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皇爷冷嗤一声,倒是真的平息了怒气,“不打紧,那朕现在再问你一次便罢!”
“是……”
夏宁臣握紧了拳头,心乱如麻,他哪会什么时务策?无论是在春闱或是秋闱,都是逼得那考官胡搅蛮缠这才糊弄过去罢,若是遇上个公正点的,直接把册书中的话原原本本地背出来便可。
可这如今可是皇爷亲自册问……夏宁臣紧张得脑袋一片空白,既不能用银子贿赂,也不能无赖撒泼糊弄过去,这可怎么办?
“朕问你,可对当今盛世有何看法?”皇爷微微一笑,抛出了这么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的一句话,可要回答的实在太多太多。
“这……”夏宁臣倒吸一口凉气,你大爷的,这让他怎么回答?万一回答不好,这狗皇帝定是要杀他头的;万一回答好了,那便是意图谋权篡位,心机魅主,搞不好那狗皇帝还会继续追问下去。
“你不必担心,但说无妨,朕不会怪罪你的。”皇爷似乎看出了夏宁臣心中所想,淡淡开口说道。
夏宁臣冷汗直流,这这这下完了!他到底该怎么回答?整日只知吃喝玩乐,不曾看过半页书,就算手中持卷,也不过是话本子罢,哪儿懂什么时务策!
怎么办怎么办……
眼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夏宁臣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可谓是耗尽了毕生精力,紧张到差点肌肉萎缩,此时,恰好想出了一个歪点子。
虽说他不喜欢像小说里描写的那样,照般前人的诗句文章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才华,可如今皇爷都找他来特意试探了,他不得不这么做。
夏宁臣瞅了一眼皇爷阴鸷的脸色,一咬牙,刘伯温,对不起了!咱今儿个是不得不照搬您的时务策了!
“谢皇爷恩典……那臣便畅所欲言了!”夏宁臣缓缓起身,长吁一口气,以平息自己紧绷的神情,“这策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今虽平,百姓和,第皇爷治有方,可于此治之后,仍有不足,此时便须急于朝官之录,裨补阙漏,令不法之人虐。”
夏宁臣说完,悄悄看了一眼皇爷,又赶紧低下了头,这狗皇帝不会怀疑什么吧?
皇爷顿了顿,微不可查地点点头,“你说却是儒策,可这朝廷上下皆能对之出,可有策二?”
废话!他敢说没有吗?夏宁臣松了口气,看来这狗皇帝不好糊弄,不过好在他没有怀疑,心下也顿时有了底气,站稳了脚跟。
想他当年在高中的时候,因为迟到被罚抄了这时务十八策一百二十遍,他差点没猝死,现在居然成了保命的,他还真得感谢感谢那个老师。
夏宁臣略微颔首,佯装神情严肃,一副胸中含有鸿鹄大志的模样,“策二,蒙元运穷,势如强弩之末,红巾军转战中原,元兵不堪其扰,无暇旁及其余,此天赐良机!宜竭全力,略定东南,而后挥师北上,则大业可成。”
皇爷又点了点头,“好,但此等凡朝中有识者,亦应之出,不算,说说策三吧!”
夏宁臣在心底默默地为自己捏了把汗,只觉口干舌燥,但还是装作泰然自若地模样娓娓道来:
“策三,陈涉先起而先亡,以其先自王,为秦兵“的”也,故曰:辞祸有道,辞其“的”而己矣!为今之计,仍宜暂假韩宋名号,免为军兵之“的”。国运既穷,亦毋须与韩宋合力北向,韩宋与我国相抗,无力节制于我,锐进南方,可无后患!”
皇爷笑了笑,眼底终于露出了几分欣赏,“嗯,不错!你即便是富贾之子,可竟连边军之事都已然涉猎三分,是个难得的人才!”
夏宁臣一看皇爷乐了,心底的一块巨石悄然落下,老子当然是人才,还是你太上祖呢!狗皇帝,糊弄你还真tm不容易!
虽然在心底暗自骂道,可面上一直紧锁着的眉头也随着皇爷的笑舒展开来,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不过眉间也多了几分得意,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个袖口就往里钻”。
夏宁臣微微一笑,哼,md,老子还没跟你算账呢!弄得他膝盖那么疼,今儿个就把时务策给这狗皇帝慢慢数落完,让他连午饭都吃不成!
因为这时务十八策里有些写的是关于元政的,不好拿出来细说,一旦说漏嘴那他便穿帮了,所以夏宁臣硬生生缩减到了十二策。
“策四,建康为六朝故都,西襟荆、楚,东系江、浙,依山凭水,宜守宜攻,实建基之开府,定鼎之中枢,况龙蟠虎踞,帝王气象巍巍,居之可占大时之利!”
“策五,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之道在于修德省刑,轻谣薄赋,有政无道,应以为鉴!夏书云:“酣酒嗜音,峻字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为国有民者,可不慎哉!”
“策六,尚贤者政之本也。桀纣暴虐,小人逞奸;晋灵无道,邪恶当权。忠不见用,贤路壅塞,焉得不亡。故君不自强,士众则强!”
“策七,三代之取士也,必学而后入宫,必试其事而能,然后用之。不问其系族,惟其贤。无论农与工肆之人,不鄙其侧陋,则四方之贤,响慕而来归矣!”
“策八,人非大圣,鲜有全材,适用为可;君欲任贤,当如用器,择可惟长。长则用其长,短则用其短,非中空而液身者无所不收,使人尽其才,材尽其用,此用人之道而治国之大要也!”
“策九,耕不忘战,战不忘耕,以耕备战,以战护耕。无耕则兵行不继,轻战则民不安居。民以食为天,兵以民为本。兵民一体,内坚外完,则谁能我敌?”
“策十,天地善生而盗之者无禁。春而种,秋而收,逐其时而利其生,则天地之生愈滋,庶民之用愈足。国不自富,民足则富。与民休养生息,乃能长治久安。”
“策十一,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省敌者昌,益敌者亡。以我之敌,敌敌,敌不敌,乃胜。”
“策十二,尊儒重孔,兴塾廷师,令童蒙敬习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知礼义,人规矩,以正纲纪,以敦风化,此治乱弭祸之大本。”
“策十三,制万变者在于专;察万微者在于定。四海之民听于一君则定;百万之师听于一将则胜。是以众志之多疑,不如一心之独决。”
“这便是臣的时务之策,独之人说,若然者也,愿皇爷恕罪!”
一通晦涩难懂的文字,夏宁臣自己都觉得嘴巴麻得紧,脑袋嗡嗡响,中间慢慢中间从迈步挪到了西南角,再从西南角挪到了东北角,再慢慢挪回中间,还得控制表情、语气等等等等……
夏宁臣只觉得累到不行,关键是这狗皇帝居然听得津津有味?不过,如果听不懂的话,也不是皇帝了吧!
“好,好!”皇爷似乎十分愉悦,竟然连说了两个“好”字,“来人!”
此时,李公公突然从门口走了进来,夏宁臣揉了揉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李公公,只见李公公娇俏地朝他笑了笑,连忙上前去,“奴才在————”
你不是去送太子了吗?靠,原来一直躲在那儿偷听啊?夏宁臣又往后仔细看了看,发现屏障后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块衣角,正是那商骛所穿之衣。
夏宁臣扯了扯嘴角,看来偷听还不止一个人!
皇爷笑了笑,“商骛,听够了还不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