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成反贼 / 第二章 吴知县剿匪记

第二章 吴知县剿匪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山洞外,长得有点矮胖的吴知县,带着手下的百来个乡勇,沿着崎岖的山路,气喘吁吁的前进着。
  按说,对付小小山贼这种事,还不需要吴知县这样的堂堂七品官出马。
  但是吴知县他也有苦衷啊,他本名为吴大童,家里是个富商。
  但是他读书实在差劲,最后实在没辙,为了疏通关系,他可是足足花了四千两银子,才捐了一个县令的缺。
  一旦真闹出反贼大案了,他可是有丢官的巨大风险的。
  “张瘸子,你确定那是反贼?”吴知县狠狠的盯着身侧一名走路有点长短腿的男子。
  这张瘸子是他们县的巡检,9品官,主要负责县里平时的治安巡逻、防盗抓贼。
  就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吧。
  “吴老父台,小人已经证实,确实发现三名可疑男子,昨日里曾在县城外面徘徊,如今已经躲回山中。”
  张瘸子说罢,顿了下,又重点强调道:“而且,据村口周屠户说,那三人皆是没有辫子。”
  吴知县闻言,也是心乱如麻,这也是他亲自跟过来的原因。
  这已经不仅仅是山贼土匪的问题了,弄不好是反贼啊。
  “张瘸子,那三人果真没有辫子?他们绾的发髻?”吴知县顿时心惊肉跳,压低声音道。
  他暗自祈祷,千万不要在自己管辖的县出现那帮子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的前朝余孽啊。
  “其实,也不是发髻。那三人都是短发,服饰也是古里古怪的。至于口音,像是江南那一带的。”
  “那些贼人人数几何?”
  “只见到三人,不过应该还有同伙,此刻已经被先行一步的李巡检带了五十乡勇,将他们堵在一个山洞中了。”
  “好!”吴知县抚須大笑起来。
  反贼,反贼好啊,尤其是一群已是瓮中之鳖的反贼。
  吴知县本来因为爬山,已经酸胀不堪的双腿,因为这个好消息,顿时轻快了许多。
  “加快脚步,我们上山抓贼。事成之后,我定会禀报州府,凡立功者,编入绿营。”
  “谢老父台!”众乡勇闻言,也是大喜。
  他们谢谢所谓乡勇,其实并不算正式军人,严格算来,也就相当于没有编制的城管,所以一个正式编制的承诺,对于他们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初春时节,元和县上空,一直铅云笼罩,淅淅沥沥的小雨就这样蒙蒙地飘着,从早飘到晚。
  尤其是山里,连绵的小雨让本来的山路更加泥泞坎坷。
  不过这也无法阻止吴知县火热内心驱动下的两条矮胖小短腿。
  这座无名小山并不高,也就五十丈左右的高度,差不多是一百五十多米。
  所以很快,吴知县便带着众乡勇和先一步堵在山洞大门外的李巡检等人汇合了。
  眼前的一幕,顿时让立功心切的吴知县心情很糟糕起来了。
  李巡检带来的一众乡勇,就这么懒洋洋的坐在地上,甚至还临时砍了一些山上的树木,利用大片的树叶搭起了临时的遮雨棚子。
  “你们这是在搞什么?”吴知县怒气上涌,开口骂道:“为何不攻破山洞大门。一个个都在这里挺尸呢!”
  “回老父台,您这可错怪小人了。”李巡检站起身,漫不经心的行了一个单膝的跪礼。
  李巡检可是正经的立过军功,朝廷赏赐的九品官,所以他其实有点看不上这个捐来的草包知县。
  所以他的态度也不像张瘸子对这个姓吴的那么恭敬。
  “还请知县恕小的无能,这大门水火不能侵,刀枪不能破,闭合处,甚至连刀刃都插不进去。”
  李巡检指着山壁上一处约有丈高的银白色大门说道。
  吴知县顺着他指着的方向看去。
  “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光泽,莫非这是精铁打造?但是为何是银白色?”
  “张瘸子。”
  “小人在!”
  “你拿斧劈试试?”
  张瘸子也没二话,当下拿了一柄长斧,往自己掌心啐了两口唾沫。
  “铛!”的一声金属撞击脆响,张瘸子一声哀嚎,直接扔下斧子,抱着自己手腕连声痛呼。
  由于用力过猛,受到反震后,他的手腕当即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高高肿了起来。
  “傻货!”李巡检斜眼看着,对于这位跟他平级的同僚,他其实更是看不起的。
  这家伙原本就是当地的一个地痞流氓,靠着拍这草包吴知县的马屁上位的而已。
  吴知县看了一眼疼的在地上打滚的张瘸子,并没有搭理他。
  出现反贼,如果能拿下,那当然是大功一件。但是如果拿不下,那就必须得上报州府,动用绿营兵剿匪。
  最后,无论成功与否,对于他这个县令,就别提功劳了,不被革职就谢天谢地了。
  “李巡检,拿火攻。熏毒烟,我就不信了。”
  “老父台,这雨天,木柴点不着啊。”
  “来人,把猛火油拿过来。”
  李巡检听到这里,也是一愣,看不出来。这个不学无术的草包县令,居然还知道提前准备了猛火油。
  接连往门上泼了两大桶黑色粘稠的猛火油,用火折子点着。
  顿时,浓烟滚滚,火焰无视还在下着小雨的天气,熊熊燃烧起来。
  “哈哈。该死的反贼。”吴知县哈哈大笑起来。幸好出发前,主簿提醒他县衙的库房里还存放了几桶稀罕的猛火油,立功心切的他一口气全部带上了。
  果不其然,这玩意派上了大用场。
  吴知县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喊道:“里面的人听着。吾乃元和县知县,今日规劝你们打开大门,下山归田,不要继续为非作歹。”
  “如继续冥顽不化,朝廷大军一旦出征,尔等必定灰飞烟灭。”
  他越说越是兴奋,仿佛功劳已经唾手可得了。
  同时转头冲身后的两名巡检吹嘘道:
  “自古兵法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本县令寒窗苦读十年,哪像李巡检这个憨子,只能蹲在贼人山门口苦守,这跟那刻那啥……对,刻舟求剑有啥区别?”
  “你们且看本县令,是如何不费吹灰之力,就让这些反贼不战而降,为朝廷立下剿匪大功的!”
  “好,老父台说的是,您是读书人,当然比我们这些粗人聪明!”张瘸子当即应声附和。
  “呸!”李巡检表面点头称是,心中确实暗骂,“还他么刻舟求剑,当老子不懂哈,死矮胖子比老子还文盲。”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