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周泰与蒋钦二人现今还在不知名的地方养伤呢,却原来是当初刘备自领军顺江东去,黄祖知道刘备一人会吃亏,而周泰所剩舟船与士卒也不多,于是在派遣五千人前去追捕之后,也领兵找刘备去了。
周泰仗着自己熟悉水域,很快就把追兵甩掉了,他也没想着吃掉这部分人马,虽然他有那个能力,但是刘备却不会给他这个时间,等他吃掉这一部后,估计蒋钦也完了。
周泰赶在刘备之前到达了蒋钦所在,其实这里离濡须水的长江入口只有三十里地,离芜湖港也只有八十里地,顺流而下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蒋钦见周泰到来也很是欣慰,说道:“幼平来了,我刚和沿岸的百姓打听过,周将军的舰队过去才一个时辰。”
周泰也能理解,虽然他们拖住了刘备、黄祖近两个时辰的时间,但是周瑜开始启程的时候为了隐蔽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周泰道:“若是无战事,一个时辰绰绰有余了,但是现在谁也保证不了战事如何,这里是我们最后一个能拖延时间的地点了,也是时候拼命了。”
“我们既然选择断后,自然早就把性命置之度外了,大丈夫马革裹尸,不枉此生了。”
两个大男人惺惺相惜,双手紧紧相握半天才松开,之后谁也没提死的事,而是开始给士卒打气。
大约一刻钟后,先是追周泰的舰队到了,可是看了他们的阵势没敢进攻,而是派人去寻找黄祖了,又半刻钟后,刘备与黄祖的大军就到了。
刘备是担心关羽,黄祖是义愤填膺,见周泰等人又横江阻拦,直接派军强攻,这次周泰部已经没有了箭矢,对于敌方的进攻只能以血肉之躯相抗。
双方舟船相接,有几艘直接被黄祖的斗舰撞破了,但是由于周泰的舟船都是相连的,也没有沉掉,之后双方就是短兵相接,奋起厮杀,鲜血染红了盔甲。
整个战场是喧闹的,悲壮的,也是寂静的,双方的士卒倒下的越来越多,周泰与蒋钦身先士卒,部下勇猛无比,杀的黄祖与刘备军是心惊胆颤。
不过双方势力相差太过悬殊,随着人员的减少,周泰等人渐渐也不能相抗,而且周泰与蒋钦也都受伤颇重,在最后的时刻,为了避免被俘,周泰与蒋钦还有剩余的几名士兵都跳入了长江。
虽然受伤较重,不过也是他们命大,在被水流冲走后却没被淹死,而是分别被冲上了岸,被人救走了。
而冲破阻挡的刘备与黄祖也终于是顺流到达了芜湖,可是这时候芜湖的局势基本已定,周瑜龟缩芜湖,关羽在北岸聚集残兵,刘备等人无法,只能在北岸暂时安营扎寨。
不过总体的结果他们还是满意的,如今关羽没事,刘备的心也就放下了,而周瑜的主力龟缩到了芜湖,丹阳郡大部失守,可以说是瓮中之鳖,他们可以随时渡江已不成问题。
而芜湖中的孙权周瑜等人还在商量着先收复丹阳郡东部地区的时候,他们又收到了噩耗,秣陵失守,他们的家人尽皆被俘。
却是本驻守下邳的陈登到了广陵,在谋划刺杀孙策的时候,广陵就已经在组织郡兵了,孙策一死,关羽攻芜湖,而陈登命陈矫领五千郡兵顺邗沟南下入长江,顺势攻秣陵。
此时的秣陵就是一座空城,只有数百守兵,如何能抗衡陈矫的五千士卒,吴、陆、顾、张四大士族都在吴郡,秣陵本身也只有江东士族在此的分支,所以家丁守卫数量我都不多,更别说他们会不会为了孙家把自己的家底全搭进去了。
不仅仅是吴夫人等家眷被俘了,就连在秣陵主持大局的张昭、张纮也被俘虏了,要不是还有周瑜、吴范在此,孙权真的要失去主心骨了。
年轻的将领还算好,家人基本都还没接来秣陵,只有孙权,还有黄盖、韩当、程普等老将,几十岁的人了,好不容易在秣陵安置下了家人,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俘虏了。
不过毕竟是乱世中人,对妻子儿女重情重义的还真没几个,他们哪个不是到一个地方娶一个妻子,生几个孩子,战败了,妻儿没带走的也就不要了。
