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龙吟被盗的消息一传回京城,圣上龙颜大怒,朝臣更是议论纷纷,有人更是建议圣上严厉惩治淮安知府黎世文。
受了黎世文好处的赵景元则是建议皇上下一道圣旨,命黎世文定期追回龙吟,若是不能破案,再行杀罚。
皇上听后,恼怒的气色稍缓,问道:“赵爱卿有何主意?说来朕听。”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如此之快就给黎世文定了罪,于他而言不公,毕竟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据臣所知,黎世文的保护工作已经做得相当周密了,只是那贼人棋高一筹,并不能全都怪罪于他,应该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这样既显得朝廷公允,又凸显圣上宽容贤明,也让广大的臣子减少担忧,为皇上忠心做事。”赵景元谨慎的说道。
礼部尚书陈翰林见属下建议,也急忙附议道:“微臣认为赵大人所说有理,微臣建议,皇上不妨颁下一道圣旨,命黎世文如期破案,并派出一位钦差大臣,督促和协助黎世文办案,这样既能加快办案进度,也能随时知道详细情况,到时候破不了案,再做定夺也不迟。”
众大臣听完礼部尚书陈翰林的奏议,纷纷附议。
丞相王朗也说道:“启禀圣上,老臣也认为陈尚书所言方法甚妥,至于钦差大臣,老臣推荐一人,此人能文能武,一定能够帮助黎世文快速破案。”
“不知爱卿所要推荐的是何人?果真像卿所言?”皇上问道。
“圣上,老臣所要推荐的,正是锦衣卫镇抚使蓝宗,此人文武双全,若要破案,他是眼下最适合前往的人选。”王朗答道。
“既然爱卿所荐,必然有十足把握,众卿如何看?”
朝堂之上,众口一统,均表示赞同。
蓝宗接到圣上旨意后,清点人马,一行二十一人身着便衣往淮安赶去。
三天后,蓝宗等人到达淮安城外,看到城门口已经贴上了悬赏通告,这告示上写着“中秋之夜,一代名将韩信兵器龙吟于淮安府衙被盗,盗窃者身份不明,样貌不详,全城百姓若发现异常,提供有用线索者,破案之日,可到府衙领取赏银二十两。”
蓝宗看完告示,一边摇头一边言语着:“这黎世文是不是脑袋让门挤了,这样的告示贴了跟没贴有什么区别,实在可笑。”
蓝宗没有多停,带着人往淮安府衙赶去,片刻功夫便到了府门前,居然还遭到门口守卫的阻拦,蓝宗也不屑与他们纠缠,带着手下退往城中的客栈住了下来,他知道黎世文定会前来找他,到时再给他点难堪。
黎世文刚刚带着人马搜查回来,回到府前,问道守卫:“今日有何异常?有没有人前来提供线索?”
守卫答道:“大人,今日并没有百姓前来,倒是来了二十几个人,人人带有奇特刀柄的佩刀,说是要见大人,我看他们不像城中百姓,也从未见过,并告知他们大人外出办案不在府中,打发他们走了。”
“你这个挨千刀的,怎么也不问清楚他们是来干什么的,我估计这几天之内朝廷肯定会派人前来,说不定就是他们,要真是,你小子等着挨我的板子吧。”黎世文气急败坏的说完,并派出身边的随从出去打听这伙人的下落。
临近傍晚,随从回来禀报,知道他们在城里的悦来居下榻,黎世文不敢怠慢,立马带着一队人赶往悦来居,想一探究竟。
到了悦来居,刚进门口,黎世文就看到窗边坐着的两三桌人,看他们穿着不凡,而且从穿着不同来看,那个紧靠窗台边的一定是他们的领头人,初步可以判定是京城来的,不是客商就是朝廷的人,黎世文脑子一转,假装搜查龙吟下落,上去盘问。
蓝宗手下见到黎世文如此无礼,意欲阻拦却被蓝宗叫回。
黎世文朝蓝宗走了过去,说道:“我看公子气宇轩昂,眉宇之间还带有一丝英气,一看就不是平常人,最近城中不平,所以本官也只是按照惯例进行检查,还望公子配合。”
“大人的确好眼光,我们确实是从京城而来,既然大人在查案,到了大人的地盘,自当配合。”蓝宗一边说一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黎世文向身后随从使了眼色,随行的李同随即上前,说道:“不知各位能否将包袱打开,以便我等查看。”
蓝宗手下看了蓝宗一眼,蓝宗说道:“既然说过配合,也无不可,大家将包袱打开吧。”众人听完,纷纷将桌上的包袱打开。
李同上前查看,包袱里都是一些衣物和琐碎银子,没有什么发现。而蓝宗却没有将包袱打开。
李同看蓝宗一脸从容,不敢自作主张,请示黎世文:“大人,所有包袱都已查看,并无异样,只是那个带头的,卑职看他与其他人不一样,从容不迫,看上去恐非一般人,卑职不敢擅自做主,还请大人示下。”
黎世文听后,走上前去,笑着说道:“不知公子如何称呼?为何还未将包袱打开?若不是另有他情?”
