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凉州词 / 第四章 武威郡王

第四章 武威郡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到凉州后的王封臣暗中联系陈李两家,在一个月圆之夜,三人在封臣家里商议起如何起事。“两位兄长,我从长安给大家带来了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朝廷要出兵了,河西要恢复了!”王封臣越说越激动,起身给两位兄弟把酒酌满,自己先一连饮了三杯,他接着说,“起事的具体时间由杨大人决定,他那边准备妥当后会派人来联系我们,到时我们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凉州城。”
  “杨大人可靠吗?王兄,朝廷能派多少兵马?这次有多大把握?”李靖安连续三问把他商人的本性一展无疑,其实他说的没错,不过王封臣不这样认为,他的脸色霎地变白。
  “李兄多虑了,杨大人赤胆忠心,为国为民,我用身家生命担保他绝对可信;朝廷既然有意恢复河西,那兵马自然是不少的;李兄问我有多大把握,这个我不敢保证,但是若失去了这次机会,恐怕人家连给你说‘把握的机会’都没有了。”王封臣强压着怒火说道,回头一想,李靖安毕竟是个商人,提这样的问题也无可厚非。
  “凉州城的守军不下万余人,而我们三家最多只能募到二千人,这该如何策应杨大人呢?”陈安邦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他不怕死,但不能白白去死。
  眼看两家面露难色,王封臣计上心来,他说道:
  “两位兄长勿忧,弟自有妙计。吐蕃曾多次催促我们交纳赋税,这次我们三家带头交税,要风风光光地交,并且摆一桌豪华盛宴,请那些吐蕃显贵都来参加,待其酒酣之时,我们便像宰羊一样把他们全都宰了。正所谓‘擒贼先擒王’,‘王’都没了,那凉州城还不是唾手可得?”
  “鸿门宴?”
  “正是,我们把这出戏演好,敌人若不察觉,光复则指日可待。两位兄长意下如何?”
  “好!好!好!”二人都觉得此计甚妙。
  三人筹画得当后,便只等杨大人信使到来。
  新天子即位的第二年春,上诏杨千里入宫。
  天子住在大明宫,在还没坐上龙椅之前,他是十六王宅里的一个闲散王爷,当了整整二十年的王爷。他的三个侄子把龙椅坐了个遍,他呢,只是被尊为皇叔,一个被侄子不断嘲讽的“傻子皇叔”,甚至性命都堪忧。还好他活得长,熬过了侄子,然后又稀里糊涂地被宦官推上了龙椅,成为了天子。谁曾想到,一个连宫女太监都认为是“白痴”的人居然能登上九五之尊;而今日,他要做的事却是前面几个皇帝想都不敢想的。
  进了宫门,杨千里心里忐忑不安,他知道皇帝要委自己重任,可能就是恢复河西之事,可自己准备好了吗?一介文人能否驰骋战场,一片孤城,羌笛悠悠,凭丹心有几人相随?敌强我弱,如何扭转?想起重任在身,千里只能咬紧牙关往前走,他煎熬了半辈子,不能被吓倒,他渴望恢复故土,他要像班定远一样持节杨威,他不能后退。
  皇帝已经在等他了,杨千里听旨:
  “昔国运昌盛,君臣齐心,大唐天威,四方畏服。天宝以后,国祚艰难,河西日丧,西域中断。卿心怀韬略,不甘苟且,有进取之志,着卿为陇右河西诸道行营节度大使检校同平章事,恢复之事,委卿办理。”
  杨千里听完诏旨后内心很平静,仔细一想,皇上圣旨一出,粮饷兵员却只字不提,具体事宜也未布置,恢复何其难,他要诉诉苦:
  “陛下,臣愿领命,然所需粮饷兵员,请明示!”
  “杨爱卿,新政刚启,国库空虚,朕着户部拨钱十万贯与你,兵员自募,卿意何如?”
