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少主,对此次大军出征南蛮可有什么看法?”诸葛亮微微挥动自己胸前的白羽扇,看着刘禅微微笑道
其实在之前听刘备说此次出征南中要带上自己的儿子刘禅,诸葛亮起初内心是不愿意的,因为这刘禅可是刘备唯一的儿子,日后蜀国的继承人,可谓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要是在自己手上出了什么问题,小则丢官爵,大则丢性命。
但以他的智慧转眼一想,也看出了刘备的意图,他这是想历练一下自己的儿子,同时让刘禅和下层的军官打好关系以便巩固日后他继位。刘备这个甩手掌柜可当的轻松啊,既要马儿跑,又要让被人给马儿喂草,竟然把教育儿子的事情丢给了自己,不过从这也看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和期盼。因此待刘禅上车后诸葛亮便打算靠靠刘禅,看一看自己的少主现在是个什么料。
刘禅二世为人,自然也看出了诸葛亮的打算,这哪里是什么请教?这分明是试探。不过好歹刘禅也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着局势分析还是有一点自己的判断的。
刘禅恭敬的行了个礼:“丞相,我认为此次出征应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诸葛亮一听,顿时眼睛一亮,虽然这只是短短了一句话,但这也是诸葛亮以及庞统,法正等人多日与刘备商量的结果,这次他带兵去平定南中正是准备攻城为辅,攻心为主。
看来自己的这个少主还是挺有远见的嘛,
此刻诸葛亮对刘禅充满好奇,看来他不像传说中的那般纨绔嘛,继续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不知道少主对此次征讨南中可有什么具体计划?”
刘禅一听,这还升级难度了,不过此时他对南中的情况一无所知,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摊了摊双手,一副无奈的样子:“丞相你可太高看我了,我还不知道如今南蛮叛乱的具体情况如何呢,所以还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若是丞相把南中如今的战况告诉我,我或许能说出个一二。”
诸葛亮想想也,这种属于军事机密,即使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他也不肯能轻易看到,除非刘备有意让他看。于是他笑了笑,好似在演示内心的尴尬,微微挥动自己的白羽扇:“哦,这倒是亮忽略了,那我现在就把南中的战况告诉少主,想听听少主的看法。”
说吧诸葛亮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了一个战争沙盘,上面还插着不少小旗子,好似红色代表南方蛮夷,蓝色代表蜀军。
诸葛亮用扇子一边比划,一边对刘禅道:“少主请看,如今南中的情况不容乐观,南中七郡中有5郡都已经失守,仅剩下吕凯镇守的永昌郡和霍峻建宁郡还没有失陷,局势不容乐观啊。”
刘禅:“那敌方大概有多少人马?”
诸葛亮:“据保斥候传来的情况上看,敌军至少也有四五万人吧。”
刘禅一听,顿时人有点傻了,四五万?自己这边这次出征也才两万人,这还是加上后勤部队的,敌军是自己的两倍还多,而且这估计还是个保守数量,刘禅顿时有点慌了。
“那既然知道对方至少有四五万人,为什么这次我父王只派出了两万大军?不多派点嘛?我们益州沃土千里,应该不止这么点人马吧?”
诸葛亮:“是的,主公统领益州多年,治下一百多万户,五六百万百姓,带甲士十二万,带这些士兵大多都被主公拿去镇守周边地区,关二将军带3万大军守剑阁,张三将军20000正在阆中清剿周边益州的山贼和叛军,马超带两万大军驻扎汶山防御羌人,严颜老将则是带20000军队驻扎江州,再加上镇守各地州县的士兵和要守卫成都的禁军,这20000大军是主公能拿出最多的实力了!”
