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唐逆 / 第十三章 朝争

第十三章 朝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自大唐建立伊始,马上皇帝李世民与臣子的关系与前朝不同,臣子的地位有所上升,上朝的时候就不用完全跪拜礼了,而只是稽首,当然这不是说不行跪拜之礼了,该有的还是要有的,只不过不像之前那么姿势那么大,而且皇帝也要对臣子的跪拜礼予以回应,而且此时,朝堂之上是有桌椅的,不过当一切的礼节都完毕以后,就可以坐着了。
  如果皇帝有事问询或者有政务要禀报,还是要站着或者跪着说话的。
  今日恰逢十五,是为大朝之日,六部官员皆列于厅内。
  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层次分明。
  韦后着坦露胸臂的宽领服饰,裙腰以绸带高系,几近腋下,置幔坐殿上,预闻政事,顾盼生姿。
  黄门尖着嗓子:“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中宗李显身处朝堂之中,却又神游物外,下面熙熙攘攘的,一会有人站起来说了什么,一会又有人跪下启奏什么,他觉得自己像是在看戏,戏很热闹,他却融入不进去。
  “皇上……”好像有人在叫自己,是皇后?
  “皇上!”韦后语气重了一点。
  真的是皇后在叫自己:“啊,好,什么事皇后看着办就好。”
  “皇上可千万别这么说,这么说来,到似臣妾擅权了。”韦后掩口娇笑,举手投足间媚态万千,把李显看得呆了。
  弘道元年中宗即位,同年,被武则天废黜,迁于房州,韦氏随行,在悲愁惶惧的流放生活中,韦氏不离不弃,患难与共,中宗曾立誓,如能复位,定任她所为,不加禁制。
  哪怕坊间传说武三思与韦后私通,李显也不以为意。
  “皇上,中书省请奏,西京与东都各设两个吏部侍郎,安乐、长宁每天无事可做,扰的奴家头疼呢,不如就让她们在那里挂个名号,也省得来烦咱们,皇上看可行否?”
  “皇后觉得可行那就可行,让她们去做吧。”看着韦后,李显笑的很是痴迷。
  “皇上,昭容也有事启奏呢,是大好事哦。”韦后给婉儿使了个眼色。
  “好事?昭容,你且奏来,有什么好事?”
  “启奏皇上,修文馆已经建好了,皇上随时可以来查验了。”上官婉儿徐徐一拜。
  “修文馆?什么修文馆?”中宗有些迷惑。
  “皇上国事嘈杂,许是忘了吧?皇上年初不是下令设置修文馆,置大学士四员,直学士八员,学士十二员,选拔善于写文章的人士担任这些职务么?”韦后嗔道。
  “朕……说过么?哈,朕自己都忘记了。”李显喟然一笑:“好,皇后选个好日子,让李峤他们这些大学士、直学士和学士们跟随,一起去看看咱们的修文馆。”
  “皇上,昭容这次大功于朝廷,您不给些封赏么?”韦后的眼神带着挑逗。
  “啊……赏!皇后说,朕该赏昭容什么?”
  “为皇上分忧,奴家要什么封赏啊,皇后怎么也不把奴家当成自己人了?”上官婉儿笑盈盈的看着韦后。
  “也是哦,都是自己家人,封赏什么的却是见外了。”韦后又瞟了一眼李显,李显有些讪讪:“我看这样吧,昭容就负责评判学士呀,世子呀什么的所作诗文的优劣高下,优胜者可以得到金银绢帛的奖赏,这奖励么,当然是皇上出喽。”
  “好好好,就这么说定了,择日不如撞日,就明天吧,传朕口谕,明日中书、门下二省官员以及长参王公大臣到修文馆参加宴会,八座尚书左右仆射和六部尚书、九卿和各司五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昭容下朝后好好准备下。”
  “臣遵旨。”上官婉儿盈盈一拜。
  “没什么事了吧?没事就退朝吧,朕累了!”李显觉得今天的朝会很圆满。
  “臣有本要奏!”一精瘦干练的武将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此人是安西大都护郭元振。
  李显皱了皱眉,最讨厌这些边关的将领,一点点小事也非要滋扰一番,作为皇帝又不能不听,不然那些风闻奏事的腐儒又要说自己重文轻武。
  “讲!”
  “臣弹劾宰相宗楚客勾结阿史那阙啜、受贿、误国!”
  “哗……”如同翻滚油锅中倒入一瓢水,朝堂沸腾了。
  “郭元振!休要血口喷人!”宗楚客气得胡子直抖,疾走两步伏跪:“皇上明鉴,臣心昭昭,可鉴日月,郭元振冤枉老臣,他有异心、有异图"!”
