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再现蘅芜君 / 林黛玉回乡

林黛玉回乡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家休整一日,薛父让薛妈带着薛蛟去王家贾家拜访一圈,也是礼数。仍然第一天拜王家,第二天拜贾家。在贾家内堂,听说薛妈薛蛟来访,众姐妹们忙避去了后纱橱,只隔着屏风偷看薛蛟。贾母王夫人自是又拉着薛蛟的手好好赞叹一翻。一时,林家有人来报,说黛玉之父身体染恙,要接黛玉回去侍疾。林黛玉本与众姐妹在后厦避薛蛟,听到消息就急步走出来,哭倒在贾母身上。贾宝玉大感不自在,不想让林黛玉回家。一时气氛尴尬,贾母也不想让林黛玉回去。正欲说黛玉身子不好,不宜远行时,薛蛟决定开腔了。
  “林姑父现在病着,林姑娘不回家照应却躲在外家,宝兄弟欲让林姑娘背上不孝之名么?”薛蛟作揖,他准备以理服人。
  “你这‘蠢禄’安的什么心,让林妹妹一个人回去,山高水远的,想拆散我们!我。。”贾宝玉发疯道。
  “宝玉!你满口胡说什么!”王夫人怒道。
  贾宝玉真的满口胡说了,当着贾家人的面,薛家人的面,林家人的面不让林黛玉回家尽孝,还说什么‘拆散’之语。
  “哇!“林黛玉本来是小声哭泣,听了贾宝玉的昏话更感没脸,大哭起来。
  “老太太可是担心林姑娘路上无人照料?因我刚刚放假,要回金陵办事,可与林姑娘同行,我们的船一前一后,方便照料。另外,林家来的管家都是自己人,想来会照顾好林姑娘的!”薛蛟站起来,对贾母行了一礼。
  “蛟儿你年纪太小,如何能够照管我的玉儿呢?”贾母假装哀泣道。
  “老太太,小生这半年来一直都是独自在国子监上学,自己照料自己。我虽年幼,可是也经常跟着家父到处经商行走,这次回南带上林姑娘不会有问题的!”薛家微笑道。
  现在贾母没有理由反对了,她有点担心林黛玉一去不回,所以准备让贾琏去送并带回林黛玉。哪知贾琏已被贾赦派出门办事,半个月内都回不来,因此只得同意薛蛟送林黛玉回扬州。
  薛妈和林黛玉商定三日后启程。因薛蛟刚出国子监,还没有拜会过老师,故有辞别之礼。薛家也要时间给薛蛟准备回乡事宜。
  薛蛟这回是自己带着一车礼物去了刘先生家,算是春节礼,并带上几张之前写的文章给先生批阅。先生看后,非常赞赏,表示此时薛蛟的能力哪怕会试都有可能进前十。只是他叮嘱薛蛟要更加小心,不能锋芒太过。薛蛟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他根本不担心。刘先生又问了同学的情况,发现他与各级品学兼优的同学处的都好,就不再言语。刘先生告诉薛蛟来年的学习,考上上院后就要谦虚,不要一直霸占头名,要慢慢升给其他同学多些余地。薛蛟深以未然。薛蛟表示马上要回金陵,请老师安排出题。老师连接给薛蛟布置了二十道题。由于是给老师看,不用隐藏实力,故这二十题薛蛟准备认真对待,展现全部实力。
  第三日,薛蛟着人去贾府接林黛玉,同林家家人一起乘船向南而行。一路上,薛蛟的船都在林家后面,两人都没有见过面,也没有说过话。只是薛蛟偶然让人送一两部书过去给林姑娘看。林姑娘让丫鬟去后船还书而已。这些书是薛蛟平日里收集的笑话书,林黛玉看了笑到流眼泪。休息的时候,她就看向后船,想要看一眼薛蛟,奈何薛蛟在船舱里写文章,基本没有出来。不几日便到了扬州,林家人已在码头迎接,薛蛟停船靠岸,带着礼物也去林府拜访。一回到林家,林老爷果然躺在病床上。虽然看起来病的不重,但是也不甚轻。林黛玉久不见亲父,父女俩哭倒在一起。听说薛公子拜访,林老爷挣扎着起床,由林黛玉扶着在外厅接待。薛蛟忙把准备好的一大盒子小人参外加二十斤上等燕窝献上。
  “这是家父家母的心意,万望林姑父笑纳!这些人参虽小,可是生的齐整。做汤,做药,即便是日常吃也是相宜的。再老的粗人参只能配药,恐不适合林姑父的身体,太补上火反而伤身。这些燕窝吃起来却是补身的,林姑父和林姑娘可以熬粥家常吃,不用担心。”薛蛟对林如海说道。眼睛一点也不敢看旁边的林黛玉。林黛玉也不敢看他。