这时,蓝宗笑了,说道:“大人言重了,在下姓蓝,包袱里什么都没有,跟其他人一样,查不查应该无关紧要吧。”
黎世文心中更加对这包袱感兴趣了,说道:“蓝公子,既然包袱一样,为何不打开一看,这不是叫本官为难吗?”
蓝宗见黎世文不依不饶,应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大人亲自查看吧。”说罢,将桌上包袱扔向黎世文怀中。
黎世文接到包袱,急急忙忙打开,之间包袱里面有两件衣物,没有银两,却比其他人多了一个锦囊和一封书信。黎世文将锦囊和书信取出,问道:“这是何物?为何只有你的包袱有?”
蓝宗笑道:“大人何必相问,尽可打开一看,看了大人不就知道是何物了。”
黎世文知道此人非同小可,小心翼翼的将信封打开,看完之后,黎世文一言不发,额头上竟冒出许多汗来,颤抖的双手将信封封好放回包袱。而黎世文并不就此相信,于是再将锦囊打开,这次黎世文彻底慌了,锦囊中的物品竟是一块令牌,只见上面写着七个大字‘御制锦衣卫镇抚使’。
黎世文这才知道,眼前的这位正是朝廷所派的钦差大臣,锦衣卫镇抚使蓝宗。
黎世文急忙将包袱收好,向身后的随从怒斥:“你们这群有眼无珠的废物,居然连钦差大人都认不出,还不上前赔罪。”说完,黎世文赶紧上前,声音颤抖的说道:“下官愚昧,下官失礼,实在不知是镇抚使蓝大人到了,多有得罪,请蓝大人恕罪。”
蓝宗和手下见黎世文从高高在上的模样转眼变成这卑躬屈膝的样子,心中的怨气倒是平缓不少。蓝宗问道:“我说黎大人,你平时就是这样办案的吗?我看照此下去,不消几日,黎大人怕是性命难保了。”
黎世文听后大惊失色,连腿也不听使唤颤抖起来,急忙说道:“蓝大人所言极是,不知圣上是何旨意,还望蓝大人想想法子救救下官,日后定当鞍前马后无所不从。”
蓝宗见黎世文吓破了胆,慢悠悠言道:“黎大人,圣上的旨意你刚刚看过,就是信封里所写,圣上派本使协助大人破案,若是三月之内不能破案,本使回京复职,圣上最多只会怪罪本使办案不力,而大人则是要脑袋搬家。”
黎世文不知所措,急忙说道:“大人一定要救救下官,否则下官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蓝宗回应道:“那就得看大人在这三个月的表现了,不然,本使亦爱莫能助。”
“下官明白,期间唯大人命令是从。”黎世文答道。
“黎大人言重了,还是相互照应比较贴切,你说呢?”蓝宗问道。
“下官不敢,一切还是大人说了算,在下一定尽心尽力办好此事。”黎世文小心翼翼说道。
二人说完,黎世文赶紧招来下人,在得月楼订下酒席,有说有笑招呼蓝宗一行人往那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