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云梦君 / 第一六十八章锦州大捷

第一六十八章锦州大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PS:为国庆、中秋加更!
  小王子这个人,开始渐渐被弘治皇帝所熟知。
  他的情报也渐渐一一被东厂和锦衣卫打探而来,这让皇帝陛下不得不开始审慎的看待起这个对手起来。
  今日的奇袭,使弘治皇帝已有了彻底打压鞑靼,就如当初如何削弱瓦剌人一般的念头。
  只是……今日,所有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弘治皇帝坐在上首,死死地盯着马文升。
  马文升显得有些心虚。
  姬子梦倒是没有多少压力,之所以陛下屡屡召自己入宫,是因为自己预测了鞑靼人奇袭锦州的事,这令陛下对自己的预判开始倚重起来。
  兵部这些日子很不好过,不过……好像和自己没关系,自己最为惦念的,其实是姬子梦,自己那可怜的门生啊。
  弘治皇帝在凝视了马文升之后,又开始低头看着奏疏,才慢悠悠地道:“朵颜三卫蛇鼠两端,为何此前不及早奏报?”
  马文升忙道:“朵颜卫当初随文皇帝靖难,立下大功,文皇帝对他们甚是优渥,因而朵颜卫对我大明,也一直忠心耿耿,只是等到土木堡之后,朵颜部开始对我大明稍有怠慢起来。朝廷为了复仇,竭力对瓦剌人进行打压,因而一直联合鞑靼部,这鞑靼部在我大明的支持下,逐渐壮大,在此过程之中,朵颜部也与鞑靼部开始交好……”
  姬子梦在一旁听着,其实也大抵知道此中的内情。
  一方面,是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对大漠不再处于攻势,而逐渐转为被动,这使朵颜部开始对大明生出了疏离之心,再加上,为了对付瓦剌人,大明一直给予朵颜部和鞑靼部支持,鞑靼人与朵颜人在大漠,也齐心协力对付瓦剌,而今瓦剌几乎已经衰弱不堪,覆灭只是迟早的事,这两部蒙古人,却也在此过程中,关系日益的紧密,现在朝廷与鞑靼人开始交恶,朵颜部自然不太愿意与鞑靼人彻底的反目。
  何况,鞑靼人在大漠日益的强势,现在竟开始袭击锦州,这在朵颜部的眼里,一旦鞑靼人横扫辽东,那么整个关外就都是鞑靼人的天下了,此时彻底开罪鞑靼人,实为不智,他们毕竟不愿意拿数十万部族的人口去为大明卖命。
  马文升接着道:“鞑靼人袭锦州之前,朵颜部对朝廷并不算离心离德,可自从鞑靼人倾巢袭击锦州,朵颜卫想来……是想看看风向。”
  弘治皇帝目光一冷:“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因而这锦州能否守住,至关重要,一旦锦州失守,老臣恐怕,朵颜卫未雨绸缪,怕要彻底离心离德了。”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随即看向了姬子梦:“姬卿家,有什么看法?”
  姬子梦想了想道:“胡人畏威而不怀德,倘若大明能痛击鞑靼人,他们势必乖乖会上表请罪。”
  “如何痛击呢?”弘治皇帝苦笑。
  姬子梦双手一摊:“臣的门生姬子梦……乃是门生之中,最不成器的一个,此人有些过于书生气了,臣一向不太看得上他,可现在也只能将希望放在他的身上了。”
  姬子梦的这句最不成器的一个。
  也亏得姬子梦敢说的出口……弘治皇帝沉默了良久:“但愿如此吧。”
  马文升却是摇头苦笑:“兵部是不敢有太大的奢望啊。”
  山海关,一封封奏报,已飞马传入了关中。
  急递铺的快马,一路南行,转瞬之间,已抵京师。
  “捷报,捷报……”
  马上的骑士气喘吁吁:“锦州大捷,杀贼七千……锦州大捷……”
  这一通大吼,立即引来了路人的侧目。
  锦州之事,京师中的百姓多有耳闻,现在听说大捷,有人有些分不清真假,可随后,一封奏报已送至了兵部……
  “锦州大捷!”武官按着刀柄,一听口音,就知是自关外来的,他用关外的口音道:“吾奉中屯卫指挥之命,特来报捷!”
  这武官气喘吁吁,一脸的倦意。
  事实上,他是奉何岩的命令而来的,用的是急递铺的快马,何指挥早有明言,这封捷报,必须得抢先送达,那言外之意,倒是担心中官和巡检那儿率先送来了消息。
  所以这武官没有丝毫的怠慢,连忙将手里的奏报递上去:“锦州大捷,诛鞑靼七千余……”
  一下子,兵部沸腾了。
  仿佛一下子,许多人都松了口气。
  可这武官却是急得跺脚,亲自见了兵部右侍郎,低声道:“锦州的李善和王宝,也朝这里加急送了奏报了。”
  侍郎一凛,顿时明白了这话里的深意,他淡淡地看了这武官一眼道:“尔在京师,好好歇一歇,到时,自会寻你问话。”
  说罢,再不迟疑,正了衣冠,急匆匆的朝宫中而去。
  东厂……一个档头,已是心急火燎的将奏疏送进了宫中去。
  萧敬忙是拆开了奏报,顿时眼眸一抬,脸色大惊道:“这莫不是王宝冒功吧?”
  这是萧敬的第一个反应。
  毕竟,此前,已经发生过有人试探君权了。
  他不得不谨慎一些。
  可随即,他喜上眉梢。
  这假的可能性不大,不然这王宝就是不想活了。
  至于这份捷报的分量,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陛下正在为此事忧心呢。
  锦州的十数万百姓啊!
  一旁的档头带着几分急切地道:“干爹,东厂那儿说这事儿……万万不可等,一等,若让别人争了先,这一切……可就太迟了。”
  “是,是。”
  萧敬抚额,在司礼监里踱了几步,方才道:“咱竟忘了,竟是忘了,去暖阁吧,赶紧。”
  最先抵达暖阁的,却是谢迁。
  内阁大学生谢迁几乎是飞跑着来的,口气还一个劲的在喘着气。
  今日陛下在暖阁召见大学士和兵部尚书,除此之外,还有姬子梦,不过谢迁却有许多奏疏,尚需拟票,谁料通政司竟是送来了这么个消息。
  此时,暖阁里,弘治皇帝正看着舆图,目光定格在了大宁的位置。
  朵颜三卫,主要便是在大宁附近盘踞,其实只需看了舆图,便能明白为何朵颜卫如此的蛇鼠两端了。
  一旦鞑靼人取下了锦州,那么大宁则就处在尴尬的位置上,他们既不愿为了大明和鞑靼人为敌,同时又害怕鞑靼人夺取了锦州,使草原上的生态平衡彻底的被打破。
  “失策啊,真是失策啊。”弘治皇帝摇着头,依旧觉得惋惜。
  大明这数十年来对大漠的国策,确实有巨大的失误,为了报复土木堡之仇,被仇恨蒙蔽了眼睛,大明此前的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瓦剌人身上,这反而给了鞑靼人统一大漠的天赐良机。
  他抬眸,将舆图一卷,叹了口气道:“鞑靼人壮大至此,自此之后,天下将不太平了。”
  “对付鞑靼人,也不是没有办法。”
  姬子梦想了想,不由老老实实的回答。
  “嗯?”弘治皇帝看向姬子梦,眼中一抹光泽闪过。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