像徐庶和太史慈这样的都是因为母亲才名传天下,有谁是因为救妻子名传天下的,三国中很多人都是晚年得子,并不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忙事业没空生孩子,只是因为战乱之时保命要紧,妻儿基本被丢了,历史上曹魏名臣钟繇的两个儿子基本都是他投靠曹操后才生的,那时候的他都五十多岁了,而钟会还是他七十五岁的时候生的。
所有人都没有提救家人的事,这一点四世三公的袁家早给天下人做表率了,为了大业,家人算什么,没看袁氏一族被杀的就剩他们兄弟几个以及剩余的一些在外的旁支子弟了。
孙权等人都在思虑以后的路,孙策刚死,孙暠叛乱,丹阳大部失守,连他们的治所秣陵都没了,如今唯一剩下的就是他们的老巢吴郡了,但是以如今的形势,吴郡的世家大族还会不会支持他们是一个问题。
孙权问计于周瑜道:“公瑾兄,如今的形势,我该当如何。”
周瑜道:“这要看主公如何选了。”
“何解。”
“如今情势对我们不利,我们不能死守芜湖,我建议先收缩兵力,放弃丹阳,据守吴郡,刘备和刘表虽然结成联盟,但是必定不会长久,毕竟江东的地盘可不好分。”
“那和我如何选有什么关系。”
“据守吴郡虽然可以自保,但是想卷土重来却很困难,如果刘表和刘备达成共识,一定要先消灭我们,我们恐怕也很难守的住,所以我们现在有四条路可以选,第一条最危险,就是据守吴郡,一切看天意。
另外三条路比较安稳,其实也一样,那就是在刘表、刘备、刘和三家之中选择一家投降,也可保全自身,就看主君怎么选择了。”
孙权思虑了一会,也看出了周瑜的意思,表面说四条路,其实只有两条路,一条投降,一条抗争到底,就看他选哪条了,至于为什么投降的人选中有刘和,他很好奇,但是却不能问,一旦问了就代表他打退堂鼓了。
孙权道:“家兄开创了基业,如今却被贼人所害,身为他的弟弟,我又怎能堕了他的威风,先撤兵去吴郡吧,若是刘备和黄祖穷追不舍,就算打不过,我也要崩他们一口牙。”
周瑜感觉颇为欣慰,当初他在刘和与孙策之中选择了孙策,如今灰溜溜的去投靠刘和,他没那个脸,而且以他的傲气,只要孙权能力不差,他不信没办法再开创一番天地出来。
第二日,孙权就率领大军从芜湖撤退,经宛陵、广德入吴郡,同时通知在宁国一线平叛的黄盖领兵去吴郡汇合,丹阳都不要了,还管什么叛军。
刘备见孙权大军撤走,率军渡过长江也没追击,而是领兵去了秣陵,然后携带孙权等一众人员的家眷渡江去了广陵,把丹阳留给了黄祖。
临走前,刘备对黄祖说:“如今孙策以死,丹阳、豫章也已攻下,剩下的孙权小儿不足为惧,我也功成身退,按照原本的协议,我只要庐江、九江两郡,其他的就交给黄将军了。”
黄祖道:“都已经到这程度了,你我何不合力先破了孙权主力再说。”
刘备道:“区区孙权,必定不是黄将军的对手,我必须要走了,北面现在时局紧张,战事随时会起,我不能在此久待了,地盘留给你,这些人我就带走了。”
黄祖见刘备态度坚决,也就没再多说,如今地盘归他,而且孙权家眷刘备还带走了,孙权要恨也会先恨刘备。
孙权带走的这批人中,有几个重要人物,主要是张昭、张纮、吴夫人、孙大小姐,还有袁术的儿子袁耀以及女儿。
说实话,吴夫人母女地位一般,只是因为孙权还在,所以受重视一点,而袁耀及其妹妹虽然是阶下囚,但是本身的袁氏身份却让他们的身份地位颇高,这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就像刘备虽然贫困潦倒到卖草鞋的地步了,还在鼓吹自己的汉室宗亲身份一样。
刘备还有个私心,他自己虽然是汉室宗亲,到老婆却很一般,前面的只是普通人家女子,后来在和吕布交战之中没了,然后娶的靡氏也只是商贾之女,所以他看上了袁术的女儿,身份、相貌都不差,至于说杀父之仇,呵呵,他袁术是自己气死的,我刘备何时杀他了。
而这里面却还少了两个人,原本周瑜和孙策的老婆大小乔,却道当初太史慈帮刘备打袁绍抢地盘的时候,桥蕤并没有死,而是被太史慈收编了,身为桥蕤的家人,自然也是被太史慈一起带走了,如今正在青州呢,而大乔如今已被甘宁娶为妻子,小乔还待字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