  “多谢薛老爷的厚礼!只是老夫和贵府少有来往,不知因何受此大礼?”林姑父淡淡道。
  “小生正在国子监读书,寒家虽是商户,可家父却最敬读书人!林姑父是前科探花,家父听说林姑娘要回南,故特意让小生带这些薄礼,望小生与家兄得到林姑父的指导!”这个理由薛蛟已经编了很多天了。他在离家之前就把这套厉害关系跟薛父薛妈说了,再有林老爷主管盐政薛父也早就知道,只是一直以来他都放不下脸来通过贾政搭接关系。所以这次薛父同意薛蛟备厚礼给林如海并护送林黛玉回家,也算走一回亲戚,顺便联络下感情。
  “老夫听说你在金陵时救下一个被拐卖的女子,正是我姑苏人氏?”林老爷眼露寒光,看起来不再像个病人。
  “是,那甄小姐正是姑苏葫芦庙人氏。目前已经和她母亲团聚,在金陵安家。”薛蛟不卑不亢道。
  “你倒是很能干!可有定亲娶亲呐?”林如海换了个话题。
  “。。。不。。咳。。。不曾。小生年纪还小,这等事情自然由家中父母作主!”薛蛟脸当即成红布。
  林黛玉一听父亲问薛蛟的婚姻话题,立马红着脸,吩咐下人收拾好礼物离开。
  “那甄老爷却是老夫的朋友。只是当年老夫在京为官,他家出事时老夫并不知道,等知道后他一家已经搬去了大如洲。再之后,老夫一直在忙家事并公事,故也无空去寻他。后面就听闻他离家出走了,老夫一直深感歉疚。”林如海感叹道。
  “人世间的事,不如意十之八九。也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了。”薛蛟道。
  “说的好!你最近可有做什么文章?“林如海道。
  “离京时,先生给小生布置了二十题。这一路行船,小生已经做了十五题,还剩五题。“薛蛟道。
  “既这样,你把做好的文章拿来老夫看,在我家休整几天再回去。这几天把那五篇文章也作了,老夫一并帮你看过,如何?“林如海道。
  “多谢林姑父!只是姑父的身体不好,看这许多文章,是否太过劳累?“薛蛟不安道。也不知道是真的在乎林姑父的身体呢还是在乎自己的文章不过探花的眼。
  “不碍事,看几篇文章而已!老夫要是连文章都看不了了,那也不用再浪费精神续命了!老夫这些时日请假在家休养,等你离开时,老夫的病也就好了。“林如海笑道。
  “那小生谢过姑父了!“薛蛟对林如海行礼。
  此后三天,薛蛟一直在林老爷的书房看书写文章。等到薛蛟五篇文章写完,林如海那些文章也都批改完了。看着林如海的批改,薛蛟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很多地方都修改了,林如海相当于重新写了一篇。按理说,薛蛟的文章不差,其实也没有需要批改的地方。只是林如海功底深厚,另写的文章更是锦绣满腹,与薛蛟的文章不在一个层次。尤其是策论方面,林如海掌握实权多年,在官场上更是游刃有余的老狐狸。薛蛟虽然有才,可是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个小孩子,不然上次也不会当众回骂贾宝玉了。
  又两日,林如海批改完剩下的三篇文章,就和薛蛟一起喝茶。
  “你的文章到不错,只是颇显幼稚!“林如海直白道。
  “是!小生年幼,文章还需要历练!“薛蛟站起来行礼,又坐下饮茶。
  “我批改你的文章,你的老师不会有意见吧?“林如海道。
  “不会!家师也知道我此次会来拜会姑父,故也让我直接向姑父请教。“
  “你何时回家?“林如海突然问。
  “小生因要回国子监,故准备明日返程,去金陵和我兄长见一面后立时返京。“薛蛟道。
  “你和你兄要一起考今科乡试?”林如海问。
  “是!兄长一人在金陵县学上学并照顾家中生意,我和父亲在京都上国子监,照看京城生意!”薛蛟道。
  “哎!薛家真是人丁兴旺啊!薛家有子如此,想来你父亲是十分欣慰了!”林如海叹了口气。
  “林姑父,小生有话不知道能否讲?”薛蛟扭捏道。
  “讲!咱们已经这么熟了,不用太过客气!”