  “皇上,娑葛与阿史那阙啜忠节不和,多次发生冲突。阙啜忠节由于兵少将微,逐渐不敌。臣一直主张将阙啜忠节召入京师宿卫,将其部落迁徙到瓜州、沙州一带。”郭元振并不抬头,声音也不高,不过朝堂之内所有人却能清楚听其所说,显示了其深厚的内功:“阙啜忠节率部东撤,在播仙城与西域经略使、右威卫将军周以悌相遇。周以悌与阙啜一向交好,遂劝其不要入朝,贿赂宰相宗楚客,联合安西军与吐蕃军共击娑葛,并求册阿史那献为可汗以招抚突厥十姓人马,这样既能报娑葛相欺之仇,又可以保住对部落的控制,胜于入朝受制于人。阙啜忠节便率军攻陷阗坎城,并遣使厚贿宗楚客。”
  “郭元振,你有什么证据说老夫受贿?老夫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宗楚客听其说完倒是冷静了下来。
  “皇上,如果将吐蕃引入西域,会引发安西四镇的危机,阙啜忠节所求立的阿史那献同阿史那元庆、阿史那斛瑟罗一样,都无过人之才,不可担当大任。”郭元振倒也不再纠结宗楚客是否贪污的问题。
  “皇上,臣也弹劾宗楚客作威作福,与外境交结,为国家生怨。”监察御史崔琬上前一步跪了下来,郭元振关注点在于安西四镇,崔琬不是,他的职责就是监察百官。
  “这……皇后,你看……”李显听得迷迷糊糊,干脆直接将球踢给韦后。
  西边的事情韦后也不太明白,不过宗楚客是她的心腹,郭元振不是,但崔琬算是自己的人,跟着凑什么热闹呢?韦后清了清嗓子,正准备为宗楚客开解一番。
  “皇上,臣郎岌弹劾韦后、宗楚客谋叛。”定州郎岌,六品小官,如非大朝之日,根本没资格上殿,今日却突然站了出来。
  “臣附议!皇后秽乱后宫,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图危社稷。”这次发声的,是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
  “这……你们……皇后……”中宗李显是出名的“和事佬”皇帝,不过今时今日,连他也知道,此事不可善了。
  “郎岌、燕钦融,你们活够了么?”韦后宜喜宜嗔的脸上再不见笑容,骄恣专横,势倾朝野的韦后,将一批趋炎附势的官僚集在自己门下,早就做到了朝堂之上令行禁止,自认相距一代女帝武瞾,所差不过一个名号而已,而今天……
  “皇上,臣妾请皇上做主,诛此二人九族!”韦后的脸上一层严霜。
  “臣附议!”
  “臣附议!”
  ……
  以宰相宗楚客为首的官员跪了一片。
  “这个……诛九族……杀人太多了,有伤天和吧?”中宗唯唯诺诺的说……
  “来人,将郎岌拉出去杖毙!”宗楚客明白了,李显不想杀太多人,不过领头的是必须要死的。一个六品小官居然敢非议当朝皇后和宰相,不杀难解心头之恨。旋即看了一眼韦后,韦后面沉如水,不过也没有什么不满的表示。
  “燕钦融,你现在求饶还可免于一死!”不是不想一起杖毙,关键是燕钦融素有侠名,师承一代宗师苏安恒。
  苏安恒是什么人?乃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高手,民间传说:南安恒,北勒木,人屠张狂僧光禄。当年上书女帝武曌,说其虽居正统,实因唐氏旧基。说其贪其宝位而忘母子深思,将何圣颜以见唐家宗庙,将何诰命以谒大帝坟陵,说其何故日夜积忧,不知钟鸣漏尽!
  如此诛心之言,以武瞾的跋扈专横,却一直不敢动其分毫。
  “臣谢皇上不杀妻儿老小之恩!”燕钦融神色不挠,摘下朝冠,对着中宗李显恭恭敬敬叩了个头:“宗楚客,来吧,今日你不杀我,难全我燕钦融忠义!”
  “唉……这……燕卿……”李显喏喏的,不知该说什么。
  “杀!”韦后眼中寒芒一闪。
  “飞骑何在?”宗楚客大呼。
  飞骑,是为一代雄主李世民在位之时,以十三棍僧为基础创立,时刻维护帝王安全的神秘组织,人数不多,不过俱为绝顶高手。
  大殿角落,走出一名飞骑将军,面带铁甲,看不出喜怒。
  “燕参军……得罪了!”
  燕钦融朗声大笑:“将军职责所在,燕某死得其所,何来得罪之说?燕某自己来,不要污了将军的手。”
  燕钦融,面沉似水,于庭前飞身而起,以头抢地,折颈而死。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