”随着他一声令下,十几人在几个方位同时点上了火。
风势很大,顷刻间火苗就窜得老高,帐篷也随之被点燃。
“这帮该死的尼堪,连生个火都不会,牲畜都比他们有用!”
帐篷中的鞑虏发现帐篷燃了起来,察觉到了不对劲,当即骂骂咧咧的准备冲出帐篷,可当他们打开帐篷的一瞬间,又退了回去。因为他们发现帐篷外火势更大。
当他们发现帐篷外手持弓箭的一群人时又惊又恐,怎么会有汉人的军队在这里?
当下他们可顾不了那么多,留在帐篷内迟早会被烧死,搏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秦离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当即下令:“继续往里面扔干草,发现出来一个射死一个。”
“啊……”
帐篷彻底被点燃,十几个鞑虏身上已经被点燃,惨叫声一片,不顾一切的想往外面冲。
“嗖……”羽箭一只只划过虚空,将准备冲出火堆的几人准确命中。
秦离面无表情的看着帐篷内的景象喃喃道:“这不能怪别人,要怪就怪你们作恶太多,这是罪有应得。”
终于,浓烟和高温让最里面的十几人撑不住了,说了几句满语便手持长刀往外冲。
“嗖嗖嗖……”
一行人那会如他们的意,几十只箭头直接招呼了过去。
几分钟后,地上只留着三十几具烧焦的尸体,其余的都化为灰烬。
看着尘埃落定的局面,秦离下令道:“张远林,李村来带人收集物资,准备回去!王二狗带人把他们集合在一起!王立去带人找家伙把这堆尸体挖坑埋了,记得埋好点,不能让人看出端倪!秦老四带人外围警戒!”
用了一个小时,终于将营地收拾妥当,一行人带着庞大的队伍开始返回。
巡山队众人此次可是打了大胜仗,看着庞大的物资车队和几百个刚被解救的人一个个眉开眼笑。
一行人走了一个小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秦离事先有了准备,每人手中都拿着一个火把,轮流点燃照明。
回到营地,秦离让人开始张罗几百人的住宿问题。
用于人员众多,没法进行太好的安排,只能将带来的帐篷立在村子中心,在每家搜罗出几件皮毛给他们夜间御寒。
翌日上午,秦离将巡山队和村子中的几个管事召集了起来。
秦离看着眼睛笑成一条缝的李大牛问道:“二叔,昨晚的物资统计好了吗?”
李大牛拿出糙纸上记录的数据念道:“统计好了,稻谷5470斤,小麦8400斤,粟米6590斤,羊340头,牛234头,马车145辆,战马80匹,棉布65匹,棉花1620斤。”
秦离点了点头,对于这个数字没有过多吃惊,又道:“二叔你安排人多缝制些帐篷棉被和棉服给他们发下去。
“诶!”李大牛点头应了下来。
……
会议结束,秦离到了安置点,刚到安置点,一群人见到他齐刷刷的跪在了地上。
“谢谢公子救命之恩!”
“谢谢公子救命之恩!”
……
秦离伸手打断了他们,说道:“你们都起来吧!我这里不用下跪,还有以后谁也不许下跪。”
待一群人起身,秦离问道:“你们谁对鞑虏营地情况了解的跟我说说,越详细越好。”
这时一个穿着破旧棉袍的中年男子哽咽道:“公子,鞑虏哪里我了解,我的妻儿都是死在那帮天杀的鞑子手中,求公子为我亲人报仇雪恨。”
说完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秦离近身将他扶起,道:“那你说说看!”
“小人知道鞑虏部落位置,离这里有一百多里路,人口拢共有七百多人,留守的青壮还有百来人,另外哪里还有三百多被奴役的汉人。”
在后面的交谈中秦离得知,眼前中年男子名叫赵林,崇祯二年被俘。在他口中得知这批鞑虏是生活在他们边上的一个小部落。崇祯九年接到皇太极的调令,派了两百多人跟着阿济格入关掠夺,回关后因为在辽东驻守了一段时间,所以这一趟是返程,携带的人与物资也是此次同行皇太极下发的奖赏。
两百多人只回来三十人是秦离比较担忧的,说不得什么时候那帮人就回回程,遇到可不好对付。
可别小瞧这一百多人的鞑虏队伍,如果对上五百明军谁输谁赢不一定。
所以他得赶快开始建设,扩军是第一步,发展火器是第二步。显然两个条件都无法满足,升级城镇就需要1000人,而且开启火器时代的前提是政治中心达到城镇才行。
没法,现在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在一步步把基础打好才行,没有基础说什么都是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