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段大明悲壮历史、难忘的抗清岁月,不能不勾起我们这些后来者的崇敬之心。朋友们,现在就重新跟随时间穿越回到那段战争岁月,让天上的神鹰带路,一起去那大明末年的风云岁月,一起去那血与火,情与爱的残酷战争年代去看一看吧!
远方传来一片歌声,峰火台上的大明墩军们在唱大明的军歌。一曲歌毕。士卒们士气明显高了很多。在这荒僻、偏远、艰苦的边界守卫。生活上已经很艰苦了,要是精神上还这么空虚,那可怎么行。让大明墩军们都懂得要有一颗报效朝廷的忠勇之心。传唱守台歌曲,给他们讲诉守卫边镇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会安心长期在这里守卫下去。
大风吹过,远处卷起一片尘土,吹得人身上的衣衫也是猎猎作响。
“哗”的一声,岳柯从河面上提起一桶水,打破了波光粼粼水面的平静。他将水桶仔细在岸边放好,又顺手洗了个脸,清凉的河水让他精神一振。直起身后,长长地呼了口气,看着远方,眼睛又习惯性地眯起。
眼前的景物与江南之地的秀美大为不同,隐隐约约的山脉,莽莽苍苍的大地,平原上稀稀拉拉的树木,隐约可见的堡垒村庄,极目看去,总让人有一种苍凉与广袤的感觉。大风吹过,卷起一片尘土
这就是大明北方边镇的景色。
“穿越来到这个世界有20几天了吧?时间过得真快。”岳柯在心中默默想道。
不错,眼前这个岳柯虽然身体是明朝的人,但这个躯体的精神与灵魂却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而是来自后世二十一世纪一个中年人身上。简单来说,就是岳柯穿越时空附身了,过程很莫名其妙,具体情况也不可考,总之是后世的岳柯有了这个大明朝普通墩军的身体。
也是巧合,这个身体的主人也叫岳柯,不过略有区别的是,这个大明朝的岳柯可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后人。不过到了岳柯这一代,家境早就破败了。
对于自己身上发生的莫名其妙的事情,岳柯无法解释,也没有机会找到能解除自己疑惑的人,只能默默地放在心里。不过任是谁身上发生了这种奇怪的事情,都会感到惶恐害怕,岳柯也不例外。好在放在后世时,岳柯就是个心思沉稳,内心素质比较过硬的人,只是短短几天后,他就接受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并开始仔细地思考起未来该如何办的问题。
附身时,同样有了该身体的记忆思想,这让他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从他脑中的记忆加上这些天自己的默默了解,他大致也明白了。也只能默认自己这个命运。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崇祯七年八月十七日,眨眼20几天过去了,眼下己是九月十二日。身处之地是在宣府镇上北路的云州所城一带,身份为青泉堡王家庄辖下戍边墩一个普通的墩军,家内有一个老母以及一个还未完婚的媳妇,她的身份是童养媳。
这个世界的岳柯年在二十二岁,比后世的岳柯年轻得太多,而且身体高大强壮,且臂力过人。不但精通拳脚,而且还擅使岳家枪,大弓等武器,岳家虽然早已没落,但岳家枪法不能失传。在岳母的从小教育下,精忠报国的思想早就植入了他的心中。岳柯对自己的先祖岳飞十分的崇拜和敬仰,他素有大志,所以从小在当地拜师学艺,练就了一身武艺和枪法。只等一个能够报效朝廷的机会。
依他所知,明末这段历史可用内忧外患来形容,数十年连绵不绝的灾祸造就了层出不穷的流寇与战乱,直到摧毁这个国家最后一丝元气为止,最后这个庞大的帝国轰然倒塌,胜利果实被异族窃取。
一个非常混乱,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人命如同草芥,就算自己身为士兵也是同样朝不保夕。越是了解这段历史,岳柯越是对将来的国家命运感到忧虑。
有时在夜深人静时,岳柯会想起后世的双亲及妻子女儿,想到此生自己不能再见到她们,他的内心不免隐隐作痛。不过在内心深处中,对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岳柯内心还是隐隐有一丝兴奋的。在后世时,他就是个不甘心平淡的人,他的权力欲望很大,可惜造化弄人,在公司一直没有上位出头的机会,或许在这个时代,自己可以拥有不同的生活轨迹。
只是理想归理想,现实总是残酷的,眼下自己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墩军小兵,原先懦弱的声名更是让谁都可以踩到他头上,虽说现在岳柯附身后阴冷沉默了许多,看上去象是不好惹的样子,不过具体没有做出什么事之前,别人仍是当他透明的,墩内的苦活脏活,仍是第一个差遣他去做,比如说眼下每天离墩几里的挑水工作。
常年的干旱,让岳柯所处墩内的水井也是干涸,而墩内几个墩军及家口每天的用水需求便落到了他的头上,光挑水,每天就要在这条河与火路墩内往返几次。
他收回目光,盘算着挑了这趟水后,今天的挑水量就算完成了,可以稍微轻松一下。
