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宿主:秦离】
【人口:254人】
【文明点:75.4】
【政治中心:村落,下一等级,城镇。
城镇升级要求:人口1000人、拥有一座小学。当前条件无法满足。】
【文明等级:铁器时代,下一文明:火器时代。
火器时代开启需求:需开启城镇,当前条件无法满足。】”
【领地面积:营寨范围内50平方公里土地】
【当前可开启:药材铺、裁缝铺、小学】
寨子升级后秦离开始查看面板,除了新功能多了人口和文明点,其余的倒是没有增加,而且当前可开启的面板中也没有任何新增建筑。
文明点一个人口一个月就会给出0.1文明点,寨子中拥有254人,给了25.4点。另外一平方公里土地也会给出1点文明点,而他拥有的领土面积是50平方公里,所以给了50点文明点。虽然这75.4文明点杯水车薪,但后期领土和人口将会无线扩大,到时候文明点将会源源不绝的增加。文明点前期虽然毫无用处,但是后期是开启一些建筑必要的东西,比如步兵营、炮兵营、中学、大学等建筑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文明点才能开启。
村落政治中心的建筑已经建成,就是一间两进式的木质房屋,占地有一百来个平。
秦离将这间建筑命名“村民中心”。
此时的村民中心四周聚集了不少人,众人不得不称赞这帮人的建造速度,也就一天的时间修建好了一间两进的院子,而且整座建筑外观看着挺新异。
当然,这间屋子缺点也有,那就是不抗冻,没有修建炕头。
秦离修建村民中心的初衷就不是拿来住人的,只是作为一个过度,也就是跳板使用。
待建造工人收拾好东西离开后,秦离和李大牛走进了院子中观看。
李大牛也算是资深的工匠师傅,寨子中的房屋多有参与建设,这一次他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才叫速度。他走到一面木质外墙查看起来,整面外墙严丝合缝,没有一点儿瑕疵。他笑道:“这帮人修建时我还在旁观看,不但速度奇快,做工还这般细致,倒是难得。”
经过这一天多的接触,李大牛也慢慢放下戒备,原本担心这帮人有所企图,但一天时间过去,无论是这里又或是海边,都是在马不停蹄的赶工。或许就如秦离所说,这帮人都是些知恩图报的人,秦离救了他们一命,他们就以此为回报。
在院中闲逛了一圈,秦离去了正在修建的铁匠铺,此时铁匠铺中的建筑工人们一边修建外墙,一遍开始制作石墨坩埚和一些设备,例如鼓风机、工作台之类的。
看这速度应该也就是一两天的功夫就能建城。
这系统对于秦离来说,除了粮食需要他自备,其余的东西都能用文明点兑换,就好比此时的石墨坩埚和各类砖瓦,总体来说他就是空手套白狼,出点文明点就成。
村民中心已经修建完成,铁匠铺也有了一半进度,秦离索性打开面板将小学、药材铺、裁缝铺也提上了修建日程。
……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是半个月时间。
秦离到了海边,参加码头和船坞的竣工仪式。
码头和船坞对于秦家庄属于意义非凡的,起码有了遨游大海的资本,尽管此时的船坞只能修建一些小型船只,栽重最大的也就五十吨。
船坞边上,此时聚拢了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都是秦离组织来参与竣工仪式。
为了创造更大的凝聚力,秦离觉得有必要让众人参加,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此次组织的效果很好,反响很大。
众人眼神火热的看着船坞中开始修建的五十吨帆船,这可不是自己那些小型渔船能够对比的。
此时正在船坞中正在修建的风帆船小巧玲珑,整体栽重吨位不大,但作为渔船或是运输船已经足够。按照系统材料充足的情况,十天便能造好一艘风帆船。而且一个船坞同时能建造两艘,按这个速度,一个月就能组建一个小型船队出海捕捞,后期粮食缺口将会大大减小。
而这一艘风帆船对于秦离可谓是不痛不痒,只是花了10点文明点,他现有的文明点足够建造七艘,但考虑到人员不足的情况,他共定制了六艘,作为临时培训和近海捕捞用。
秦离看着摩肩接踵的人群,正色道:“只要一个月时间,我们就能组建一个小型船队,到时候我们将会不为了食物发愁。船队的作用不仅如此,有了这只船队,我们将不再惧怕鞑虏,而且可以组织人员偷袭他们的部落,解救被他们奴役的同胞。如果真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我们还可以随时转移基地进行撤离,大家有没有信心和我一起对付鞑虏!”
秦离对于演讲已经很熟练,三两下就把下面的人忽悠得热血沸腾。
“有!”
……
众人激烈的回响秦离很是满意,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目的就是唤醒他们的血性!而且就如他所说的一样,大家没有后顾之忧,真到了危亡之际随时可以撤离这个地方。
“另外我还要宣布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对村子将会是一个蜕变。我决定组建一个巡山队,人数在五十人左右就行,任务就是负责巡视山林,进而维护村子的安全。进入巡山队不用参加农事,每天村里都会为其家庭发放两斤大米和两斤肉食进行补助,节假日还会发放一些礼品。”
马上拥有船队的秦离对于这五十人的粮食缺口完全不担心,五十人每天的几百斤粮食他有信心,甚至可以让他们每天大鱼大肉。
整个演讲持续了近半个小时,好在他对演讲得心应手,弄得村民们反响异常激烈。
回到村子,就是进行巡山队人员选拔。对于一个只有两百五十多人的村子一下选出五十人难度不小,而且不见得都能合格。
最后和李大牛商量了一番后,巡山队队员的年纪控制在十六岁到三十岁。
可别小瞧十六岁,这个时代十六岁已经当爹了,一些夸张的孩子都已经两个了。
一番选吧下来,凑齐了五十人。好在这些人经过这两年的安定身子不至于像大明境内的百姓那般羸弱,块头都挺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