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鹿鸣萃茶来到最后一日。
按照惯例,这一日最值得关注的已不是茶品,大茶商的茶一般不会排到这一天。但这最后一日看点却是最多,首先会有东檀艺学的大乐师——当今造诣最高绝的人——登台献艺,其次这一天要宣布最后的茶品定盏,最后还有一场以这个茶台为中心的烟火盛宴。
明春宇还算能坐得住,来自偏远之地的茶艺人等的都是这最后一日,这里面许多事大家心知肚明。
可是从早到晌,一道道茶下来让人倍感乏味,台上的十位评审摇头的次数比品茶的次数还多,台下也是看得无聊。
接连七道下来,无一道能超过二十盏,鹿鸣萃茶本质上与娱乐脱不了钩,如此冷场压抑俨然不合初衷,不得已之下,准备的乐曲“大杀器”提前上演了!
此人一出,整个台子都沸腾了。
这一届是放了大招中的大招,人们做梦都想不到,居然能把此人请来!
喜乐、思乐、宴乐,三谱榜一!
蒹葭萃曲,连续四届第一!
天下演奏师的终极向往——
乐遥公子!
此人抚琴,天下独绝,可谓禹洲千年惟一一个能力压先贤之人,这在其他领域根本是想都不敢想。但他真正厉害之处在于琴瑟笙箫皆为上乘,传言还有击缶弄鼓之造诣,天赋如斯,除了慨叹还能作何。
这乐遥公子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岁,一身松竹之影,长发束了一半,一长缕如晚风般垂落而下。要说他最大的特点,还是那尽人皆知的半扇面具,说是半扇其实不然,它只是裹住了眼睛,但这恰恰成了乐遥公子的标志。
台下沸声不绝,也在这个时候,鹿鸣萃茶的最后一道登台了。
第五十道!
当主持之人喊出那茶名的时候,茶艺人所在的区域立时传来一大片的叹声,所有人都在期待这最后一道会是自己,然而它终究只能让一人欢喜。
“抱松茶,鹿鸣州凤栖郡茶品,有夜岐母过州,闻香而做微顿,彩霓光霞猝落,忽见茶人之家。岐母问:此为何茶?徒子回:此为抱松念。岐母疑之:抱松何须念?徒子再回:鹿公始抱松……”
古今从无这样的荐茶辞,干什么?讲起故事来了?
那读辞之人越读越是咧嘴,满心想着该不会是拿错了?往下一瞅还有好长,神色更加不好看了,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读完。
“岐母又问:此茶可是拜鹿公?徒子回:本引鹿公却遇岐母,将不如岐母托茶,来年再问鹿公好。岐母笑:俱是何人抱松?徒子答:有神抱松,皆是好茶。岐母笑而远归,徒子撑炉以送。岐母走后半瞬,茶之色由绿而黄亮,茶之气由平而袅袅,徐徐然不知千里,谆谆然自我慰心,遂是抱松茶。”
台下坐着的步南风已然笑了,见过不知多少出奇者未有能和今日相提并论,那小子不仅会说还敢说,把那岐母鹿公抬出来,别的不说这开篇印象实在是让人没法抹去。
小芒侯挨着刘景,听完这荐茶辞立时微微近了近身,“刘老,原来这白鹿抱松还有后续?”
刘景一身深紫长袍,胡须黑白相间,捋过之后捻了捻手指,“记得不错的话,侯爷在凤栖郡可是有座山的,怎的这白鹿事还不知道全貌?”
小芒侯嘿一笑,不再纠结这个话题,“此茶不可轻断,还是瞧瞧您的盏。”
刘景哼了一声,不过他也不希望这茶是雷声大雨点小,可别能做的都做得全活,最该做的却一塌糊涂,真这样的话,老家伙估计要发飙了。
蒸青有“三绿”,干茶色绿、茶汤浅绿、茶底青绿,所以这瞅上去的第一眼,刘景和小芒侯便有些怔住了,因为这茶汤之色,在这萃茶台上鲜有可见。
它的颜色是——
黄亮!
刘景微品了一口,一口下去又品一口的时候,眉头微微有皱,因为他满心在寻的东西一直没能发觉,他所寻的就是古往今来品茶人最是注重的那一道“茶重”,何为茶重?就是如烟袋那般“收之有物”,从这茶重便可以把一道茶的成色判断个大概。
然而这道茶,鲜爽如早春之雨,入喉如江口漫堤,不见任何冲击之感。但它的味道不仅鲜而且透,让那苦寻的茶重变得可有可无。最重要的是,它滋味浓厚却又极富“收敛”,好像这江河天日——
入襟怀不多言、领意气何氐惆!
没了那一道牵引人的涩重,反而让回甘回味更加入心。
从前所云,没有茶重浑如清汤寡水,但于精茶之人来说,此一道抱松茶真正把品茶变成了“享茶”,让一种舒逸但从入喉起、不知何所归,这才是茶之真谛!所有刻意的追寻都一定不是内心想要,而如雨露般无处不在的滋染,才是大成、才是要义!
这一道回甘也极是讲究,幽而不沛,啜之款然,觉有一种妙极之和气,存荡于齿颊之间。
正所谓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正也在这时,一声悠扬款款而起。
不记得琴声何时休,但知道萧声几时起,但见乐遥公子持一杆长箫,其音翱翔在台上、在百座、在山林草木间。
如白鸟越千山,听之婉转却不知所踪,如鸾鸟敛意趣,煌烨不知其要领,这样的曲声流贯整个茶台,正是一曲《飘渺游话》。
他人只是听音,但于台上之人来说,这一声曲妙然无穷,恍然间乐遥公子身上的松都活泛起来。《飘渺游话》的曲乐背景是远古时候彩鸾寻觅玉岐母的故事,以箫演绎最能表达出那种旷然世间又心有所觅的空灵与寄托,此一曲透着无与伦比的契合,仿佛它就是为这个场子而作!
妙极、妙极,妙茶妙曲妙绝天地!
刘景迟迟不动,可是一个转念他又全然明了,这茶叶是上品中的上品,能把茶做出这样的工艺是绝品中的绝品!惟有超绝的杀青工艺才能把茶叶的那种“臃肿气”消杀,让那沉闷青气拨云见日!
这一瞬间,刘景的内心竟有些迫不及待想见见那茶艺人究是何人,小芒侯低眉一瞥的时候,刘景毫不犹豫推出三盏!小芒侯见状立时跟上!
这样的景象,在这一届的鹿鸣萃茶还是头一次出现,之前刘景都是以品为主,动作异常之慢。
可这一刻,他几乎要站起来了!
“刘公三盏!”
“芒侯三盏!”
“吴老三盏!”
“袁老三盏!”
……