此时他身上穿的是一件破旧的红袢袄,原本鲜艳的颜色几乎退去不见,头上戴的红笠军帽也快跨了半边,脚下同样是一双破旧的红袄鞋。这便是他穿的大明军队制式军服:鸳鸯战袄。
旧例大明军士的鸳鸯战袄每三年给赏一次,不过此时大明很多边军的战服怕是十年都没有换过了,岳柯身上的军服同样是破破烂烂,不过虽多补丁,倒是浆洗得十分干净,这都是家内那个童养媳谢秀娘的功劳,她的贤惠是不用说的。
在岳柯腰间,还挂着一面表明他身份的腰牌,腰牌木质,正面篆刻“墩军守卫”岳柯六字,背面刻着“凡墩军守卫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等字。这是岳柯在墩戍守的重要凭证,遗失可是大罪。
在水桶的旁边,还放着他的长枪。取起长枪,一股血肉相连的感觉涌上心头,在这个朝不保夕的年代,这根长枪就是他生存的最大保障了。岳柯左手拿枪,弯腰将水桶挑起,并习惯性地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的动静。由不得岳柯不小心,虽说此时后金军大部己往大同一带,不过仍是有小股游骑在这一带活动,自己要小心遇到他们。
在上上个月的七月初七日时,后金大汗皇太极,在领军征服蒙古察哈尔部后,借口明边将扰其境、杀其民、匿逃人等名,领军数万于尚方堡破口而入,随后在宣府镇境内大肆劫掠,进而兵围镇城,宣府城守兵发炮将其击退,退往大同一带。后金军入寇的消息传来后,大明震动,初九日,京师戒严,同时兵部急令保定总兵陈洪范守居庸,巡抚丁魁楚守紫荆,防止后金军进入京畿之地。
七月二十三日,后金中路军攻陷了独石城,军民死伤无算,知州自尽殉节。随后后金中路军在阿济格带领下退往大同与皇太极会合,当岳柯来到这个世界时,独石城各地仍是满目疮痍。依岳柯对历史的了解,虽说此时后金军大部应该都在大同一带肆虐,不过一直到闰八月时,他们才会全军退往塞外,自己仍得小心。
……
岳柯挑着水往东面方向行走着,他这个身体可称得上是虎背熊腰,虽说挑着两个沉重的水桶行走数里,仍是感到毫不费力
一路而去,皆是平坦的土地,环顾四周,地势开阔,土质也算优良。独石城下辖青泉堡、半壁店,猫儿峪,君子堡,松树堡,马营,镇安堡,云州所城,赤城堡,此时都是属于州卫的重要城堡乡里。
独石城这一带环境优越,素有“千里桑干,唯富独石”之说,在桑干河两岸及洋河两岸,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在这里,甚至可以种植水稻。特别是在桑干河南岸,河流水渠广布,更是宣府重要屯田之所,为保屯田要地不受侵扰,在这一带,建有密集的火路墩。
不过在这青泉堡一带,由于己靠近丘陵高山地区,灌溉不是很方便,加上近来越来越大规模的旱灾,除了靠近那些河边与水渠边的田地外,岳柯看到许多本是优良的田地都荒费了。
再行走了一里多,远远的,便看到一个微微隆起的小丘上,一个高大的火路墩威严耸立,墩身高达十余米,整个外形呈覆斗式,隐隐可以看到上首的望厅房屋及灯柱军旗,在墩的四周,还有一道长达三十多米的马圈围墙,墙外还有壕沟,那便是青泉堡王家庄辖下四个火路墩之一的靖边墩,内有守军七人,岳柯就是其中的墩军之一。
大明在九边各地大建墩台,一般三里一墩,五里一台,甚至在一些紧要之处,更是每里就建一墩,近塞称为边墩,腹里地方称为火路墩或是接火墩,每墩守卫五或七人,在整个青泉堡境内,便有各样墩台4座。
岳柯所在的只是普通的烟墩,所以整个墩身以夯土筑成,并未包砖。如果包砖,就称为楼台了,周边的马圈围墙可达一百多米长,外面的壕沟更深,不过建一座楼台所需青砖至少五万八千块,白灰近百石,以大明的财力,只得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建台了。
眼看就要到家,岳柯内心也是喜悦,不由加快了步伐,很快,他就来到了靖边墩围墙外的壕堑旁,这道围墙高约四米,南向设有大门,门匾上写着“镇边墩”三个大字。门的上首设有一个悬楼,内有擂石等守卫武器,并控制着一个吊桥,平时靖边墩的墩军出入,都要依靠这吊桥。
岳柯小心避开壕堑旁几个暗藏的塌窖陷阱,来到大门前面,冲悬楼上高喊:“我回来了,快放吊桥!”
喊了几声,过了好一会儿,悬楼上才懒洋洋探出一个脑袋,看到是岳柯,那人笑道:“回来了?你挑水倒是挺快的,路上有没有遇到鞑子?”
岳柯知道这人叫杨通,是一个马屁精,平时跟在甲长钟大用身旁狐假虎威,时不时以取笑岳柯为乐,岳柯向来对他没有好感,他不理他,只是喊道:“快放吊桥!”
杨通讨了个没趣,不由骂道:“娘的,你急什么急,我这不就放吊桥了吗?”
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放下了吊桥,又冲围墙内喊道:“岳柯回来了,快把门打开。”
很快的,吊桥放下,接着悬楼下的大门也打开了,一阵男女的吵杂声传了出来,几个脑袋出现在视线内,都是看着岳柯笑,一人更是大叫:“岳柯回来了?没有被鞑子抓去?”
岳柯挑着水踏上吊桥,两个沉重的木桶让脚下的木板吱呀吱呀的响,他阴沉着脸,不理那些人,直接进入围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