  “小生是个晚辈,本不该多言!然而。。。”
  “说吧!怎么好好的扭捏起来?!”
  “是!小生说了!小生想着林姑父让林姑娘远离父亲远离家乡,客居外祖家中太久,非常不该!”薛蛟看着林如海,看他没有反应就继续说。
  “林姑娘寄居别家,总是有些不便之处,比不上自己家中。小生听说之前林姑娘在贾家过得并不好!”薛蛟脸刷的红了。但是他决定都讲出来,免得林如海又把林黛玉送走。
  “林姑父家资丰厚,事业顺利。虽然太太故去,但有亲女要养,应该再娶,努力再得一男,并且管教林姑娘。‘打铁还需自身硬‘外祖家再好,也是外祖家,到底不是林家。再者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事要处理,对林姑娘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姑父只有再娶贤妻,努力得男,儿女齐全,林姑娘身边有了父母兄弟才是最稳妥得!”薛蛟不再说了,他得脸红到了脖子,现在只有不停喝茶了。
  “你这个小孩子!。。。懂得到多!。。。好了,老夫的家事自会处理,你不用担心!”林如海笑了起来。
  这时还有另外一人脸红,就是躲在厅后的林妹妹。她本来要来服侍父亲吃药,看见父亲和薛蛟在聊天,所以在后厅等待。
  “你这几日在我书房里可有什么收获?”林如海又换了一个话题。
  “小生在姑父书房中看到好些古籍还有很多其他杂书,小生都非常喜欢!”薛蛟笑着说,脸上的红色淡淡褪去。
  “你拣几样喜欢的拿去,不用客气!”林如海道。
  “多谢姑父!”薛蛟又起身行礼,行礼的时候,随身的扇子拿在手上。
  “你的扇子拿来老夫瞧瞧?”林如海忽然说。
  “是!”薛蛟奉上折扇。
  这把折扇是薛蛟自画自题的。是一幅白海棠图画,以黑笔白描,以金笔勾芡。扇面是白色的硬茧绸,骨架却是精钢制成。图画左侧写着他的一句旧诗:
  “淡极始知花更艳—蘅芜君。好句好句!”林如海念道。
  “你号蘅芜君?”林如海问道。
  “是。。。小生在国子监时和同学们起的号!”薛蛟脸红道。
  “这把扇子我很喜欢,可以送给我么?”林如海笑道。
  “。。。当然。。。当然可以!这是小生的荣幸!”
  “对了,你家生意遍布全国,有涉足盐业么?”林如海问道。
  “回姑父的话,小生家里虽然是皇商,却主要在木材,布匹,古董,药材,典当等行业。盐业一块自古官营,又需要花费力气专研。我家虽然在扬州开有几家盐店,可是生意一直没有做起来。”薛蛟平静地说。
  “你跟你父亲说,若贵府想涉足盐业,老夫愿意支持。”林如海喝了一口茶。
  “是!多谢林姑父!”薛蛟又福了一礼。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