  杨千里明白了,既然圣旨已下,天子进取之心已明,此时正是恢复的大好时机,虽有难处,但不碍大局。况且此路有进无退,凉州不能再等了,河西的百姓不能再等了,他要果断出击,机不可失。
  “臣万死不辞,不复河西,臣以死谢罪!”如此掷地有声的回答令皇帝不胜欣喜。
  “卿乃国之栋梁,勿言死,河西事只管放手去做,朕不设监军,不做干预,只静候卿之喜讯耳。”
  “臣谢陛下!臣何德何能受此殊遇,敢不尽命?陛下英明神武,实乃我大唐之幸也!”千里的心早已飞到凉州去了,他太激动了,皇帝如此信任自己,若不成功,还有何颜面立于朝堂?谢过恩后,千里退出了大殿。
  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威撼边城,气吞尔等,惨淡尘沙吹北风。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天子令出,杨千里的信使来到了凉州,送信之人是萧景略。王封臣并不意外,他一边招待景略,一边令管家去通知陈李二家。到了晚上,凉州的夜冷如铁,凉州的风薄如纱,刺在身上犹如刀割,刺进心里犹如滴血,犀利的晚风吹遍凉州城,吹到王宅,众人惊惊颤颤,月如霜,封臣赶紧把窗关紧。萧景略很赞成“鸿门宴”这个计划,他把杨大人的布置方略和朝廷态度一一说给了众人,他们在城里起事,杨大人则秘密绕道从城外进攻,时间定在五月朔日的夜晚。
  驻扎在凉州的吐蕃士兵约有六千人,另外四千是归降吐蕃的凉州军队。当年吐蕃人为了立威,残杀了无数凉州男儿,女子则被掳去做了奴隶,其遭遇悲惨至极,直到现在,凉州人仍然活在当年的阴影之下。相反,吐蕃人倒是过得安逸滋润,他们的马儿渐渐老去,大刀开始生锈,箭袋瘪了,弓松了,野心被女人吃了,他们的将军被士兵厌恶,他们的末日快要来临了。
  到了五月朔日这一天,夜幕降临,王封臣等人摆好了酒宴,吐蕃贵族们不疑有诈,悉数到场,结果全部死于酒桌之上,无一人逃脱。
  吐蕃贵族刚死,凉州的上空便出现了一抹亮丽的烟花,随着“嗖”的一声响起,人们定睛一看,原来是发光的信号弹。这晚注定不平凡,有人生,有人死,而血在流。
  接着王封臣率领军队迅速包围了凉州府衙,他对守军喊道:“尔等主帅已死,还不放下武器快快投降?”趁敌人慌乱之间,王封臣已经攻进了衙内,守军本就无心恋战,见府衙已经失守,便各自四散逃命,此战投降者甚众。在封臣进攻府衙的同时,陈安邦已带人来到了城门,他兵分两路,自己带领一队勇士去开城门,另一队一边掩护,一边向城楼发起冲锋。由于仓促,守军还未做抵抗城门已经被打开了,在夜色中,一支身穿唐军盔甲的大军呼喊着“杀啊!杀啊!”冲进城内,见此阵势守军顿时崩溃,陈安邦与唐军里应外合,占领了城门。至此大局已定,凉州恢复了,指挥那支唐军的正是大唐御史——杨千里,在火把的照耀下,他的美髯清晰可见,风吹着,美髯飘着,队伍行进着。不久,王封臣与杨千里和陈安邦成功会师,负责肃清城内敌人的李靖安也凯旋而归,他们成功了。
  一别五十载,凉州终于回到了大唐的怀抱,杨千里即派人赴长安报喜。
  很快,朝廷的诏旨到了,众人听旨:
  “卿等用命,大事即成……敕封杨千里为河西诸州节度使凉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上柱国武威郡王食邑二千户实封八百户,且赐国姓,王封臣为左厢兵马使金吾卫将军,陈安邦为右厢兵马使金吾卫将军,李靖安为凉州长史检校国子祭酒,萧景略为凉州司马检校御史中丞……”
  朝廷听到消息后也是惊喜不已,故封赏优厚,参加起事之人皆有赏赐。
  杨千里终于实现了夙愿,他现在就是凉州的王,北风啸,人未老,河西古道残阳照。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