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老夫这第三轮的题目,是论治国之道。此轮还是以上一轮排名的高低排列,由排名低到排名高,进行自由发挥,每人半柱香时间,畅谈自己的治国安民之理。那就由袁本初先开始把。”
袁绍在上一轮诗词方面排到了第六名,第六名可不是袁绍能够接受的了的,这个是面子问题,在袁绍心里,自己是袁家长子,自己的颜面就代表着袁家的颜面。袁家四世三公,权势威震朝野,不可一世。曹孟德那个宦官之后也能排在自己之上已经是难以忍受,而两轮夺魁的都是一个商贾贱民。在等级上跟自己的差之千里,根本同坐而语的存在,今天竟然赢了自己两次,袁绍恨透了黄叙。但是他还是比那个冯家的傻叉强很多,不会在宴会上发作。袁绍站起来本来高大英俊的外表突出出来,就像宴会的中点。
“大汉十三州之地,分属为司隶、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交州。而这十三州大地,最富裕的莫不过司隶、冀州、荆州以及衮青豫徐四州。幽、青二州北有鲜卑和匈奴未灭,会很大幅度阻挡幽、青二州民生发展,此二州生计,朝廷助它与否,也不会对朝廷产生太大利益。西凉加上西域都护府版图虽然大,可是那里民风彪悍,而且粮食作物难以生长,对大汉帮助也是不大。益州群山遍布,道路不通,对大汉赋税极低,也对朝廷不产生太大作用。交州和扬州百姓多为教化不足,多是难以循化的愚民,不要也罢。所以朝廷应该注重司隶、荆州,及北方地区发展,把北方建立成一个民盛粮足的大本营,大汉兴盛指日可待。”
袁绍也不是个废物,还是一个挺具备眼光的人才,自然能明确天下各州的缺点,对天下了解也极为详细。大汉十三州,的确各有长短,他不在意未曾教化的剩余土地,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时代百姓不多,通讯交通不方便,太多的土地无法控制,何况都是贫瘠的土地。
蔡邕可不这么想,这袁本初说的到时不错,可是贫瘠之地,不是大汉土地么?未教化之人,不是大汉子民么?一语一言就舍弃了大汉六州之地,大汉还是大汉么。蔡邕也不想说什么,他自己也清楚。一言半语根本改变不了这个司空之子袁绍的想法,没必要找不自在。
“本初坐吧!”蔡邕示意袁绍。
“下一位,卫仲道。”蔡邕叫了这个卫仲道,眼见是卫仲道排在第五名,才知道那首银月光是卫仲道的佳作,黄叙可还记得,写的实在不错,就是诗句太过华丽,影响了本身的韵味。
卫仲道拱手站起,分被向蔡邕,黄叙和曹操施礼。唯独没有搭理刚讲话的袁绍,袁绍看着快挂不住脸了。
“大汉四百年,繁盛昌荣,秽艺少而皇道兴,独尊儒道而至天下一统,国家管制,应该……”
卫仲道是一个十足的儒学子弟,他读过的书大多都是儒家思想典籍。他没有讲什么实际态势。而是讲的治国理政,治国思想也说了不少。
“蔡大人,小子去年已经举孝廉,如今是右扶风平陵县令,举孝廉名额还是留给各位学子吧。”
卫仲道向蔡邕行过礼,就坐下了。
卫仲道的下个是一个寒门学子,对治国之道,也有一番见解,蔡邕也没吝啬赞美,作为一个寒门学子,受到洛阳大儒蔡邕的赞叹,还是能吹几年的,就像是市长夸你,你能美一阵的一样。这个蔡邕可比市长的官职大。甘苏没有进去最后一轮,因为甘苏对写风花雪月的诗句一点也不敢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刀兵阵法,统兵练武,要是比武,估计这全场的人都打不过他一个人。
能达到一百武力的人,就已经不是任务数量能够阻挡的了的了。
程昱讲的是一个什么治国之道来着,黄叙也没自己听着,这个程昱在黄叙心中的份量还不如曹操的十分之一。
程昱也很快就完事了,蔡邕评价了几句,就到了曹操。
曹操的样子从开始的放荡不羁变得正式了许多。
“古人云:为国之本,在乎忠信。去食去兵,信不可失。国家废兴,莫不由之。治国之道,必须有法。法者,国之纲纪。纲纪不可不正,所正在于赏罚,若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有善者日益,为恶者日止。若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则天下善恶不分,百姓无所措其手足矣。古人还有云:言行者立身之基,言出行随,诚宜相顾。为政者三思而言,九虑而行,若不思不虑,必有过失。为政者之过,事无大小,如日月之蚀,莫不知者。”
“律法是国家必须有的,操认为国不可一日无法,就如同家不可一日无规。我曹孟德希望尽自己之力完善历法,希望蔡中郎和在座诸位支持。”
曹操来这次宴会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让蔡中郎支持自己进行历法的革新,现在的大汉的世道,忠信尽失,纲纪混乱,执法不公。为恶者日益,为善者日止,天下善恶不分。为政者言行不一,无所不为,无所不取。曹操每一样都看在眼里,难受至极。
“孟德此事不是简单之事,等宴会完毕,我们在详谈。”
“那宴会后,孟德再来拜会,此外,我已经举过孝廉,把机会留给星辰兄和诸位学子吧。”
“星辰兄,现在就剩你了,孟德拜听哦。”
“星辰自然不会让孟德失望。”黄叙起身。安然的整理了一下衣服。
“空这些日游历下属州县,观天下百姓,民难生计,无粮可食,无衣蔽体。空云,民若受难,国将不国,朝廷为舟,民则为水,水尽舟停,为伦理必然之道。”
“此刻百姓受难,多灾多难,饿殍遍野,易子相食,我认为国家当减赋税而助民生,百姓生计起,大汉兴也,大汉可继百世而至万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