刘禅听了诸葛亮说出刘备在益州势力的详细部署后,看来自己这便宜父亲的地盘虽然大,但局势也紧张啊,如今想要抽出更多的士兵是没什么希望了,现在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手头的两万大军。这时有人会说,为什么刘备不多征召士兵扩充军队?刘备也想啊,但是没钱,没装备啊,别看益州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但是刘备常年要在益州四处征战,国库里的钱早就见地了。要是没钱的话谁会为你卖命啊?况且就算招到了新兵,还要打造盔甲,兵器什么的,还要长时间的对新兵进行训练,怎么说都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所以要一直几万人的部队哪有这么容易。
想到这,刘禅不禁开始头痛起来,他可不认为自己是什么鬼才降世,对面南蛮也是个傻x,自己随随便便用个什么现代书上看来的计谋就能来个以少打多,以弱胜强,随便打赢胜仗,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若是冒然纸上谈兵,那只能是赵括,马谡之流。自己一个小白要是什么都不懂乱来的话那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自己好歹也是二世为人,虽然战争经验不丰富,但是人身阅历丰富啊,既然诸葛亮要问自己看法,那刘禅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丞相,我认为虽然我军数量少于敌军,但敌军因攻占州县过多,战线拉的太长,战斗力过于分散,那我军就应该集中兵力对敌方进行逐个击破,这样敌方的兵力优势必然会全无,我军也能有机会收复南中各郡。”
“嗯!”诸葛亮听完刘禅的话后并没有立刻回应,轻轻把羽扇放到胸前摇了摇。
其实在诸葛亮看来,刘禅说的这并不是什么高明的计划,但凡有一点军事认知的都能认识到这点,对方南蛮虽然被中原人鄙夷没文化,但是他们也不是傻子,你蜀国派大军过来支援南中,难道他们会不知道?会继续攻城让你在后面捅菊花?还有你想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难道他们都只是自顾自的?不知道相互支援?显然刘禅目前止适合纸上谈兵,并没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
不过从客观的看来,此时刘禅也才16岁,没上过战争,对于战争还没有什么经验,能说出这些也算是不错了。为了刘禅的自尊心,诸葛亮虽虽然对刘禅的计划感到一般,但口头还是要表扬的。
刘禅看诸葛亮一时间没反应,还以为自己说错什么了呢,比竟在自己面前的可是千古名相诸葛亮啊,自己小时候的偶像,在自己偶像面前总有些畏首畏尾的。
大约过了几分钟后,诸葛亮开口了
“嗯,亮觉得少主所说的也有些道理,但是少主看到的只是一个点,而战争是一个面,若只拘泥于一个点就不能统帅全局,少主你要记住,为将则应该通天文,识地理,知奇门,晓阴阳,看阵图,明兵势,要兼顾全局方能百战不殆......”
刘禅一听诸葛亮说的,怎么感觉这场面似曾相识啊?好像是他前世在江东舌战群儒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吧。而看诸葛亮这胸有成竹,侃侃而谈的样子,看来他早有计策了。对啊,有诸葛亮这样的神人带着自己的身边自己还怕什么南蛮啊?别说对方只有四五万人马了,就算是有十万大军,有诸葛丞相在,估计也应付得来。
刘禅当即请计:“不知道丞相可有何计策平定南蛮,还望多多赐教。”
诸葛亮此刻说到劲头上了,既然刘禅都这么问了,自己也毫不吝啬的倾囊相授,以扇代指,指着战争沙盘:“少主请看,按照以往虽然也有南蛮在南中作乱,但也只是烧杀抢掠而已,而这次他们竟然大规模攻取州县,显然这次他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具主公的情报探得蛮军的首领是孟获,此人志向不小啊。而少主可知为何南中七郡中已破五郡而独独只有永昌和建宁没被攻破嘛?”
刘禅此刻已经完全被诸葛亮带入了节奏里,很是配合的摇了摇头。
诸葛亮看见刘禅这幅可爱地样子也是嘴角微微一笑:“先说这永昌乃是一座山城,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若是守城的士兵准备充分,别说是五万蛮军,就是在来五万也不是那么好攻下的,而建宁则是主公手下的得力干将霍峻镇守,霍峻此人对防守上有独到天赋,正如此主公才让他镇守南中,为的就是要防备今日这情况,再加上之前是南中的治所,墙高而城坚,兵精粮足,也是易守难攻,所以这两城才有能力和南蛮耗这么久。”
刘禅:“既然如此,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永昌和建宁那边坚守的将士们宁死不降的可都是父亲手下的忠臣,铮铮铁骨,我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接下来我们可有什么行动?”
刘禅本以为诸葛亮接下来要说出什么高明的计划,结果诸葛亮接下来就只说了一个字:“等!”
没错就是等!这下刘禅懵逼了,这诸葛亮要玩什么飞机啊,这南蛮都在南中肆意妄为了,诸葛亮竟然准备来一个按兵不动?要不是看过历史,了解诸葛为人,此刻刘禅还以为诸葛亮是个奸臣特意来误国的。
看见刘禅傻憨憨的表情,诸葛亮笑着耐心地解释道:“少主你放心吧,永昌和建宁暂时是不会有事的,从敌方的这次战略来看,他是打算独吞南中,要裂土为王,所以虽然南中各地大多被南蛮占领,但也不会受到他们太大的破坏,而他们对于永昌以及建宁两郡也定然不会放过,而永昌和建宁拥有地利上的优势,不是那些蛮人一两天就能攻的下来的,现在南蛮连攻下南中各州县,气势正旺盛,我军人数本来就少于他们,此时更应该避其锋芒。
如今已经是夏季,他们连续攻城数日未国定然会因为炎热导致将士们疲惫不堪,士气低沉,那个时候才是我军进攻的最好时机!”
刘禅一听,如同醍醐灌顶,顿时恍然大悟,看来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些的是傻憨憨,比起这诸葛亮这招的以逸待劳简直差远了,以逸待劳,伺机而动,从大局观触发,自己怎么没想到呢?毫无疑问,诸葛亮今天给刘禅深深的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