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帝国故事 / 第四十五章 意义重大

第四十五章 意义重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杨然率领的残部看到了克里兰的大火,跟在后面的科罗、方河也看到了大火,所有人默默下马,向大火方向行了个军礼。
  科罗等中央军还没有太大的感触,只是对后面舍身赴死的同胞由衷的钦佩,慷慨赴死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的。曾和杨得利并肩作战3个月杨然副统领就不一样了,几乎咬碎牙齿:老杨你走好,骑兵营的兄弟走好,留下的弟兄们走好,弟兄们的仇,我来帮你们讨回来,定不让你们失望。
  格里夫率领的追军,最后还是没有追上逃离的人族部队。他们在追到内比多的时候遇到了严阵以待的机械营,一阵箭雨过后,冲在前面的蛮族部队就全部挂了,后面被吓傻的又被监察院的一阵冲杀,至此再也不敢追击。格里夫也不敢太深入,他不清楚第五军的伤亡情况,克里兰的大火烧的他心慌,现在最主要的就是会和军队,稳住阵型,不要给人族留机会,至于怎么和蛮皇、大祭司交代,那是后面需要和阿西克讨论的。希望鲁西那个莽夫不要太落井下石的好。
  科罗、李敬一、杨然在内比多简单的会和了部队,没有太多的客套,杨然对着来救援他的两位年轻人深深的鞠了一躬,作为军人一切都在不言中。
  会和的部队没有敢做停留,简单的部署后就开始向科尔多瓦撤离,凭他们现在的人手,要想赶走蛮族,那还是一句空话,战力差距太大,如果蛮族的第一军和第五军完成会和,将会是数倍的兵力优势,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抵挡,正如蛮族说的,正面冲锋中人族是站不到便宜的。
  而且这次救援中,人族如果按照做买卖来说是亏本了的。李敬一、科罗总共带了差不多10万骑兵出来,现在还可以统计到的,已经不足6万,足足损失了4万精英部队,而且还有差不多7千的重甲骑兵永远留在了多隆多的土地上,这让所有的人都心里隐隐发痛。跟随来的机械营,也全部作废,这些铁疙瘩,必须要运会帝都那边修理,更或者要运到乌美达省去修理,那边是生产基地,帝国的铁矿石出产地。
  但是我们看待事情不能够只看一个方面,虽然说损失了4万骑兵,救出来的也差不多只有7万步兵,但是其战略意义不同凡响。其一,消磨了至少十五万的蛮族军团,他们要补充十五兵力至少需要3个月,人族有多了三个月的准备时间,而且蛮族马上要进入播种的时间了,他们是否可以安排新的援军还是个问题,如果只是进入到多隆多、克罗伊这不到百万的蛮族部队,人族有信心赶出去;其二,打破蛮族的包围圈,救出了人族部队会大大的提升人族的士气,至少比特要塞不会是死气沉沉的一片;其三,被杀的胆寒的蛮族第五军、第一军在随后的时间里迅速的后撤到莫桑一线重新构建阵型,让第一军、第三军、第五军以及投降的赵佶部连成一线,这是最先科罗等人都没有想到的,无形中也让林心兰的压力少了很多,双方进入短暂的对峙;其三,国内的不安情绪也得到了节制,帝都日报连续几天刊登了科罗、李敬一的壮举,各种好评接踵而至,什么“百年一遇的名将、现代版的霍去敌、帝国之星···”。当然帝国的花边新闻也刊登了“我和李敬一不得不说的故事、科罗的情书、同桌的你等吸引读者眼球,总之国内形势一片大好。
  这次救援的意义还远不只这些,帝国任命科罗作为统领的任命书已经传到了东部战区,何先耀等东部参谋部的高层集体上书请辞,希望科罗能够留在东部驻守,总统领处、内阁、国会、监察院顺势而为的任命了科罗作为东部战区统领,接任已故的欧阳统领。东部战区本来这次就被打残了,所剩下的几个副统领又都是或多或少的被科罗所救,所以科罗就顺理成章的完成了工作交接,一点抵触都没有。
  现任的中央军统领乔治也非常大气的直接让科罗带出的中央军部属划拨到了东部战区,方河等三个都督也水涨船高的做了副统领。这些人已经完全的信服了科罗,回到帝都那边不一定会听乔治的,乔治就干脆顺水人情了,科罗的家族也会事后感谢他的。
  
  监察院的保罗在得到前方战报后,直接向统领处、内阁、国会提议升任李敬一为新的统领,但是这个得到了周志乾的强烈反对,监察院的人直接到了军队系统做实权统领,那军队系统的其他军官还怎么玩。内阁和国会对此提议持观望态度,反正有周志乾在前顶着,从本质上内阁和国会也不希望监察院的手太长了。
  最后几个巨头,在一起吵了几天的架才达成共识,李敬一所负责的保卫局晋升为保卫司,由李敬一出任第一任司长,同时兼任监察院的副院长。新成立的保卫司有20万的兵力配置(和独孤浪的统领差不多),归监察院统一管理,和平时负责守卫监察院以及执行一些监察院的任务,比如保护某某某或者刺杀某某某;战时就根据实际情况出现在前方配合行动,不受统领处管辖。这一结果是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统领处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监察院也扩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毕竟谁的力量大说话的声音才大,至于内阁和国会在后面有的交易那是不为其他的人知道的。作为争论的核心李敬一来说,也是非常满意的,只要给他时间,他就有时间把这些人牢牢的把握在手里,成为他自己的政治资本,在他们李氏家族的话语权也会增大。
  阿西克的大营里,格里夫、赵佶、鲁西坐在一起,他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向蛮皇交代。本来鲁西和格里夫对赵佶能够坐在一起是大为不满的,一个人族投降的有什么资格和他们这些高贵蛮族坐一起。赵佶的那10万人马现在还靠鲁西派蛮族压制着,避免军队骚动。但是阿西克把赵佶有大祭司的信物这个信息透露给了鲁西、格里夫,这两个军团长就直接闭嘴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赵佶和他们坐一条船上,一起向蛮皇、大祭司汇报,有福同享不知道是不是,但是有难同当肯定是的。
  阿西克揉揉脑袋,“各位将军,情况就是你们看到的,人族出现的那些神器,我们是第一次遇到,赵将军以前也没有得到信息,我们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我们的如实给凯皇以及大祭司汇报,诸位觉得了”
  阿西克的意思很明显,要把大的责任推到人族的新机器上,未知的东西总是好的借口。赵佶开口了,他是大祭司的人,这些人肯定要先看他的意见,他也不会出其他的幺蛾子,逼几个人狗急跳墙不是一个政治人物做的事,而且他赵佶现在还比较尴尬,本来大祭司最先的安排是多隆多、科尔多瓦、克罗伊占领下来后归他统管,现在他突然发现自己无处安生了。现在必须得交好蛮族的几个军团长“我觉得阿西克阁下说的很对,这次我们确实没有注意到那些设备。”
  阿西克和格里夫长长的舒了口气,赵佶这样说就免了他们其他的手段,3个军团长迅速统一了其他的说辞,开始单独给凯皇汇报情况,不能够光说人族神器,也必须要请罪,什么指挥不当、罪臣该死、愧对蛮皇陛下之类的,写的越诚恳越好,人族那套说辞被蛮族学的到是非常的到位。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